清末民国的服装政治学

2016-07-06 03:39刘永峰
读书文摘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容闳中山装礼服

刘永峰

1854年,隆冬时节,一艘名为“欧里加”的帆船,从纽约下海驶往中国。在这艘运货的商船上,除了船主、大副和水手,乘客只有两人。其中一位,就是大清朝历史上第一位从美国大学毕业的留学生——容闳。

容闳青春稚嫩的脸面上,已经蓄起了密密的胡须;因为一时无从更换中国衣服,当日回乡时,容闳依旧是一派西洋装扮。

在当时,少年未娶却已蓄须,这被视为不合中国礼俗惯例的行为;而通身的洋装,在极重“华夷之辨”的年代里,更不啻“大逆不道”的恶劣行径。

无论如何,在那个西方势力向着全球强势扩张的世纪里,西装——这种来自西洋的玩意儿,紧跟在枪炮、资本与新思潮的身后来到中国,终究是不可避免的事。

洋装穿在身

1872年,在洋务运动的背景下,一批中国幼童开始留学到了美国。由于长发蓄辫、长衫马褂、瓜皮缎帽、布鞋布袜,他们常被美国人嘲笑为女孩子。因而许多幼童纷纷要求剪辫易服,并在留学生监督容闳的支持下,最终穿上了西洋装束。

19世纪末,留学海外的人日益增多。他们在国外,大都入乡随俗,西服短发。归国后也仍然穿西服、留短发。渐渐地,西装短发不仅成了留学归来的人的固定形象,而且即将出洋的学生也都提前这般穿着起来。

19世纪70年代,清朝留美幼童剪掉辫子改穿西装,这种行为被清廷委派的留学生监督视为叛君背祖、大逆不道,作为一种极大的罪状上告朝廷。而清廷也认为这样只能培养出洋奴,不能成为忠君爱国的可用之才,以至于后来留学还未期满这些留美幼童就被清廷强制撤回。

在中國封建社会,素来就有“华夷之辨”、“衣冠之治”的传统。在教化所及之内,它规定着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各色人等的服饰,他们各自不同的服饰也是区分其尊卑上下的等级身份的标志,并借此以规范社会秩序、强化礼教约束。

因此,衣襟里面包裹着的实则是传统的价值、思维与生活方式,以及由此所维系的硬实实的伦理与秩序,这样,衣服就不再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了。

于是,西装一出现,其伴随而来的就是东方与西方的冲突,是革新与守旧的对抗,是观念与思潮的涌动。而穿在留学生身上的几件洋装,也就代表着他们对新世界的憧憬、对新事物、新价值的接受,与此相应,也必然是对传统旧俗无言的敌意。

自容闳算起,西服与中国的紧张关系便从未停歇,旷日持久,而直到半个多世纪后,它才在中国被正式认可。

服装的政治学

作为舶来品,西装与中国的故事,似乎总不离开海外扬帆而至的轮船。就在容闳乘“欧里加”号回国的50多年以后,1911年10月,又一艘轮船从纽约下海,向着中国驶去。

船上也有一位中国乘客,他唇上留着略微上翘的一字胡,身着白衬衣,系红领带,外套马甲并一身黑色的大驳头西装,左手腕上搭着西式的大衣,右手握着一只英国式手杖,整个一副绅士的风度,这个人就是孙中山。

孙中山如此装扮,已有10多年的时间了。1895年,兴中会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离开广州,经由香港来到日本神户、横滨,开始了流亡海外的生活。

同年11月,当孙中山即将离开日本赴美继续活动的时候,在横滨,孙中山、陈少白等毅然剪掉了辫子,穿上了西装。而此刻,他正是以这种颇具仪式色彩的剪辫易服行为,表达了与满清王朝、与封建势力的彻底决裂。

