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蒙地区民歌曲风的延续和发展

2016-07-06 06:23王敏敏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曲风民歌

王敏敏

摘 要:作为北方汉族民歌的基本构成,山东沂蒙地区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文化交流和时代发展的变体,延续和发展沂蒙地区民歌曲风对于丰富我国民歌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分析了山东沂蒙地区民歌在演唱方面的技巧,回顾了沂蒙民歌曲风在不同时代下呈现出的变化与特征,并就其曲风的延续和發展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山东沂蒙;民歌;曲风;延续和发展

山东沂蒙地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古琅琊文化和东夷文化的发祥地,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形式及大量的艺术作品,沂蒙民歌就是其中的典型性代表,是沂蒙地区的重要文化符号。与我国其他地方民歌相比,沂蒙民歌具有自身的特色,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这是沂蒙民歌千百年来延绵不息的重要原因。

1 山东沂蒙地区民歌演唱技巧

真假声交替、拖腔唱法、滑音唱法是沂蒙地区民歌在演唱技巧上的三个主要特色。第一,真假声交替在沂蒙民歌演唱中十分普遍, 经常会看到真声和假声的相互交替与融合。当真声居于主导地位时,舌头靠前,吐字咬字较为清楚,音色会变得明朗、质朴和自然,这适合节奏轻快的歌曲,如民歌《我的家乡沂蒙山》。而以假声主导时, 行腔走韵较为方便,音色会显得更加圆润、宽广和浑厚。第二,在拖腔唱法方面,主要指的是真假声的结合问题,一方面真声适合吐露歌词内容,另一方面假声适合对情绪情感的表现。在出现方式上,假声会在真声句的末尾,通常是衬词或者最后一个字上。为六度、七度、八度翻高,此外还有真声转为假声的唱法,该唱腔在戏曲张经常能够看到,而它也是沂蒙民歌的一大特色。第三,滑音唱法在沂蒙地区民歌中也十分常见,并呈现出多种变化,根据滑音的大与小、上与下、前与后、定位与不定位的差异,会有不同的演唱效果。例如通过对下滑音的使用,民歌《我的家乡沂蒙山》显得十分欢快,地方气息浓郁。

2 山东沂蒙地区民歌曲风的时代特征

2.1 新中国成立前后

沂蒙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前曾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场,此时期的民歌创作受革命因素的影响很大。该时期不仅民歌创作量大,而且一个普遍现象是很多民歌是在小调的基础上的再创作。概括言之,红色革命歌曲是该时期沂蒙民歌的主流,歌词以革命和战争为主体,尤其注重对当时革命斗争场景的艰苦性、复杂性以及火热程度的描绘,例如民歌《八路军攻打沂水城》、《抗日小唱》、《沂蒙山小调》、《八路军拉大栓》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民歌作品都充满了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它们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激烈了千千万万的革命儿女。其中,以这一时期的民歌作品《沂蒙山小调》为例,这首歌曲最早出现于1940年,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四四拍,一个是四三拍,它们在长短上有所不同,前者只有八小节,而后者有十一小节,作为一首“小调”,这首曲子具有典型性,舒展豪放,旋律优美,体现了沂蒙民歌总体特色。在产生后一直被传唱,因此后来有了“北有沂蒙山小调,南有茉莉花”的说法。

2.2 改革开放前后

新中国成立后,沂蒙地区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后的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较为安定,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沂蒙地区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发展上的飞跃,这为沂蒙人民创作歌颂幸福美好生活的民歌创造了基础。因此,该时期产生了许多的风格淳朴、歌颂家乡的民歌,这些作品在彰显时代精神的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沂蒙民歌的原有特色。例如作品《谁不说俺家乡好》,这是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红日》中的插曲,词曲作者包括吕其明、杨庶正、肖衍,在创作上,作品取材于胶东民歌《王二小赶集》。在这首民歌中,一个突出的创作手法是词曲运用乐段,从旋律音调中更可以看出蕴含着典型的传统山东民歌风格。

