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磊
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实行的都是应试教育。教师往往照本宣科、画地为牢,走入了教学的误区,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充分理解和掌握,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学生长期被动地接受,往往容易导致学生丧失自主学习能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调动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帮助学生提升注意力的重要桥梁,尤其面对优美的文字,保持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有效地带动学生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潜在的语文知识的阅读、理解、掌握等能力的开发。因此,为了保障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演绎。首先在正式上课之前,做好相应的课件准备,邀请学生担任临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学生自愿情况,为学生科学合理地分配演绎的人物,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发挥自己的想象,自觉地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将这种自主学習能力反作用于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兴趣是行动力的先导,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将学习兴趣转化为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如:互动小游戏、课外诗词比赛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解、感悟、创新等综合能力。而且,若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激情,再配合教师灵活、高效的教学指导,能够有效地打破应试教育的局限,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语文知识的积累,更加深刻、多层次地理解语文知识所蕴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待学生具备较为良好的语文知识理解、掌握能力的时候,学生便会自觉或者潜意识地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初中生正处于思想独立发展的时期,有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赵宏.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编辑 赵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