于是,在清末的历史背景中,一套西装又附着上了强烈的革故鼎新、改朝换代的寓意。对于剪辫易服的行动,革命党人纷纷响应。

1901年,章太炎在上海公开宣布割辫。1903年,在拒俄运动中,不少留日学生愤于清廷腐败卖国纷纷剪辫,表示与之决裂,走上革命道路。

在大洋彼岸得知辛亥革命的消息后,孙中山即刻离开美国,转赴欧洲,然后从巴黎坐船经红海、槟榔屿、新加坡,于12月底到达上海。

当“地湾夏”号轮船在丝丝细雨中抵达吴淞口时,一下轮船,孙中山便坐上汽车、再转乘火车前往南京,当一身西洋服饰的孙中山走进总统府的大门时,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也由此开始。孙中山的进场,民国政府的开始,整个过程就是一个西化的象征。

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伊始,便颁发了一道又一道移风易俗的命令,在晓示全国剪辫易服的命令中,孙中山说:“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污之染,作新国之民。”

1912年10月,政府正式颁布礼服标准,男子分大礼服和常礼服。大礼服为西式,常礼服分中西两式,中式为传统的长袍马褂,女子礼服也是传统服装的改良样式。又规定,凡公职人员只能穿用西式礼服,而不用中式礼服。

至此,西装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同时宣告了千百年来以体现皇权及区别上下等级名分的旧服制的终结,标志着人们更为多元自由的服饰方式的开始。

依然中国心

1923年,在广州大元帅府中,孙中山正在冥思苦想要用一种新式的服饰来代替西装,尽管此时西装作为官方的礼服已有10余年的时间,又尽管积极倡导改穿西装也是自己多年的主张,但它毕竟是舶来的东西,其出现水土不服的反应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作为舶来品的西装没能彻底征服中国人的心,或许更与当日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不无干系。

正因此,孙中山想到由中国人自己设计一套新款服饰出来,他设想这种服饰不仅“适于卫生、便于运动”,而且还要“壮于观瞻”。就这样,一套以南洋华侨常穿的“企领文装”为基样被称作“中山装”的制服被设计出来。

它直立领,有四个贴袋,袋盖倒山形笔盖式,门襟五粒纽扣。这种服装既是对西式服装的模仿,吸收了西装贴身、干练的优点,同时也加入了新的中国元素,如立领、贴袋及五粒纽扣的设计增添了对称、庄重的风格。

在国民政府的倡导下,中山装流行起来。20世纪20年代末,国民政府重新颁布 《民国服制条例》,确定中山装为礼服之一。1936年2月,蒋介石下令全体公务员统一制服,式样为中山装,从此,中山装真正成为全国公务人员的统一制服。

中山装创自孙中山,又以“中山”为名,本身就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中山装的前衣襟有五粒扣子,代表“五权分立”;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三粒袖扣,则表达“三民主义”。

随着国民政府政权的巩固,中山装这种蕴涵着三民主义理念与孙中山崇拜情结的服饰,被大力推广开来。

早在1928年,国民党内政部就要求部员一律穿中山装;次月,南京市政府“为发扬精神起见”,规定职员一律着中山装。1929年东北易帜后,张学良以“统一已成,政治亟应划一”,下令机关公务人员一律着中山装。20世纪40年代,新生活运动中,湖北湖南等地更是规定,婚礼仪式上“一律着中山装”。

从政府部门、机关单位、学校开始,国民党将中山装塑造为革命的、进步的、时尚的服装,然后进一步向民众传输,通过服装将公务人员、青年学生乃至普通民众一步步纳入三民主义等思想规划的体系之中。

(选自《华声》2016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容闳中山装礼服
动物身穿白礼服
造型多变的中山装及派生服装
皇帝的礼服
蝴蝶礼服
留学生之父:留学事业之外的传奇一生
“中国留学生之父”的职业生涯
中山装团体标准首次发布
谈谈中山装的前世今生
也析中山装的政治含义
MY DREAM WEDDING高定礼服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