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同起源于民众在思想上对神的崇拜、祭祀神的活动及祭祀活动中的歌舞,且它们的词义相同,文学、舞蹈、美术等基本要素相同,音乐、戏剧等主导因素相同,这决定了它们就是同一种事物。
关键词:起源;要素;主导;相同
1 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的起源相同
东西方民众由于在思想上对神的崇信而举行多种形式的祭祀活动,其中的歌舞活动诱生了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
1.1 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同源于民众思想上的对神祇的崇拜
西方歌剧起源于古希腊戏剧,而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都源于收获葡萄时节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古希腊人由于酒神传授了制作葡萄酒的方法,使他们的葡萄变成了生活上的富足,在思想上就产生了浓重的对酒神的崇拜情节。传说在古希腊小村庄每年都把秋季庆祝农业丰收的日子作为重要节日,而节日庆祝的内容必定要和酒神狄奥尼索斯有关。而中国戏曲追溯其源,是原始社会人们对图腾的崇拜。这种古老的祭祀活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远古时期的人类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先民们对人类的生死及自然界的许多灾难无法抗拒和理解,只能幻想,就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神。渴望神能给予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于是求神驱鬼的祭祀活动便产生了。
1.2 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同源于民众的祭祀活动
传说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就有了大酒神节,是其主要的祭祀活动。每年3月在雅典举行,筵席上为祭祀酒神所唱的即兴歌,称为酒神赞歌。到了公元6世纪,酒神赞歌的演唱已发展成为由50人组成的合唱队,在科林斯的狄奥尼索斯大赛会上竞赛表演。伟大的酒神赞歌时代导致了古希腊戏剧的产生。古希腊的悲剧、喜剧、羊人剧都源于大酒神节。中国在商代既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这种仪式随着岁月的变迁而由宫廷传入民间,逐步形成了规模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谓迎神赛会,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与古希腊的酒神节不期而同的是,它也把神像从庙里抬出来游行,并举行祭会,以求消灾赐福。每逢迎神赛会必举行规模宏大的游艺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有演出,由一丑角引路,演员依次出场,即席发挥,趣味无穷。
1.3 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同源于民间歌舞
古希腊悲剧是从酒神节的正规歌舞表演发展而来,喜剧源自酒神节的民间歌舞,“喜剧”一词在希腊文里的意思是狂欢歌舞剧。在祭祀酒神的仪式上,古希腊人先是庄严地颂扬酒神的英雄事迹,继而把酒狂欢,纵情高歌,表演各种节目。到了夜晚,喝得烂醉的人们往往成群结队地来到群山或森林之中狂歌滥舞,纵情宣泄。在中国,经夏商到周代,祭祀仪式逐渐与巫术分离。在宫廷中形成了体现国家政治礼法并用于贵族教育的祭祀乐舞;在民间,对祖先、神祇的祭祀仪式也渐渐与巫术分离,形成节庆中的群众歌舞活动。后世保留在宫廷乐舞与民间歌舞中原始舞蹈发生进化,如单纯的模拟逐步被象征性取代,形成动作节奏统一的集体歌舞,不同地区的歌舞演变成不同的戏剧和舞蹈,如表现战争的歌舞演变成角抵戏和弓矢舞等,图腾演化成面具舞等。
2 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的要素相同
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同时综合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艺术学科,以歌唱为主要表演方式的戏剧。
2.1 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同具文学性
