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美生 张玉林
张静江,字静江,又字人杰,1876年出生。其祖父,当时的大盐商张颂贤比较喜欢这个孙子,说他“八字好”,将来必成大器。但是他五行缺水,故名字里带三点水,以补水之不足。
张静江少时性格顽皮,好下围棋,人很机智,胆大冒险,广交朋友,慷慨豪侠,有司马迁 《史记》里所描述的游侠之风,一诺千金,绝不食言。“生当为人杰”是张静江一生的追求。
和吴稚晖、李石曾成“巴黎三剑客”
1896年,张静江与苏州闺秀姚蕙成亲。姚蕙是翰林、山东学政姚菊歧的千金,她温柔雅淑,能诗会赋,与其时放弃举业、正以书画自娱的张静江可谓天作之合。这次婚姻改变了张静江的人生。
姚菊歧是同治帝师、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李鸿藻的门生。通过岳父的介绍,张静江认识了清政府钦差大臣、驻法全权公使孙宝琦。孙宝琦是光绪帝师、户部侍郎孙诒经之子。认识这样的官场红人,对张家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提升机会,一可以光宗耀祖,二可以把张家的生意做到法国。于是其父张宝善花十万两银子给儿子捐了一个江苏候补道台的官衔,张静江便以商务参赞的身份随孙宝琦去法国赴任。
1902年12月17日,张静江第一次踏上巴黎的土地。看到法国对中国商品需求量特别大,他便一心想在法国拓展商务。起初他打算成立一家专营中国货的股份制贸易公司,并请钦差大臣孙宝琦写信给当时的官办商人盛宣怀,要求上海富商大力支持,但是富商们并没有响应入股,最后只得由张家独资三十万元成立巴黎通运公司。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玉器和古董源源不断地运往巴黎,通运公司大发其财。
张静江还与李鸿藻的儿子、后来被称为民国元老的李石曾合作经营中国古董书画文物生意,由张静江的舅父庞元济提供货源。当时中国文物在欧洲市场价格很高,张静江因此获利甚丰。后来这家公司还在伦敦和纽约设立了分公司,成为一家跨国公司。
巴黎公司的成功,充分显示了张静江的经商才华和独到眼光,他大赚法国人的钱。他的“财务总监”、账房先生李力经神秘兮兮地说:“赢利之丰,难计其数。”但是张静江的志向不止于此。
1905年,张静江认识了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此人就是成天穿着布衣大褂、心直口快的吴稚晖,两人一见如故,无话不谈。张吴两人和李石曾也是好朋友,三人志趣相投,创办 《新世纪》 杂志,出《世界》 画报,与 《民报》 一唱一和,东西呼应。很快,三人声名鹊起,被称为“巴黎三剑客”。
和孙中山约定密码ABCDE
1905年,张静江又坐上了去法国的轮船。一天,张静江正享受着清新的海风的吹拂,突然有人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背。张静江警觉起来,回过头来问:“干什么?”
只见那人中等身材,穿深色风衣,戴绅士帽,微笑着说:“阁下可是江苏候补道、驻法商务参赞张静江先生?”
张静江见此人面善,便说:“正是在下,阁下尊姓大名?”
那人说:“在下孙文,久仰张先生大名。”
张静江大吃一惊,竟然在这里碰上朝廷通缉的“钦犯”孙中山。
正四处筹措革命经费的孙中山深信可以获得张静江的支持,便把自己的革命主张简要告诉了张静江。
张静江对眼前这位不辞劳苦、不屈不挠的革命者深感敬佩,孙中山的主张也让他耳目一新。他說:“久闻大名,在下深信非革命不能救国。近年在法经商,获利甚丰,愿为君助。君若有需,来电告知,我当鼎力相助。”
孙中山闻此言,甚感欣慰,说:“先生高义,孙文铭记在心。”
张静江说:“孙先生,我们先约定,电文A表示一万元,B表示两万元,C表示三万元,D表示四万元,E表示五万元。另外,我写一封亲笔信,给纽约通运公司的内弟姚叔兰,为孙先生准备三万元的活动经费。”
饱经沧桑的孙中山,此时颇有得遇知音的感觉,待张静江写完信后,握手道别说:“张先生如此见爱,孙文大恩不言谢。后会有期。”
张静江目送这位伟大的革命者离开。后来到达纽约的孙中山拿到了三万元经费。
两年后,东京同盟会又面临无米之炊的情况,工作人员四处借款,没有着落。当时黄兴愁眉苦脸,孙中山突然忆起两年前与张静江的萍水相逢。
孙中山高兴地说:“有办法了!”
黄兴问:“什么办法?”
