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楠
摘 要:许多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头痛,对着作文题目愁眉苦脸,不知如何下笔。为何会出现以上这种局面呢?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表达的欲望。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去挖掘写作素材,使作文教学朝着激起学生表达欲望的方向发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最终写出真情实感。
关键词:小学作文;有效性;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也是全面检验学生语言能力的窗口。长期以来,作文指导课作为对学生习作的一种任务布置,以统一的题目限制学生,以统一的要求约束学生,又以统一的标准匡正学生,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欲望,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殊不知,学生只有在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只有在真情实感的感召下,才能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篇美文佳作。由此我想,作为对学生作文进行前瞻性训练的作文指导课,不应以过多的条条框框去束缚学生,而应以更为开放、更为切近写作主体——学生的一种引导形式来呈现。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而不是要求下,“水到渠成”地去完成作文。
一、开拓思路
作文指导课,不是为学生画下一种思维定式,以直线形式完成作文,而是要将学生原本狭窄的思路拓宽,以发散的形式去思考,去感受,去捕捉写作的灵感。
就作文而言,如何才能打破学生个体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呢?我在作文指导课上,先以提问的形式提出:同学们,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如果让你来描绘我们可爱的祖国,你最想写的是什么呢?然后让全班学生一齐来讨论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要写他们到过的名胜古迹,描绘出祖国的秀美山河;有的要写城市的巨变,描绘祖国的繁荣发达;有的要写农村亲人的富裕生活,歌颂党的富民政策;还有的要写自己家庭的巨大变化。这些回答源自学生自身,让每个学生都从自己的思维小框框中走了出来,借鉴了他人的想法,不再局限于一时一事,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拓展了学生选材的空间,达到了殊途同归的目的。
二、有所为而作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学生只有写自己身边的事,写自己最熟悉的事,才能真正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我们的作文指导课,不是要求学生为达到某一写作目的去作文,而应是“有所为而作”。
在写赞美祖国的文章中,许多学生容易脱离生活,而空泛地去赞美祖国。于是,我在作文指导课上,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讲一讲,这一年中你身边发生的哪些事让你兴奋,在孩子们纯真的话语中,我听到了:交通的日益方便快捷让他们再也不用大清早就爬起来等公车;深入社区的超市,使他们出门就能买到想吃的东西;还有的说妈妈爸爸又涨工资了,光上个月就带他去了三次“肯德基”!这些都使孩子们兴奋无比。于是,我瞅准时机问他们:“所有这些都是发生在你身边的变化,而也正是这些变化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祖国在……”学生七嘴八舌地抢着答:“祖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使学生意识到了赞美祖国完全不用华丽辞藻的堆砌,而平凡的生活往往能折射出五彩的光环。这些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因为学生亲力亲为,有所感有所悟,所以写出来也更为生动、更为真实。
三、选好切入点
开拓了思路,学会了观察,但学生在作文时往往面对大量的写作素材不知如何确切地选择。选择一些尽人皆知、影响较大的事来写,是学生一种“从众”心理的表现,而殊不知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事,由于涉及面过广,往往不能为学生所掌控。所以,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倡导学生: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比如,歌颂祖国的文章,我们难道真得只能写城市矗立的摩天大楼、人造卫星的一飞冲天、奥运健儿的争金夺银,才能算是赞美祖国吗?于是在作文指导课上,我抛砖引玉地讲了一个我自己家的故事:“记得我小的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每天晚上我都是伴着妈妈的故事入睡的。后来,我上小学那年,姥爷从天津搬来了一台12吋的黑白电视,它为我们全家带来无比的快乐!没过几年,市场上有了彩电,爸爸狠了狠心,用攒了几年的钱买来了一台18吋彩电,从此那色彩缤纷的画面就将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如今,我家已有了一台29吋的纯平彩电,而那台‘18吋也静静地躺在了我的屋里,成了我的专属。”通过给学生讲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变化都体现着祖国的繁荣与发展。只要选准切入点同样可以以小见大。后来在学生的作文中,我发现了《爷爷的酒壶》《姥姥的木箱》《我家门前的路》等许多立意新颖、含义深刻的文章。
在过完国庆假期后,我又一次收上了学生的作文,同样的题材,这一次多数学生都写出了切近主题、选材新颖、情真意切的文章。而这其中,学生李然的作文《爷爷的酒壶》以祖传的一个瓷酒壶为写作对象,反映了我们国家从解放初期到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获得了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由此,我想一堂好的作文指导课,必须变“指导”为“引导”,变“束缚”为“拓展”,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只有为学生打开一个思考和联想空间,创设一个切近生活的写作氛围,教会学生写作的技巧,才能让写作主体真正想写、愿写、有得可写。所以,我们每位老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作文指导课的前瞻性,上好每一堂指导课,使写作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参考文献:
蒋邦芹.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写作:上旬刊,2015(10).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