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亚瑟
当“吃货”并非易事。“吃货”的前提是要有钱、有闲,标准是能吃、会吃,还懂吃,知道什么时候吃哪些,能说出吃的道道来。
孔老夫子奠定了儒家饮食及礼仪的基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又说:“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还说:“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他对饮食的讲究已经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他也是最早的生态主义者和食品安全的保卫者。
屈原,那绝对是个懂行的“吃货”,不然不会连招魂都把各色美食亮出来,吸引鬼魂回到人间:“我的五谷结穗长又长,菰米做的饭正香。鼎镬中都是煮好的肉啊,五味调和扑鼻香。魂啊,归来吧!美馔佳肴任你品尝,任它什么鬼魂都挡不住啊!”
到了唐朝,诗人“吃货”比比皆是,但我最为推崇的是白居易。他懂得与吃配套的享受,“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美好的一天,吃吃酒喝喝茶,睡到自然醒,仙人的生活也不过如此嘛。
宋朝是一个精神和物质都极为丰饶的时代,且不说苏东坡写下的《老饕赋》《菜羹赋》《酒子赋》《猪肉颂》,单是以他名字命名的菜肴就有“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饼”、“东坡酥”等等,不一而足。虽然很多是牵强附会,但也说明了苏东坡在美食界的影响之大。
明代《金瓶梅》的作者和清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那可是兩个资深“吃货”。就说《金瓶梅》里的市井食单,没有二三十年的浸淫是写不出来的。“一根柴禾炖猪头”、“糟螃蟹”等,放到现在也都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而《红楼梦》记述的是钟鸣鼎食之家的生活,“茄鲞”、“烤鹿肉”、“燕窝粥”都不是平常人的吃食,大观园的少爷小姐们把螯对诗、猜拳行令也都透着一个“雅”字,我辈俗人恐怕是消受不起的。
当然我前面说过,现在“吃货”是个褒义词,是人人奋而争当的。所以了解一下历史上的“吃货”是很有必要的!这里列举的只是史海的几朵浪花而已。(摘自《书屋》2015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