孙中山便把那次偶然相逢的故事讲给黄兴听。
黄兴摇摇头说:“哪有这等好事,况且张静江是朝廷驻法官员,很可疑!”
孙中山坚持让工作人员发一个“C”字给巴黎的张静江。
几天后,东京同盟会收到了来自巴黎的三万元法郎,大家惊喜不已,感叹良久。1908年,孙中山为筹措广东和云南起义款项,先后发“A”和“E”给张静江,张静江按时寄来了一万元法郎和五万元法郎。事后,孙中山让秘书胡汉民写信给张静江致谢,叙述所寄钱款用于军事的开支情况。
张静江回信说:“我深信君必能实行革命,故愿尽力助君成大业。君与我既成同志,默契一心,实无报告事实之必要,若因报告事实而为敌人所知,殊于事实进行有所不利。君能努力猛进,即胜于长信多多。”
后来,凡孙中山经费有难,张静江有求必应,一如既往。
孙中山称赞张静江为“民国奇人”、“革命圣人”,以“丹心侠骨”赠题。孙中山说:“自同盟会成立之后,始有向外筹资之举。当时出资最勇而名者,张静江也。倾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万元,尽以助饷。”孙中山还一展书法秀,给“静江二兄雅属”对联一副:“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
被张氏家族开除出族
1914年7月8日,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中华革命党,任命张静江为财政部长。在巴黎的张静江继续为孙中山的革命提供经费。
实际上张静江不但为革命买单,在野的一些国民党要人也经常向他借钱。蒋介石当年发迹前,是向张静江“贷款”的常客。每到年终时,蒋介石便要张静江的账房先生把账单抄给他,却从未还过一分钱。当然欠账不还钱的也不止蒋介石一人,还有戴季陶、于右任、宋子文等人。一个账房伙计建议找收账公司,张静江说:“无所谓,让这烂账挂在那里,还不如一笔勾销,省得这些人见了我心惊肉跳。”
1927年,张静江任浙江省政府主席,继承孙中山遗志,把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得到老朋友李石曾、吴稚晖等民国元老的支持。
张静江曾被北洋政府全国通缉,他在南浔的住宅也被查封,并且有消息称,政府要没收张氏家族的全部财产,吓得张氏家族的一些人联名向吴兴县政府呈文,欲把张静江驱逐出族。为此张静江深感世态炎凉,人情冷漠。
1927年,北洋政府垮台,国民党政府上台,张静江出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消息传到南浔,张氏大家族又一次慌了神。张静江下令调阅吴兴县政府所存“南浔镇张氏弟兄驱逐张人杰出族”的档案,仔细阅读后,又下令将文件存进保险箱。当年在上面签名的几家人惶惶不安,好在张静江一向大度,“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后来他衣锦还乡,大摆宴席,把张氏大家族的人全请了来。起初看着张静江带着荷枪实弹的卫兵,张氏大家族的人还以为张静江要将几个签名人“就地正法”。后来他们感觉张静江不像是要动手的样子,便惴惴不安地赴宴了。结果,这确实不是“鸿门宴”。
张静江很谦虚地说:“当年兄弟连累大家了,大家把我开除得好,保护了张家的财产,我不怪诸位!诸位皆是我兄弟,现在革命成功了,浙江的新建设还需要各位鼎力相助!”话刚说完,下面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与蒋介石的恩怨
1923年,张静江在上海养病,蒋介石经常嘘寒问暖。时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即,孙中山打算组建黄埔军校。作为孙中山所信任的心腹智囊,张静江极力推荐蒋介石出任黄埔军校校长。由此蒋介石才得以培植他的嫡系,即黄埔系,为他问鼎天下奠定基础,蒋介石因此称张静江为“恩师”。蒋介石的很多秘事,都被神通广大的张静江摆平。而两人的恩怨也随着相互交往的深入而加深。
张静江的妻子姚蕙去世后,他续了弦,第二任妻子是朱逸民,朱逸民有位闺中密友叫陈洁如。
1919年夏天,孙中山带着两个小伙子到张家,一个是戴季陶,一个是蒋介石。那时,蒋介石已经是有妇之夫了,有一妻毛福梅,一妾姚冶诚。
而此时的陈洁如还是名花无主,当时正和张家的几朵金花一起玩。蒋介石本来是随孙中山来谈革命党的事,却看到了陈洁如。此后,蒋介石隔三差五来拜访张静江。
张静江纳闷:“蒋介石最近不请常来,到底为什么呢?”
