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舒阳 杜勤
摘 要: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处女座《且听风吟》中运用了大量比喻,这些比喻独具特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复杂的描述性比喻;二、比喻产生的距离感;三、比喻产生的对比感;四、感官转换。这些比喻不同以往,打破了传统的思维局限,突破了思维定式,为比喻手法开辟了新的领域,为跨界思维提供了有益指导。
关键词: 村上春树 比喻 距离感 对比感 感官转换
一、引言
《且听风吟》是村上春树的处女座,发表于1979年,并获得“群像新人奖”。该小说的剧情简单,讲述了“我”放暑假回到家乡,与“鼠”在“杰式”酒吧的相处以及与一个陌生女子相遇而成为朋友的故事。其作品的语言不同于传统日本作家语言的委婉曲折。村上春树的文学语言反其道而行之,脱离日语的暧昧性,将语言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了今天在日本文学当中独树一帜的村上风格。
该作品语言风格奇特,尤其是比喻的使用独具特色,笔者将从《且听风吟》中出现的比喻入手,分析其中的语言特点。
二、复杂的描述性比喻
所谓复杂的描述性比喻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喻体比喻本体,即简单比喻所具有的特点;第二:喻体描述了本体的复杂状态。这种状态起到的作用有:a、描述本体情况b、能够反作用于本体使其附加上另一种含义或某种不同以往的色彩。令读者产生对本体全新、甚至是颠覆性的感受。尤其是在描述某种事物时,通过比喻,极大地扩充了原有事物的外延,让读者的思绪随着喻体超越现实,在异次元空间来回穿梭,时间和空间是交错的、跳跃的。在一系列场景的变幻后,视角最终又落回到本体上。
例(1):虽说如此,周围的人谁都没有在意鼠的大声讲话。狭窄的店里全是客人,别人也和他一样大声喧哗。那景象简直就像马上就要沉没的客船。
将酒吧里客人们的大声“喧哗”比作马上就要沉没的客船中人们的“心情”,这一点非常巧妙,其实这种“心情”并不是“我”的,而是客人们的。而“马上就要沉默的客船”显示出“我”略微消极的心态。
虽然描写人声鼎沸的场景,但这段文字给人的感觉依然是沉静的,仿佛电影镜头里消过音的吵闹镜头配上舒缓的背景音乐。表现出作者在吵闹的酒吧里内心的宁静和淡然,显示出“我”与客人们的情绪是截然相反的。
例(2):每一间仓库都相当古旧,深绿色的滑溜溜的青苔牢牢地长在砖块与砖块之间。高而暗的窗户上牢实地镶着铁栅栏,锈得厉害的门上分别贴着各贸易公司的门牌。能够清楚地感受到海味的附近仓库街中断了,成排的柳树也像被拔掉牙齿一般戛然而止。
例(3):正面造船公司船坞的灯火点点,旁边卸了行李而露出吃水线的希腊货船就像被抛弃一般漂浮着。甲板上的白漆由于海风而锈出红色。船的侧面贝壳紧紧地贴着,犹如病人的结痂。
例(2)、(3)是一段描写靠海仓库街的一段非常经典的文字。整体读来让人怅然若失,与海边的荒凉、仓库的破旧、孤零零的船只、荒无人烟的景象相结合。而其中成排的柳树戛然而止的景象比喻成拔掉牙齿,非常令人意外,但细细品味后有一种微微的痛感,仿佛还在静静地滴着血。暗示了沉静的景象之下内心隐藏的伤在隐隐作痛。整个画面看似沉寂,内心实则暗潮汹涌。把船上紧紧贴着的贝壳上比作病人的结痂。这个比喻有些令人胆战心惊,与例(2)一样含有伤痕和苦楚的因素,这里的结痂其实是“我”内心好而未愈的伤疤。村上春树将人物和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以至于分不清到底是触景生情还是触情生景。
三、比喻产生的距离感
关于村上春树小说的特色,有一点至关重要,那便是“距离感”。他不愿意与描述对象过分亲近,这与其使用不暧昧的日语进行写作是一致的。而正是通过村上春树对自己手中日语的彻底改造,我们才能从崭新的日语中看到他思维结构的独特性。
例(1):各种各样的人过来和我搭话,好像过桥一样,踏出声音,从我身上通过,然后再也没有返回。
文中把“我”比作“桥”,中国人通常类似的比喻有“垃圾桶”“废品厂”“出气筒”,别人一股脑儿地往里面倾泻或表现出自己的烦恼、不快、炫耀、攀比等等。而村上春树将我们传统的“垃圾桶”“废品厂”“出气筒”替换成“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没有一味承受的沉重感和被动感,而是一种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流动感,而这种流动感是没有返回的、单向的流动,因此更增添了一丝疏离和惆怅。
例(2):给我书的叔父三年后患了肠癌,全身被切得七零八碎,身体的入口和出口插着塑料管子痛苦不堪地死了。最后见面的时候,他活像一直狡猾的猴子,全身呈深红褐色蜷作一团。
将即将死亡的亲戚被不带感情地描述成一只狡猾的猴子,而这个“叔父”还赠与过对“我”产生重要影响的书。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村上春树对于他书中强调的“写文章需要的不是感性,而是尺度”是吻合的。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这就是村上春树小说的一大特征:从不过分与人亲近,冷静客观,保留距离地观察他周围的人和事,甚至包括他自己本身。而这段文字中“狡猾的猴子”客观描述了“叔父”病状的同时,出自于一种冷眼旁观的视角,从而又带出一种黑色幽默的味道。
四、比喻产生的对比感
