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带好
[摘 要] 如今受各种社会问题的影响,中职学校教育暴露出了种种不足,新时代下的新状况加重了中职学校学生的矛盾心理,特别是我国现阶段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中职学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骤增。因此,从入学伊始,中职学生就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若不及时有效地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将严重影响到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形成一定的社会问题。分析影响中职学生心理压力的相关因素,寻求缓解中职学生心理压力的解决途径,使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健康成长。
[关 键 词]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压力;应对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5-0184-01
在我国,绝大多数学生经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后,向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分流,而进入职校就读的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都相对较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把这种社会需要的正当分流错误地看成了学生素质优劣的筛选,因而对中职学生存在着歧视与偏见。同时又因为受各种社会问题的影响,以及中职学校教育的种种不足,给中职学生带来了各种心理上的压力,若不及时有效地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将严重影响到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
一、职校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一)对自身认识不足
进入职校就读的学生可以分为几类:第一类学生是中考不顺利,没办法进入高中就读,退而求其次只能报读职校。挫折感和自卑感使他们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常常觉得自己学校的性质和层次不如普通高中,自己看不起自己。第二类学生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就不好,也从没认真学习,认为读职校也无所谓。第三类学生自己本身不想读书,被家长强迫上学,免得在家无所事事,惹是生非。这三类学生在一些中等偏下的职校非常普遍。
(二)家庭因素
职校学生的家庭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于家庭矛盾。家庭中父母关系不和;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不和;家庭气氛不良。父母之间或亲子之间的关系不和,通常会影响到学生在校的表现,如成绩下降,与同学的冲突增多,经常表现出抑郁或烦躁的情绪,更严重的还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思想或有自戕的举动。另一方面是来自家庭的期望。大多数职校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家庭或者是经济能力偏弱的家庭,父母希望子女通过读完中职这三年,找到合适的工作,帮忙维持家庭的生计,或者让子女早点经济独立。而家长的这种期望倘若与当今的就业形势不相符,家长的愿望难以实现,中职学生也就会因此而产生自怨自艾的心理。
(三)学习因素
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生相比,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初中阶段就已产生偏科的现象。因此很多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产生倦怠的情绪,上课不愿听、睡觉、看小说。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读职业学校就是为了在三年里面快速地掌握一技之长,只要把操作课程上好就可以,理论课程可以不予理会,加上大部分学生缺乏刻苦勤奋的精神,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四)学校因素
学校本身也是中职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职学生正处于最美好的青少年时期,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日趋成熟,但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薄弱。他们喜欢跟异性接触,希望获得异性的认同,很多人与周围的同学打成一片,融合成一个快乐的整体。然而也有一些学生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他们不喜欢与同学交往,除了必要的学习之外,基本上将自己封闭起来,他们没有朋友,也不愿意与人交流,久而久之就产生人际交往的畏惧感,这是一种对社会适应不良的病态心理现象。
(五)社会因素
社会对个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将来想找一份好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现在大专生、本科生找不到工作的大有人在,更何况是中职生。因此,中职学生一进入学校就会产生一种生存的危机感,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使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一些成绩不突出、家境一般、求业无门的学生,就业压力就更大了。
二、职校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应对机制
(一)美化學校环境,开设文体活动
首先,通过美化学校、美化教室、美化宿舍,在校园各处增设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美的情操,让他们能在美好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另外努力营造好班级环境,注重班级和学风的建设,多组织一些健康积极的活动,让学生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交往,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也能他们体会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爱。
(二)加强家校沟通,优化家庭气氛
家庭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压力。很多家长脱离实际情况,给自己的子女制订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如毕业后必须找到一份待遇较好的工作等等,这样会使子女的负担加重,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因此,优化家庭气氛,给子女以适当的空间,适当的自由度,这也是使他们得以健康发展的充分条件之一。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特殊状况。面对中职学生各种纷至沓来的心理问题,我们广大教育者要有足够的重视并认真对待,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才能给中职学生一个健康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章志光.心理学[M].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