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芬
摘 要:旅游开发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数据,并在此基础上以水体为重点来分析环洱海旅游开发对其水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环洱海游客和旅游经营者、景区景点、客栈酒店等的分析,来阐述旅游开发对洱海水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洱海;旅游开发;生态环境
洱海,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泊,是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苍山洱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部分,又是大理市主要饮用水源地,具有自然保护、景观旅游、城市用水以及气候调节和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是大理州乃至整个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
一、湖泊旅游开发的环境问题
湖泊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湖泊水体的污染、森林植被的破坏、湖滨湿地的侵占等,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献,主要有陆林,虞虎认为湖泊旅游开发会影响水质条件、造成土质破坏。赵敏燕,蒙睿等(2004)认为湖泊水体污染、流域森林资源的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云南高原湖泊旅游开发的瓶颈。[2]高文荣(2001)在对抚仙湖旅游开发研究时,发现其重建轻管,服务设施和人造景观开发比例不合理,区域环境问题突出,过度开发导致环境负效应问题、污染问题严重。[3]
二、环洱海旅游开发对洱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环洱海旅游开发对洱海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
本文运用辩证的思维看待洱海生态问题。对于大理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发展旅游是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国外学者Green、国内学者陆林等采用特尔菲法对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促进废弃建筑物的更新利用、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改善当地的环境。环洱海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使当地政府更加注重生态环境,打造一个生态和谐的洱海。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这个矛盾统一体告诉我们,“洱海旅游+生态环境+经济效益”是洱海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
(二)环洱海旅游开发对洱海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洱海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也破坏着旅游赖以存在和发展着的环境。随着近几年环海旅游人数的增加,游客将各类生活垃圾、生活废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洱海。环洱海旅游区内各种生产和生活(餐饮、住宿、洗涤、洗澡等)会使用大量水资源,而由于目前环洱海客栈数量无序增长、无照经营,排污管道设施还不完善,旅游硬件设施覆盖面较低,致使生活废水和废弃物流入洱海。洱海游船产生的废油及漏油事故的发生,给水体带来直接的污染,近年来由于自驾游的盛行,环洱海的主要交通工具私家车排放大量的尾气,间接增加了洱海空气、水质的污染负荷,影响洱海的生态环境。由于旅游活动的承载力和洱海的旅游容量有限,当洱海旅游开发的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超过环境的承载力,影响洱海的生态环境。
三、环洱海旅游开发对洱海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分析
(一)游客带来的生活污染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生活污染,旅游景点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数量急剧增加在旅游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游客和管理人员在旅游饭店、宾馆等产生的大量废水和废弃物相当可观。[4]游客的旅游活动是影响洱海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乱扔垃圾会影响旅游景区的环境卫生、乱丢废弃物会影响洱海水质。垃圾入湖,废弃物漂浮于湖面,还会形成白色污染。
(二)旅游客栈、酒店数量对洱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截至2014年,洱海周边共有1500多家自主经营、特色鲜明的旅游客栈,接待房间数量为31230间,床位60870个。截至2015年10月1日,环洱海路上共有客栈、宾馆475家(仅统计环海路上),已有客栈345家,在建客栈130家。由于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已有客栈和在建客栈带来的建筑垃圾、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和游客住宿带来的旅游废弃物直接或间接进入洱海,加之政府监督不力、监管不严,部分客栈经营者生态意识淡薄,致使生态污染加剧。在双廊这个旅游名镇,200多家客栈,100多家都是临湖而建,尤其在玉几岛处,临湖客栈处的湖水,到处都漂浮着垃圾,客栈经营者生态环境责任感严重缺失。
(三)洱海游船活动对水体的生态影响
洱海湖面的游船造成的固体废弃物、含油废水直接排入湖中,对水体生态造成最直接的影响。游船是洱海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据统计,洱海目前拥有游船47艘,其中,大船6艘,小船41艘,且小型游船基本都没有污染处理设施,服务设施也不完备。大型游船排放的压舱水、洗舱水、燃油残渣都是洱海水体的污染源,随着游客的增加,运输量的增大,入湖的费油量也随之增多,湖面漂浮物也逐渐增多。综上,游船的含油废水及废弃物,尤其是生活废弃物直接进入洱海水体,这些都严重影响洱海水的生态环境。
(四)景区景点对洱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洱海区域范围较大,景区景点较多,根据大理州环境保护局的统计资料,2009至2014年间,洱海北部有20个月水质为II类,洱海中部有26个月水质为II类,洱海南部有20个月水质为II类,由此得知,洱海中部相对于洱海北部和南部,水质情况较好,原因可能是由于洱海中部旅游景区景点较少(只有小普陀较为知名),客栈稀疏,旅游活动不密集。洱海北部则有双廊古渔村、海舌生态公园等,南部有洱海公园、才村码头、龙龛码头等知名旅游景点,且北部和南部客栈、酒店、度假村较多,有些还是临湖而建,甚至是建在水中,游客进行的旅游活动的区域差异造成了洱海生态环境的局部不同。
加之洱海旅游景区修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本身就已经破坏了其原有的生态环境,旅游经营者为了赚取更大的利益,又过多地扩建景点,如:南诏风情岛目前正在规划整改其旅游环境,海东日前为兴建房屋导致的情人湖的消失。总之,旅游开发与旅游环境的不协调导致了洱海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四、结论
我国对湖泊旅游开发的研究起步较晚。湖泊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研究成果数量也较少,本文也只是针对洱海做分析,探索其旅游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指出旅游业的开发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将会对洱海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主要为水体污染、水质变坏。所以我们要用生态来约束洱海旅游开发,把洱海旅游发展为成熟的洱海模式,即“洱海+生态环境+经济效益”,使其真正成为“东方日内瓦”。
参考文献:
[1] 李泽红.洱海流域水污染预测与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
[2] 赵敏燕,蒙睿,董文渊.论云南高原湖泊环境整治与湖泊旅游开发的互动机制[J].新疆环境保护,2004.
[3] 高文荣.发展抚仙湖生态旅游的思路与对策探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1.
[4] 张国忠.生态脆弱地区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及其对策-以新疆四地州旅游战略规划为例[J].中国沙漠.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