2.3 21世纪初

进入21世纪后,沂蒙地区进一步发展,沂蒙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着为沂蒙民歌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前后沂蒙民歌注重对革命战斗的歌颂,改革开放前后倾向于赞美家乡山水风情,而在该时期,沂蒙民歌曲风的最大特征并不体现在主题上,而是在技巧、形式、艺术性上有了更大的丰富和提升。以歌曲《沂蒙山,我的娘亲亲》为例,创作者在歌词和曲调上运用了许多民歌元素,使曲风变得憨厚、质朴,浓郁的乡土气息令人称赞。在曲调方面,作品融入了山东方言语调,因此在演唱中歌唱者的感情更有感染力,能够增加听众的亲切感。

3 沂蒙地区民歌曲风的延续和发展

3.1 沂蒙地区民歌的传承和创新

沂蒙民歌的创作较为复杂,很多作品被劳动人民传唱,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也有一些作品受封建思想影响严重,包含一定的不合理与不健康内容。历史的脚步是不断向前迈进的,即使是曾经受欢迎的作品,也可能与时代精神不一致,因此对旧有的民歌进行认真整理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内容合理、曲调优美的作品,可对其进行段落方面或歌词方面的少许改动,尤其是那些讲述美好故事传说、歌颂劳动生活、表现坚贞爱情的优秀作品,也有一些民歌作品在叙述故事时过于追求完整性,歌词会有十几段至二三十段之多,演唱时间较长,在改动过程中,要在保留作品原有精神风貌的同时注重精简。 创新改编、老曲新唱也是沂蒙地区民歌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方式。

3.2 沂蒙地区民歌的延续与发展路径

首先,要积极与现代艺术相融合,增强沂蒙地区民歌的魅力。沂蒙民歌的生生不息离不开自身的魅力,如今沂蒙民歌已具备了自身的特色,具有完备的体系。为了实现对沂蒙地区名的延续和发展,应当注重对时代元素的吸收,尤其是借鉴现代艺术的积极方面,满足当下人们的音乐审美需要。临沂市于2008年组建了青年民族管弦乐团,数年来坚持在市内进行演出,曲目丰富多样但是以沂蒙民歌为主,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而其中的《沂蒙山小调》尤为受欢迎,成为一年一度的临沂新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其次,在沂蒙地区民歌延续和发展中,要注重和教育事业之间的配合,使民歌进入学校,进入课堂,进入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因此,中小学学校应加大对民歌小调普及的重视程度,教育部门为此进行了积极的努力,把沂蒙民歌纳入了学生的音乐教材之中。最后,在沂蒙地区民歌继承创新中,要注重以沂蒙民歌旋律为根本,不断对民歌作品进行创新。

4 结束语

沂蒙地区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沂蒙民歌独具特色。在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沂蒙民歌创作紧扣时代脉搏,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同时也继承和发扬着沂蒙民歌的精髓。为了实现沂蒙民歌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其延续与创新,就需要兼顾对历史特色的保留和对现代文明的吸收,尽管这是一条漫长而充满波折的道路,但沂蒙民歌曲风能继续传承下去,为劳动人民发声、为劳动人民歌唱。

参考文献:

[1] 李萍.“老调”“新曲”——谈沂蒙小调的艺术性[J].改革与开放,2010(8).

[2] 赵静.我国民族音乐的独创性探究[J].音乐时空,2015(1).

[3] 王小岩,苗颀.感悟山东民歌的淳朴、清新——记歌唱教学《沂蒙山小调》[J].大众文艺,2011(2).

猜你喜欢
曲风民歌
Big Big World
用音乐赏析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的研究
畲族民歌
论歌曲演唱分析及处理
基于音乐特征向量空间的音乐情感识别方法初探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十送红军》不是纯粹的民歌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