张静江开始琢磨,直到妻子朱逸民和陈洁如走进来说话,他才恍然大悟,明白蒋介石看中了陈洁如。素爱成人之美的张静江便让妻子朱逸民从中牵线搭桥,终于在1921年9月5日,由戴季陶主持、张静江证婚,蒋介石和陈洁如在上海大东宾馆客厅举行了婚礼。
1927年,蒋介石和孔宋财团掌门人宋霭龄在一条轮船上,用了二十四个小时,达成了一笔政治婚姻的买卖。蒋介石娶宋美龄,而宋子文不担任武汉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而来担任南京国民政府的财神爷,为蒋介石北伐筹钱。
蒋介石为了革命需要,另寻新欢,陈洁如立刻沦为旧爱。这让证婚人张静江脸上挂不住。
但蒋介石信誓旦旦地说:“先生,中正还不至于像外界说得那么不堪!难道先生忘了总理的遗嘱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中正以人格保证,五年后和洁如恢复夫妻关系。”
蒋介石打算先送陈洁如去美国留学。
1927年8月19日,二十二岁的陈洁如拿着一张船票,在张静江女儿张荔英、张茜英的陪同下,登上了开往美国的“杰克逊总统”号油轮。
9月8日,船抵旧金山码头,新闻记者们举着照相机拍个不停。
9月9日,《旧金山日报》 头版头条刊发了“蒋夫人攜五十万美元来美”的消息,一时舆论哗然。实际上蒋介石给陈洁如的生活费能有其中十分之一就不错了。
而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和宋美龄在上海最豪华的大华饭店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不久,陈洁如在报上看到蒋介石就“蒋宋联姻”接受记者采访,发布“蒋中正启事”,公开否认他有陈洁如这位夫人的存在。陈洁如看后心如刀割,痛不欲生,险些跳河自杀,幸有一位老人将她拦住。张静江的两个女儿赶来后,她才稳住情绪。五年之期如梦幻,最后陈洁如清灯孤影地过了四十余年。
之后张静江在搞经济建设的时候,与蒋介石的矛盾“日益激化”。
首先,两人在很多问题上有分歧。在铁路上,张静江主张向国内银行界借钱造轻轨铁路以减轻成本,而蒋介石出于军事目的,想以路矿权利向德国借款建成重轨。而张静江修铁路也不与蒋介石的“军事计划”相配合。蒋介石命令浙江省先建浙江到江西边境的公路,而张静江则全力修建杭州到绍兴的公路。
其次,张静江极力保护蒋介石的政敌李济深,也使蒋介石深为不满。蒋介石曾邀李济深面谈,李济深担心蒋介石对他下毒手不敢应邀前去,而张静江觉得若李济深胆怯不去,从此便再难出头。于是张静江让吴稚晖做李济深的保镖保护李济深,并慨然地说:“要杀头一起杀!”
第三,张静江因在浙江不执行戴季陶、陈果夫的政策而与二人形同水火。那时张静江治下的浙江有一群土匪,专门抢劫富豪巨绅,蒋介石便说浙江省的行政治安工作不行,他把讲话发表在新闻媒体上,因而迫使张静江辞去浙江省主席职务。
由于疾病缠身,晚年的张静江日渐淡出了政坛。
1932年,日寇发动“一·二八”事变,上海死伤无数,满目疮痍。张静江对侵略者的野蛮兽行深恶痛绝,于是他开始吃斋念佛。
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南京政府顿时乱成一团。关键时刻,陈果夫将张静江从上海请到南京坐镇,暂时支撑了一下局面。
1939年,张静江在美国纽约定居。1942年12月4日,他与李石曾在纽约发起了第一次世界国际社会大会,呼吁世界各国政府维护和平,反对法西斯侵略战争。张静江被推选为大会主席,李石曾主持会议,美国总统罗斯福夫人主持闭幕式。
1945年,多年眼疾使张静江双目失明,他只能以收听广播和吃斋念佛度日。抗战胜利的消息,让他兴奋了好几天。1946年9月19日,张静江七十大寿,纽约的亲朋好友纷纷前来贺寿。吴稚晖、李石曾撰文祝寿,蒋介石等国民党政要也发电祝寿。
1950年9月3日,张静江在纽约病逝,走完了他七十四年的人生。他晚年备受冷落,逝后却倍极哀荣。蒋介石从台北发来丧费和唁电,悲伤地说:“中正患难之交,情谊尤深,噩耗传来,曷胜悲痛!”并在台北特设灵堂公祭,亲书“痛失导师”的挽词表达悲哀。国民党诸大佬于右任、陈诚、王宠惠、张群、朱家骅、阎锡山等参加了公祭。
1956年,在张静江八十岁诞辰纪念会上,蒋介石题字:“毁家纾难以从事革命,踔厉无前以致力建设。侠骨亲情,高风亮节。一代典型,邦人永式。”
(选自《名人传记》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