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云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作为一线教师,我做了如下初探。
一、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让他们课上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学习语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根据课文内容,我在课前播放海底世界的音乐视频。学生立刻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海底所吸引,不禁发出赞叹声,那一课他们都是在兴奋、与小组积极合作中度过的。本课学习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让学生了解了祖国的美丽与富饶。
二、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郭沫若先生曾讲过一段精辟的话:“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庄,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的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于是,在学生写字时,我关注学生的坐姿、握笔方式,让他们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并一笔一画地将字写在四百格上。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耐心,更能促进学生把字书写整齐、规范、端庄。
三、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直以来,学生的朗读似乎不尽如人意,有的读起来平平淡淡,毫无感情可言;更有人,到了高年级还在指读。这一方面,需要教师适时引导。例如对于某一课的学习,我会在网络里下载课文朗读范例,让学生一字一句地听、揣摩。对于重点部分,我会进行范读(哪里需要停顿长些,哪里的字需要重读,哪里要读出欣喜,哪里要读出悲伤……)然后让学生试读,还可以同桌对读。这样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他们一遍遍地读,有朗读热情,朗读水平自然有所提升。注重学生的朗读,学生对每一课的脉络就会掌握得更透彻、明了,从而更好地感悟课文主题。
四、注重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口语交际是教材中每一个单元不可或缺的内容,意在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但是在上口语交际课时,学生却与课间的活泼表现大相径庭。一个班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说什么,发言的总是那几个能说会道的。有的学生想说,却往往词不达意;有的乐意发言,却不能说出一段完整的话,这都反映了学生平时语言积累的不足。
古人云:“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累,仅靠教材中的几篇课文是不够的,学生还要大量阅读,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并积累一些喜欢的词句。同时,无论学生说的如何,教师都要善于倾听,并及时给予肯定。教师针对某节课,还可以适当引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就可以学写一句通顺的话,之后会写一个具体的段落,之后要会写完整的文章。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生活体验,积累素材。例如:我让学生多阅读,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还让学生将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写在日记里。如写《秋天》一文时,我会带学生到操场观察天空,观察树木,观察飞鸟……写“观后感”时,我将事先拷好的教育性影片在班里播放……
总之,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上每一单元的训练内容,或者自己拟定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六、注重综合性学习,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2001年9月《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综合性学习,它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学语文、用语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教者来说,其既有选择的空间,又有创造的余地。
综合性学习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整合,使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并且综合性学习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再在班上交流。
例如在学习“一字千金”这个环节时,文中“乌鲁木齐”错印成“鸟鲁木齐”,使商家损失千万。学生知道汉字在不同环境中的重要性。在学生正在惊讶一个字造成的损失如此之大的时候,有个学生突然说:“老师,我还发现了在一家烧烤店旁有个错别字。”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也发现过”。于是我顺水推舟:“那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个寻找错别字的活动吧!”就这样,学生走上街头。一段时间后,学生有了不少“收获”。如:“金虎家居”的“虎”字上半部少了个钩,“烧烤”的“烧”右上多了个点,“豆腐”写成了“豆付”,“暖表”的“暖”右边写成了“爱”……让学生亲历探究整个活动过程,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错别字不但大量减少,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综合性学习中要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心理学证明,能力是活动的结果,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可以为学生提供宽松开放的大语文教育环境,使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总之,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努力,以爱促学,成功放飞我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