距离感的营造也衍生出一种朦胧的对比感。村上春树通过与自己和被描述的事物之间有意地设置距离,从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感,这种对比感是基于上文所提到的村上春树本人思维结构的独特性的。他试图将“此”与“彼”划清界限,让他们中间隔着一条看不见的河流,而不架任何桥梁地进行沟通和对话。这样一来,距离感以及由距离感衍生的对比感在村上春树强大的描述能力之下惊艳地登场,以耳目一新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另一方面,村上春树通过将一种看似毫无关系的事物与另一种事物进行比喻,这一做法本身也使得两种事物在村上春树的笔下产生了平时我们并未察觉到的某种联系,通过其描述,能够给读者带来不同于平常的思维突破的快感。
例(1):我单手拿尺,开始惶恐地观察周围事物的时候好像是肯尼迪总统死的那年。那之后已经过了十五年,我也实实在在地抛掉了许多东西而走到今天。就像引擎出了故障的飞机,为了减轻重量而抛掉行李、抛掉座椅,最后把可怜的男乘务员也抛掉一样,十五年间我把所有东西都抛掉了,自己几乎一无所有。
村上春树善于在描述个人事件的同时加入历史事件这样一个的大的背景,这种手法会让读者产生一种年代感和怀旧情绪,甚至有一种带入感。读者在回忆过去的同时,村上春树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样一来,读者自身的回忆又会与村上春树的故事产生交流,发生碰撞,形成强烈的对比感。此段文字中,村上春树将故障百出的“飞机”和心中满是伤痕的“我”作比喻,非常巧妙地将“心灵”和“物品”做了类比。其中“行李”“座椅”意在比喻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烦恼,而“可怜的男乘务员”则比喻了可怜的自我。生活艰难,可最后抛弃自我的结果就是“自己几乎一无所有”。读者在想象一个飞机空壳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其实真正空虚的是“我”的内心。
例(2):祖母死去的夜里,我最先做的就是伸手将她的眼睛轻轻地合上。我将她眼睛合上的同时,她七十九年来所怀有的梦就好像落在人行道上的夏日阵雨一般悄然逝去,不留半分。
将去世的祖母七十九年所怀有的“梦”比作落在人行道上的夏日“阵雨”。“梦”存在的时间显然要长得多,而夏日的“阵雨”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七十九年的长度。但细想,人的一生和阵雨的一生何其相似,只不过是各有各的周期罢了,谈不上谁长谁短。而村上春树将这样的反复和轮回,以阵雨作比较,清楚地表述了人的生命如此漫长也如此短暂,有一种宿命感。“悄然逝去,不留半分。”也包含了一种全然消失、不复存在的情绪。
五、感官转换
村上春树在他的比喻中还存在一种感官转换的类型,即将一种感官去比喻另一种与之不同的感官,通过喻体感官的描述将本体感官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使两种感官发生交叉、产生焦点,最终使两种都得到充实和扩展。
例(1):屋子里收拾整齐,但也就是那个程度,周围漂浮着类似于无可奈何的气氛,这使我的心情有些沉重。
将“心情有些沉重”比成周围漂浮着的“类似于无可奈何的气氛”。这也是一个将心理活动物化的比喻。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东西在“周围漂浮”,而这样的描述给读者的感官则是由什么东西笼罩在“我”的周围,甚至能看到“无可奈何”的颗粒在空气中一上一下,气氛压抑,类似于电影特效画面。这也不同于“天空笼罩着乌云”之类的比喻直接将天气和人的心情作对比。村上春树将这种“气氛”明确限定为“似于无可奈何”。
例(2):腋下和下水沟的味道像蛋糕卷一样好好地互相重叠并沉淀下来。
味觉和嗅觉的交错,用视觉比喻嗅觉。使得这种感官更加直接,更重要的是给人一种新颖的观感。居中的本体和喻体也极具特色,“腋下和下水沟的味道”的交错重合的形态比作蛋糕卷一样好好地互相重叠并沉淀下来的形态,一种是恶心的气味,一种是常见的食品。二者反差极大,形成强烈对比。这种对比一个是味觉和嗅觉的感官对比,另一个是恶心气味和美味食品的物体对比。非常具有特色。
总而言之,村上春树的比喻极具特点,在比喻手法上开辟了新的道路。能够让读者突破思维定式,打破传统的思维观念,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与此同时,也能够培养读者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为大跨度思维提供入门指导。
参考文献
[1] 刘信宏.试论村上春树小说中的比喻[J].修辞学习,2001(5):27-28,46.
[2] 村上春樹.風の歌を覘け[M].講鍎社,2004.
[3]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M].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 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
[5] 王莹.试论村上春树小说比喻的陌生化倾向[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17):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