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远航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的网络消费在逐步增加,这一群体是中国消费市场中年轻的力量,它的增长使得人们不得不关注。就实际而言,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8—24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人正处于成长的转变期中。他们既有成熟的标准,但是也存在着许多幼稚的想法。在计算机、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网络的覆盖率变得更为庞大。互联网逐步的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开始改变。而大学生这一群体有着强大的接受能力,他们在思维、行动中都受到来自网络的深刻和广泛的影响,在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易趋向于接受网络消费方式。本文将结合社会学结默顿功能分析范式理论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从中认识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趋势,使得高校、学校与社会能够了解并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鼓励其进行理性消费,辨别正确的是非观。
关键词:功能理论;大学生;网络消费
一、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理论
本文主要运用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理论对互联网消费与大学生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了解网络消费在大学生活中所担任的角色,及其发展。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生活中消费行为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维持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承担着大学生与消费品之间获取、购买的作用。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中主要的概念是:显功能与潜功能、正功能与反功能等。分析如下:
默顿依据可观察的结果区分为显功能与潜功能,也就是说显功能是有助于系统的调整和适应的客观后果,是人们可以预料的结果。而与之相反的是潜功能,这是人们所没有预想的后果果是不被认识的。在默顿看来关于潜功能的研究对于人们分析问题是及其重要的。
正功能与反功能。简单而言对于一个系统中的某个运行机制所起到的作用积极与消极的方面,默顿反功能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对传统功能主义中的功能普遍性假设(所有标准化的社会形式或文化形式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的突破。根据这四个功能的交叉分类提出了四个分析去向即:显—正功能、潜—正功能、显—反功能、潜—反功能。而后三个分析取向对于我们考察分析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显—正功能分析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
在互联网发展的带动下网络消费形式的多样化给大学生带来了诸多的便捷。一方面学生可以凭借电脑、手机中的应用工具在网上就能够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与商品,缩小了学生与消费品之间的空间距离,减少了学生在搜寻购买商品的时间,这种及时化的消费形式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让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休闲时间去从事其他活动;一方面网络消费方式避免了商品的销售中的铺货环节,实现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无差别连接大大的降低商品销售成本,这种缩减可以使学生购买的费用降低减轻了学生的生活压力。使得大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其他途径,适当的为学生增加了参与其他活动的经费。
三、潜—正功能分析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
大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过消费已成常态,虽然这些消费的有不同的种类但是可以看出网络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的普遍化,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接受了这种快捷,方便的消费方式。而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是,网络上出现的消费种类、消费物品逐渐增多。这些消费的种类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而在这种趋势下许多传统的商家也开始在网上开店铺售卖商品,也正是随着互联网消费者的增多刺激了更多的商机。许多人在互联网中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快递物流的增多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淘宝店铺给许多创业者带来商机,网络主播这些新兴的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对于大学生而言,互联网平台给他们创造消费的同时,也让他们获得消费自己的机会。互联网提供了更多的招聘形式,使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同时大量接触网络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外界信息,不会为出入社会而迷茫。这些潜在的功能是互联网发展之初无法预料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才逐渐的认识到。
四、显—反功能分析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
有研究发现许多大学生平均每天花费三个小时以上在网络上,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网络上消费的形式变得多样化,虽然一些学生选择上网的原因主要是进行学习查找资料,但更多的同学上网的主要原因是进行娱乐包括视频影音、游戏娱乐、网络购物、即时通讯等等。正是由于多样化的网络娱乐形式,使得学生沉入到网络中,这种高频率的网络浏览形成了低头族、手机党等对迷恋网络的贬义词汇。大学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资讯获得生活的必须品造成了大学生御宅现象产生。正因为通过网络就能过进行日常的社交活动,许多学生陷入网络消费中开始排斥生活中面对面的活动,大家倾向于使用电脑、手机进行互动。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由于对网络的依赖不愿意进行日常的社交,这造成了许多人减少日常的运动交流。大家更多依赖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而这种非面对面的社交形成了非正常的交流形式,这对于需要更多组织互动的大学生而言是不利的发展。同时,在进行网络消费时,消费者所面对大多是虚拟化大交流,这大大的损害了大学生独立面对现实生活的能力。
五、潜—反功能分析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
在网络消费中由于网络消费的主导主要存在于各个互联网中,网络的及时消息给大众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虚假信息,比如百度搜索关键词条与莆田系医院的广告的合作给广大的网络消费者带来了许多虚假的信息,人们依赖于网络的力量,因为它能够给人们带来大家不可获知或难以了解的信息,这就给大型的互联网巨头带来了获利机会,通过网络搜索的关键词给一些商家做广告,而这些商家只要支付相应的广告费用就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而在这其中许多商家提供的往往是虚假的信息,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现实与虚拟信息的不对称轻易的相信商家,这造成了消费者花费了资费却遭受了欺骗。这就是网络消费中人们容易忽视而造成的损失,这种虚假信息的充斥是网络消费中对消费者的潜在并且造成极大伤害的功能。
另一方面网络消费使得年轻群体与上一代的群体产生隔阂,在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网络语言,而这些网络语言往往好玩而生动具有着极强的个性。经常游览于网络中的年轻群体这是一种符号,但是对于不了解的群体而言这代表的是不符合主流文化的词语,这些群体大多数是家长,而这种跨文化的沟通往往难以解决,这就造成了学生与家中之间的隔阂。两个群体之间的交流变得更难,因为大家失去了共同的语言。这是许多学生与家长常常忽视的。
如今网络消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这种模式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环境和消费习惯,通过互联网的平台给大学生提供了可获得产品的多样性,丰富了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同时也对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消费文化智能化的发展,这种智能化的选择开始渗透到消费的各个领域。这就需要消费者与生产者同步到科技的变革中,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双方在消费模式以及消费内容产生共鸣,才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
参考文献:
[1]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第200页)
[2] 王春晓.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3)
[3] 姜彩芬、余国扬、李新家等.消费经济学[J].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9)
[4] 陶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商贸,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