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灌输到对话:道德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

2016-07-04 04:47车许燕
亚太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

车许燕

摘 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价值多元化成为必然趋势。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对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传统的道德灌输具有不平等性、强制性、去生活性等特点,时效性持续低迷。而德育对话是平等的、民主的、注重体验的。实现道德教育从灌输到对话,要从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营造良好的对话环境、联系现实生活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灌输;道德对话

一、道德灌输的弊端

(一)不平等性。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教师处于至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威,在教育中占据主体地位,而受教育者被当作教育的客体,被视为无生命的接受容器,他们的人格、尊严被极度忽视甚至是藐视,这种不平等的道德教育与社会所提倡的“人本主义”理念是相悖的,将活生生的人视为物体,机械地看待生命,是非人性化的。

(二)强制性。道德灌输的核心是强制与服从。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无视学生的道德需要,而是用他们所标榜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理念去教育学生,学生被塞进了一堆真理般、不容置疑的结论。教师往往会通过规劝、惩罚、考试等手段使学生接受他们所讲的内容。平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灌输教育模式犹如喂鸡,若强迫鸡吃食,鸡是不会吃的”,这些观念、道德规范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消极影响。学生可能仅仅掌握了教师灌输给他们的德育知识,而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的行为却恰恰相反。这样的“灌输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行为,但不能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观念”。[1]

(三)去生活性。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教师将德育工作简单地等同于道德知识的传授。教师系统地将德育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背诵,最后教师会通过考核学生德育知识的多少来评价他们的德育水平。学生被动接受的德育知识是经过专家精心“选择”、“过滤”过的,已经和他们的实际生活完全脱离,并且道德教育的内容也仅仅是客观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行为准则,这些只会保留在学生的大脑中,而不会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理念,更不会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上。

二、走向对话:道德教育的时代趋势

(一)平等性。对话,就是对话主体双方就某个道德问题或道德观念展开交流。在此过程中,对话的双方不仅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应该认真聆听并理解对方的观点。双方通过沟通、交流,达成某种共识或生成新的道德认知。而德育对话实现的前提就是对话的双方是平等的。“德育对话首先是一种平等意义上的对话,没有平等的地位和自由的表达,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教育对话,只有在平等中自由地交流和碰撞,才能发挥对话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2]所以,德育对话也可以说是德育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民主性。在以往的道德教育中,教师习惯于以一个管理者的身份自居,认为自己说的什么都是对的,总会以命令的口吻,直接告诉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然而,学生对于教师的说教、训话往往是最反感的,学校道德教育陷入了“很难做”的境地。而道德对话,有着浓郁的民主氛围。教师通过情感诱导的方式,唤醒了学生的民主意识,进而让学生进行民主体验,这样学生就会心情愉悦,感受到参与的满足,从而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道德对话中。

(三)体验性。对话是一种开放性的过程,注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和生活中的体验性。对话要求师生之间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把课堂看成是师生共同体验的场所,双方把各自的经验带入课堂,以教学内容为依托,架构教学内容。双方在此过程中能体验知识的乐趣,把知识当成是有生命的个体,体验着对话教学所带来的快乐。

三、从灌输到对话的实现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为了打破传统道德教育的桎梏,顺应时代教育的要求,教师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道德教育是在人與人之间的交往中生成的,要‘以人为本进行道德教育,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3]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有着自己情感和认知的个体。当代社会,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们对民主、平等、尊重的强烈要求。一味地强制灌输,只会适得其反。因而,教师必须爱自己的学生,愿意去了解学生,处处为学生考虑,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深得学生的喜爱。

(二)营造良好的对话环境。道德对话需要良好的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

物质环境是指教室的布置,教具的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等等。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永远隔着一个高高的讲桌,无形中就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感,这将阻碍教学对话的展开。因此,在教室的布置上,应尽量采用“圆桌式”,让教师来到学生中间,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人文环境是指对话的氛围,教师的心态等等。要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在学校里,要充分利用广播、网络、校园宣传栏等营造高雅,温馨的校园文化环境。其次,教师要有宽容、开放的心态,允许学生对知识有不同的见解甚至是相反的观点,这样的人文环境才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三)联系现实生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即教育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教育为生活而服务。因此,教育的内容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德育教育更是如此。在德育对话中,师生应该围绕社会中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行为规范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理念。另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去获得第一手资料,这样既可以把生活实践和理论学习联系起来,又可以增加教学的灵活度。总之,德育对话应该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围绕学生的关注点和需求点,双方展开精神上的交流,从而促进师生双方道德理念的升华。

参考文献:

[1]鲁洁.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468.

[2]牛小琴.对话:提升道德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54.

[3]孙峰,李欢.道德教育的现实选择:从灌输走向对话[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8-59.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发挥网络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功能的探讨
从德育过程的规律浅谈《三字经》道德教育的实践
浅谈农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
孝道教育运用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证研究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浅论王新想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美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