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将“全面深化改革”融入“概论”课教学

2016-07-05 10:22郭改玲姚迎春
决策与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概论理论

郭改玲+姚迎春

[摘 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融入“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有重大责任也具天然优势。这就要求师生都需要培育“改革”思维:教师以“改革”思维引领整个教学,学生以“改革”理念主动学习;教师以“改革”为主线整合教材内容,设置六大板块进行专题式教学;特别要注重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教学,实施立体务实的课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形成优势互补,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1,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06-0099-0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当前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宏大而具体的部署,其重大意义和指导作用不言而喻。

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就是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一门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借以坚定他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课程。本文对“概论”课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融入全面深化改革理念作初步探讨,以就教同仁。

一、 师生都需要培育“改革”思维

(一)教师以“改革”思维引领教学

1.“概论”课教师自身要树立“全面深化改革”意识。从历史角度看,改革贯穿于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及其发展阶段,实践证明,唯有改革才能破除前进道路上的体制障碍,才能为事业发展提供动力。从现实角度看,必须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因而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概论”课教师自身要深刻吃透“改革”的精神实质。教师要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到具体的教学方法等层面牢固树立起“改革”意识。同时,要以“改革”为理论主线,引领学生既能从纵向梳理改革的历史进程,又善于从横向分析不同时期改革理论的内容和实质,纵横结合,思考改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等等。

(二)学生以“改革”理念主动学习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下,大学生更多地是奉行“你说我听”的学习理念。因此要将“全面深化改革”融入到“概论”课教学中,首先就要引导大学生对这种“被动学习”进行“自我革命”。众所周知,“概论”课是一门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必须拒绝“顺民”心态,必须充分发挥“公民”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结合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合自身及广大民众改革开放以来生活的巨大变化,理性地思考“什么是改革”“为什么要改革”“改革将往何处去”等问题,同时学会分析种种已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实际上,这是学生变无条件接受为质疑性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提升过程,也是学生运用“改革”思维不断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精神实质的理论修养过程。

二、 以“全面深化改革”整合教学内容

将“全面深化改革”融入到“概论”课教学,中观层面要求教师以“改革”为主线整合教材内容,进行专题式教学。具体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且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深入。结合“概论”课教材,一般可以整合为以下几个教学专题:

(一)总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是有底线的改革,坚持有所改有所不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1] 1576-1577“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那就是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2]所以在总论专题中,作为教师,应理直气壮地向学生宣讲“有所改有所不改”的原则,破除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改旗易帜”的错误观念。

(二)毛泽东关于执政党的建设思想

毛泽东不仅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缔造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毛泽东思想虽然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后若干时期,但绝不意味着可以将其排斥在当今中国改革发展现实工作的指导思想之外。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毛泽东思想,是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活的灵魂;以走自己的路为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是改革发展不走老路和邪路的行动指南。因而必须高举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的旗帜,将新时期改革发展坚持到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基础理论

该专题主要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基本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这三个问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基石。第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本质要求有两大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而全面深化改革则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也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依据。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所说:“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因此,应深刻把握这个“最大实际”的内涵。即不仅要讲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更要科学地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亦即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这个“最大实际”的基础,这也是这个“最大实际”的最新时代诉求。第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该部分重在讲述改革的性质及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总目标,即要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

(四)“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endprint

这一专题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同时这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部署,突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性”和“深化性”。“全面性”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突出五大领域的系统性、协调性发展,一改过去“短板效应”所造成的不协调、不系统、不可持续性的发展问题。“深化性”即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五大领域的深化改革要以解决新问题为意识导向,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好经济发展新常态。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环境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仅需要统一稳定有活力的内部环境,同样也需要和平和谐的国际环境。关于国家统一理论和外交国际战略理论,应将其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以改革的精神和思维来讲授这两大理论成果。讲授国家统一理论时,应着眼于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突出强调大局意识,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心灵沟通,共同开创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至于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部分,除了强调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关问题外,要将新时期我国稳中求进的特色外交讲清楚,即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主要讲清三个问题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三个问题的关键词即是“人民群众”,要以为了广大人民群众、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我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为线索并贯穿始终。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解决的也是“谁改革、为了谁改革、依靠谁改革、改革的成果谁受益”等问题。否则主体不清、目的不明、动力不足,改革就会误入歧途。因此,该专题要将群众路线和全面深化改革相结合放在首位,明确回答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革,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其中群众路线是思想保证,党的领导是政治保证,党的建设和“依靠群众”是组织保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是方法保证。理清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其糅合在专题教学中,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之目的。

三、教师特别要注重运用实践教学法

“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政治性、理论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同时又是与社会实际联系最紧密的一门课程。大学生能否牢固树立改革的观念,能否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以来的得与失,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的理论灌输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注重实践教学法,将实践教学与理论灌输结合起来。

具体说,主要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一)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教学

“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应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基础,以社会热点为主轴,尽可能多地调动大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教师在设置实践教学时可分为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一般说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竞赛类的课堂参与方式。例如“精彩一课”的教学比赛,“唇枪舌战”的辩论赛,“超级演说”的演讲活动等等。这类活动既可以鼓励个人参加,也可以组织团队参与。二是共享类的全员参与活动。例如,笔者多次组织“你来问,我来答”活动,即在每个专题或每章讲授前一个定点时,向全班同学征集最感兴趣、最觉困惑的思考题,然后由教师遴选出几个探究性的问题予以公布,向全体师生征集最优答案,并由最优答案的同学亲自上台讲解,以达到知识共享目的。

(二)立体务实的课外实践教学

“概论”课的实践教学还应拓展到课堂以外,空间范围以所在的校园为中心,辐射周边社区、所在城市、学生家乡,乃至全国全世界。实践形式可以包括问卷调查、深入工厂和农村做访谈、做志愿者服务、参观游览等等,可以与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挑战杯立项以及大学生的多种社团活动联系起来。譬如,不少同学饱含真情地与家庭成员谈心聊天,一些同学不辞劳苦地做村社调查。通过调查实践然后回归课堂进行“成果交流”和“经验分享”,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大学生通过艰辛的社会实践,然后在泪水、笑声和掌声中交融与共鸣,身临其境的调研,加深了他们对改革实践的理解和成果认同。正是基于这种感性体验的理性认同,促使他们释放出令人吃惊的“自我改革”的勇气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全面深化改革”在“概论”课教学中的融入是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到具体的教学方法的“全方位的、立体式”的融入。这种“融入”需要教师首先树立“全面深化改革”的思维和观念,并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设置、科学的教学方法选择,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认同和实践“全面深化改革”理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5.

[2]习近平.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1-05.

[责任编辑:马昌运]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面深化改革概论理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艺术概论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及其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