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音乐感觉统合失调的特点与危害B

2016-07-04 10:48:03颜彬
新课程·小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特点危害

颜彬

摘 要:在小学音乐教育阶段,学生的音乐感觉统合失调成为现代社会不良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时代病”,而音乐感觉统合失调更导致青少年难以快速接受器乐知识,无法将感觉信息快速组织与传递,不及時对青少年进行校正,有可能影响其正常的发育与成长。下面以小学阶段音乐教育为重点,全面分析音乐感觉统合失调的特点与危害。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感觉统合失调;特点;危害

一、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音乐感觉统合失调的概念与特点

感觉统合失调,又被称为神经运动机能不全症,作为一个中枢神经的系统障碍问题,其导致了外部信息难以在大脑产生刺激,进而不能够在脑组织内有效结合运作。一般来说,正是因为感觉统合失调,所以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个体在认知、学习、活动等多项生活中的情绪出现异常,其举动不同于常人,运动神经、视觉神经、听觉神经都有可能受到破坏。根据我国当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在青少年中较为严重,音乐感觉失调作为感觉失调中重要的一个部分,直接由听觉感觉失调引起,对于青少年未来的发展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从音乐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上来看,其失调系统属于听觉失调,直接导致小学学生对于声音环境不敏感,不能够有效、快速地在大脑中完成自我认知与处理。在这样的失调能力之下,学生想要认真聆听周围环境的教诲,保证以集中的注意力来进行声音的识别与判断较为困难,其学习与判断能力不仅会随着音乐感觉失调而逐渐降低,甚至有可能致使自我听力能力受到影响,在未来的生活以及学习中难以正常进行。

音乐作为情绪艺术的一种,能够利用不同的器乐以及声乐来帮助人类调节自我心理情绪,安抚暴躁情感,保证能够以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环境。但是一旦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的音乐感觉统合失调,青少年时期的情绪辅助手段将会彻底丧失,在这样的环境中,青少年的不合理情绪不能得到安抚和平复,不利于其未来的身心发展以及心理健康。

总之,以此文章为基础,我们可以逐渐认识到设置有效的音乐感觉体统调节方式的重要性,认识到学生感觉统合失调的巨大危害,促进我国的小学教育乃至高等音乐事业在此理论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董婷婷.浅谈音乐感觉统合训练的特色[J].音乐大观,2014(01).

编辑 姚晓媛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教育特点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12
药+酒 危害大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26
酗酒的危害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分析
未来英才(2016年20期)2017-01-03 13:49:06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08:54:52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让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
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之我见
中低压配网杆塔防撞措施浅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