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莉 李凡冰 王立梅
[摘 要]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自设置以来,为满足工厂企业和工程技术单位对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已经做出了巨大贡献。多年来,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招生环节中因考生和考生所在单位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存在着较多问题,而招生工作又是确保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为选拔优秀考生,提升入学质量,以齐鲁工业大学控制工程领域为例,对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招生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策略和解决办法。
[关 键 词] 控制工程领域;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116-02
一、控制工程领域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现状
工程硕士教育自从1984年开始提出,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并行使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来,截至2011年,已经从最初的54所高等学校、14个工程领域、年招收1525名工程硕士研究生发展到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340所、授权工程领域40个、年招收139401名工程硕士研究生,并且于2009年起在专业学位中开始招收全日制研究生。
虽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态势比较乐观,但是在招生数量,尤其是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招生数量上和工学硕士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差距,而且考生质量参差不齐。为此,如何做好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招生工作,成为其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齐鲁工业大学自2005年开始具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目前在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等十余个工程领域进行招生和培养。其中控制工程领域在2010年开始招生,至今已连续六年。同其他工程领域类似,在最初招生的过程中,也存在考生个体差异大、生源渠道窄、培养体制不够完善等多种问题。本文对齐鲁工业大学控制工程领域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招生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并在近三年进行了实施。从实际操作效果上看,招生数量和质量有明显的增加和提高。
二、招生工作策略
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来说,专业学位教育是对其个人素质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对其本人的发展、单位研发力量的提升甚至产学研结合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经过对我校控制工程领域前几年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和管理,发现主要存在着招生数量少、宣传力度不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复试环节形式单一且针对性不强、培养方式和教学手段落后且创新性差等问题,使得在招生过程中遇到了很大困难。为此,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和摸索,总结出了以下策略来提高本领域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和质量。
(一)多方拓展生源,保证学生数量
从最初几年本校控制工程领域的招生情况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反映在数量少、生源渠道窄等方面。为此,多渠道拓宽生源成为增加招生数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1.拓宽生源单位面
在工程硕士刚刚起步的阶段,参加报考的大都是工矿企业的职工。从本校控制工程领域招生前幾年的情况来看,事业单位生源的比例并不高。为此,在近几年的招生过程中,加大了针对学校等事业单位,尤其是一些民办院校或高职高专院校的宣传力度和针对性,效果显著。
2.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在现代社会,校友是高校发展的宝贵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充分利用好校友资源,是加强宣传的有效途径。学校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进入社会,本身就是对母校的有力宣传,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取得成就的同时,也会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成功会鼓励那些仍在为硕士梦奋斗的同事们明确目标,借助他们的宣传和支持,共同推动学校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我校很多校友已经成为省内食品、酿酒、造纸等多个行业的企业领导和骨干力量,借助他们可以与其所在单位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极利于使其单位的员工成为本校的潜在生源。
3.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联系
随着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数目的增多,高息相互之间的竞争开始凸显,高校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工程硕士招考工作中,著名高校的招生优势非常明显。因此,需要加强与知名高校间的合作和联系,进行生源调整。将部分GCT合格但未被录取的考生调整到本校。
(二)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口碑品牌
如何宣传才能使得考生了解和报考本校的工程硕士是从众多具备工程硕士招生资格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为此,必须多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把本单位的优势迅速地介绍给潜在生源,才能占得先机。
1.借助网络资源
通过学校学院网站、QQ、微信、微博等多种途径,加强对本单位的宣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此,近年来如何利用这些媒介,更好地把本校有关工程硕士教育的政策等迅速地传播出去成为宣传策略的重点改进方向。在进行宣传时,一是要注意对本校的优势学科,有利政策要强化;二是要设置方便的联系方式和咨询平台,及时解决考生的问题,做好服务和管理;三是要及时更新内容,第一时间发布招生信息。
2.利用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还是有着自身的优势,可以与网络宣传相互结合和促进,双管齐下,提升力度。
3.与兄弟院校互通有无,相互帮助
在宣传中,切忌恶意贬低其他院校,要公正合理地摆出各自的优点,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可以相互在网站中给出兄弟院校的链接方式,让考生方便看到各个学校的招生政策。
4.借助在校研究生的影响,进行口碑相传
基本上所有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是来自于各个单位,通过他们在本校的学习,把信息传递给其同事和朋友,效果要明显好于宣讲人员的宣讲。
(三)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共赢关系
非全日制研究生基本上是来自企业和单位,所以加强学校与生源单位的合作不仅会给招生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还会给单位带来人才的提升,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同时,以学生为纽带,还可以带来进一步的产学研多项合作,意义重大。
1.与多个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控制工程领域主要培养的是工业方面的高水平应用性技术人才,我校控制工程领域的人才由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进行培养,学院的教师就和多个企业建有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这种良好的成熟关系,可以较容易地对单位本身的技术力量和人才需求有所掌握,也就可对其员工进行再教育。目前,有较大比例的来自企业的学生都是通过这种途径前来深造的。
2.加强与现有学生所在单位的合作
如果现有学生所在单位没有接触过,那就借此機会加强联系,定期走访或回访,及时地了解其实际情况,可组织有威望、高水平、实践经验强的教师前往其企业进行技术合作的探讨和招生的现场咨询。
3.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灵活多样办学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采用的学习方式是不脱产,一般在单位都承担着工作任务,有些甚至是单位的技术或管理骨干,因此必然影响了其在研究生学习上的时间,存在着工作和学习上的矛盾。再者,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单位,其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同,虽来读的专业相同,但其亟需学习深造的知识方向不尽相同。为此,在与企业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下,在不违反国家和学校有关的培养政策的情况下,要根据考生单位的实际需求,灵活办学,改革教学方式。一方面,要在工程硕士的培养上,由校企共同实施教育管理。由于学生的再培养都是经单位同意,目的也是为了提升单位的技术水平,为单位培养后备人才,所以单位参与教学和培养的积极性相对较高,容易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在第一年的授课过程中,针对学生人数多的单位或者地区,为避免学生舟车劳顿,可以派教师去其所在地进行集中授课,做好服务。
(四)改革复试办法,提高生源质量
研究生的复试工作是对考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考察的重要一环,复试的内容极其重要。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年龄差距较大,知识结构不同,年龄大的学生在外语与计算机能力方面偏弱。由于其工作性质的不同,现有的技术能力也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在进行复试的过程中,不能和全日制的研究生完全一致,否则可能会导致出现偏颇的后果。
一般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进行英语的口试、笔试,专业课的笔试和面试。为了能够更好地对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行考察,可以采取形式比较灵活的考核办法,重点结合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技能水平来考核,尤其重视其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在生产或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对一些在工作上不需要使用英语的学生,降低英语成绩的比重。
三、效果与思考
按照以上策略,近几年来在本校控制工程领域面向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工作上进行了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校近些年来的控制工程领域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情况可见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最初招生的三年里,本领域的招生人数偏少,学生的来源单一,基本上都是来自工厂企业。在实施上述多种招生策略后,招生人数迅速增多且比较稳定,而且学生中来自事业单位的也占有了较大比例,说明这些措施还是卓有成效的。但由于学校总体的招生规模所限制,目前在20名左右,达到相对饱和状态。
当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不断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而进行的工程硕士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研究与探索将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本文所提出的一些策略方法在扩大控制工程领域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提高生源质量有较好的效果,但在不同的工程领域、不同的行业单位甚至不同的学校中,必然存在着不同的方法,这还需要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持续不断地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蔡博,邹洋,王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