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前,前驻法大使、外交学院原院长吴建民因车祸去世。与此前杨绛去世一样,引发了诸多争论,不同的是:上次讨论的是个人的生存和过去的历史,这次讨论的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的现状以及未来。
吴的去世能激起这么大的反响,不仅在于他过去在外交上的贡献,还在于他退休后仍然在不停发出自己的声音,尤其是近两年,吴建民与军方学者罗援、《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的两场争论,影响很大,被冠以“鸽派”与“鹰派”之争。
“鸽派”吴建民强调我们已经告别冷战时代,不要动辄想着打仗,“和平”与“发展”才是时代的主题。“鹰派”罗援强调要有忧患意识,要敢于亮剑,胡锡进则认为媒体的声音是多元,即便激进一点,也可以为外交所用。这很大程度与身份的不同有关:不同身份,对于言论的尺度与立场,有不同的标准和理解。客观而言,双方都在讲道理,并保持了一定风度,算是文明的争论。这是好事,不是坏事,再多一些也没关系。
但是,非常多的中国人在谈到军事、外交等国家大事的时候,不是这样的。他们在谈到吴建民的时候,会说他是“软骨头”、“汉奸”、“卖国贼”;谈到某个国家的时候,会说“亡我之心不死”;发生国际争端的时候,会说“与XX必有一战”……没必要继续列举,网上此类言论实在太多。这是真正的问题,而之所以如此,并不仅仅是风度的缺失。
这也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古老”到了大家已经感到疲惫,懒得再谈。二十年前如此,二十年后依然如此;有网络的时候就这样,没网络的时候可能更加厉害。原因很多,有信息闭塞的问题,有教科书滞后于时代的问题……虽然现在开眼看世界的人越来越多,每年甚至有上亿人次出国旅游,有的人观念开始转变,但一代新人换旧人,源源不断。
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下,鼓吹强硬是危险的,试图利用民意则是在玩火,但这样的言论,天然“政治正确”,既安全还广受追捧。因此吴建民的话就显得弥足珍贵,就在他逝世前半个月,还在提醒要警惕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他说:“民族主义的内涵有两条。第一,热爱自己的国家,这个没有错;第二,排斥他人,把本国面临的各种问题、责任都推到别国身上。我是好的,别人不好。这样就有问题。……民族主义往往打出‘爱国的旗号,‘爱国无罪;民粹主义则装扮出‘为民请命的样子,二者均有很大的欺骗性。”
除此之外,吴建民谈得更多的,是要保持开放,要融入世界,不要冷战思维,不要有太强的受迫害感。比如在谈到西方国家遏制中国这个问题,吴建民就认为要对大局有判断,“我1971年去美国时,中美贸易额500万美元,2013年中美货物贸易额5821亿美元,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共同利益推动”,中美之间共同利益大于分歧。这些话并不是了不起的见识,有的人甚至可能有疑惑:这还需要说吗?如果还需要不停强调,说明这些认识并未成为共识,并不牢靠,甚至有倾覆的可能。
一个背景是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另一个背景是钓鱼岛和南海的频繁冲突,两者结合,让不少人产生了中国强大起来了,要“报仇雪耻”的想法。这就是吴建民嗅到的危险的信号,所以才苦口婆心一说再说:不要高估自己,不要只看到GDP而看不到其他方面的差距,不要头脑发昏,忘乎所以,这样是会出大问题的。梳理吴建民这些年来的言论,其实就在跟很多人认为不值一驳的观点作斗争,而正是这些话,让他触怒了另外一大群人。
吴的离世让人心情激荡,很大程度就在于:人们担心,吴建民之后,还有谁来跟民粹辩论?这个忧心忡忡的人走了,但他担忧的问题还在,需要大家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