文学是说明或表述一切事物的基础。不论是歌剧还是戏曲,如无文学的参与,将无法完成其产生和发展。例如,音符、节奏、旋律等都是十分抽象的,要将这些无形的转化成可感受的形态,就必须与文学结合。莫扎特的歌剧《女人心》中,通过二重唱《啊!看啊!妹妹》中相似的歌词可区分出两人不同个性的语义。姐姐费娥迪丽姬爱慕的是恋人甜蜜的嘴和高贵的脸,重精神内涵;而妹妹多拉贝拉则醉心于恋人严重隐匿的炽热火焰,偏爱外在激情。中国戏曲与文学结合的标准是“字正腔圆”。曲作者在为一个剧本创腔时,总是一面研究唱词的平仄和辙韵,一面深入研究唱词内涵,尽量做到词和曲的完美结合。
2.2 西方歌劇与中国戏曲同具舞蹈性
意大利是西方歌剧的诞生地,同时也是芭蕾舞的故乡。17世纪初,佛罗伦萨拉梅拉塔社团的艺术家们在创作第一部歌剧《尤丽狄西》时,就精心设计了舞蹈场面。大歌剧《阿依达》是威尔第老年时的杰作,不仅情节感人,曲调优美,场景绚丽,而且在舞蹈方面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而中国戏曲和舞蹈的关系也十分密切,舞台人物行动舞蹈化,且很早就将舞蹈列入基本功法中,以舞蹈美再现生活、表现人生,以舞蹈美解释舞台行为和戏剧逻辑。中国戏曲不但展示民族风情,且具塑造人物、推动剧情发展、深入戏剧主题的重要作用。例如,元杂剧里的舞蹈场面,都是剧情规定内容,是戏曲表演的有机组成部分。
2.3 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同具美术性
西方歌剧的美术称为舞台美术,包含了布景、灯光、化妆、服装、道具等多项舞台元素,具有通过舞台美学思想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它不但能够创造和组织戏剧的行动空间和地点,而且能够创造剧情所需要的理想意境和情景氛围,并且能够通过创造形象来帮助揭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戏剧的核心内涵等。中国戏曲美术在重视多项舞台元素之外,非常在意脸谱的戏剧作用,如以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性格:红色表示忠勇义烈,黑色象征正直勇猛,白脸象征奸诈等,并要求戏曲美术做到“四个统一”,即似与不似、神似与形似、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有限空间与无限空间的统一。
3 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的主导因素相同
歌剧和戏曲同是用音乐来表现的戏剧,离开了音乐就不能称谓歌剧和戏曲,也就无法达到戏剧的要求。
3.1 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同是音乐主导
西方歌剧是一门以音乐为主导的综合艺术。音乐不但能增加歌剧的戏剧力量,而且能够表达歌剧人物语言难以表达的思想情感和特殊意境。在歌剧中,每当戏剧情节变化或人物情感波动时,音乐必定要有所表示。一部好的歌剧音乐一定会营造强烈的戏剧氛围,满足人们的听觉需要,使人们在欣赏歌剧音乐的同时感受到戏剧的力量。中国戏曲音乐也具有主导地位,没了音乐,戏曲也就无从谈起。戏曲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成分,这些包涵因素都由音乐支配,由音乐统一调剂文学的歌词、情节的发展、舞蹈的节奏、舞台的景物、人物的服装、戏剧的情绪等,贯穿于戏曲的全过程。
3.2 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同是戏剧主导
西方歌剧虽以音乐来主导戏剧,但音乐构思必定在剧本之后,音乐围绕剧本来展开,主导的最终目的还是戏剧,它仅仅是戏剧的表现手段和形式而已。而文学、舞蹈、美术等戏剧要素存在的目的也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戏剧。例如,文学的抒情性、叙事性、冲突性,必定要与音乐性、舞蹈性、美术性等元素很好地结合来,以充分地表现歌剧的戏剧性。中国戏曲也同西方歌剧一样,戏中的音乐、文学、舞蹈、美术等都是为完成戏剧目的服务的,如昆曲中的昆腔、京剧的西皮和二黄、豫剧有河南梆子、人物脸谱和服装的色彩、不同民族舞蹈等,它们都无不时刻围绕着戏剧的中心,为更好地表现戏剧而存在和发展。
评价任何两个事物的异同都要以其本质存在为依据,不能被表象所迷惑。就以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两个事物来说,西方歌剧产生发展在世界的西方,中国戏曲产生发展在东方,不同的地理风情,不同的民族文化,造成了两个事物的多项差异。但是,这些差异都是表象上的差异,而非本质差异,它们的基本内容、基本形式和主导因素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就是同一种事物。
作者简介:胡静(1982—),女,音乐学硕士,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