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河北经济突围

2016-07-04 18:15贾娟崔文静
新经济 2016年7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保护

贾娟 崔文静

摘 要: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经济带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对三地的产业转型升级、环境保护和交通一体化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河北如何抓住机遇,利用多方资源完成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最终实现经济突围和长足发展。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 河北经济突围 产业转型升级 环境保护 交通一体化

基 金:2014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HB14YJ030)。

2014年,“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被明确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撑带”。作为2015年最受瞩目的国家重大战略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正式出台,对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河北省如何抓住机遇迎来经济发展的突破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1、研究背景

1.1 河北省当前发展现状

2014年,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94万亿元,同比上年增长6.5%。一方面,作为经济大省,河北地区生产总值多年来一直位列全国第6位;另一方面,河北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并不强,始终处于有量无利的状态,政府财政收入偏低。究其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缘故,河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赖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当前情况来看,河北省经济仍依赖传统产业:虽为农业大省但现代农业发展进展缓慢;工业占三大产业比重超过50%,工业中重工业又占了大部分比重,并且在工业发展同时污染问题严重,2013年全国环境质量报告评出的十大污染最严重城市中,河北省占了7个,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服务业虽在大力推进中,但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简而言之,河北经济的振兴需要一个机遇来实现蜕变转型。

1.2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

规划将京津冀三地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打破传统界限,寻求深度结合,共享收益,共担责任。根据规划要求,京津冀三地有了明确的功能定位和职责分工,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协作发展,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延伸产业链,共同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群一体化。同时,规划将环境保护提到显著而重要的位置,经济发展需要环境支撑,三地协作共同完成污染治理、资源保护、优质城市建设等环卫工作。此外,三地便捷、快速的融合需要交通设施的支撑,交通一体化也是规划的重点工作,城际高铁、地铁延伸等综合交通网络建设都指日可待。

2、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契机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让三地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规划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将这些功能合理分散到天津和河北。规划旨在促进三地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升级,以创新性的方式开拓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内涵集约发展道路。对于三大城市的定位,北京依然保持2014年初中央确定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四大中心这一定位不变;天津着力建设完善“一个基地三个区”,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示范区和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的定位是“一个基地”(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和“三个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全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根据规划纲要,三地可以充分把握的契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产业转型升级

京津冀经济带覆盖21.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2.3%)的区域,拥有逾1亿的人口,尚有巨大的经济潜力有待开发。多年来,京津冀发展中各自为政,缺乏配合,特别是在工业领域同质化竞争现象日益严重,经济发展质量亟待提高。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三地重新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条件。

(1) 投资领域

目前,最优质的资源都集中在北上廣地区,北京无法消化的优质资源可以为津冀利用。规划出台后,津冀地区即将迎来巨大的投资热潮。根据规划,为了实现京津冀一体化预计需要至少6年的持续投入,这将给众多产业尤其是房地产、环保、建材等第三产业带来巨大商机。规划的先行领域即为交通和环保,交通一体化建设和环保治理过程中将促进基建、物流、环保、建材等众多行业的繁荣。此外,京津冀协同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消费水平提高,这对服务业发展也是大有裨益。

(2) 交通领域

交通一体化已是规划的关键词之一,公路方面,京津冀三地已确定10条高速公路对接;铁路方面,已确定或开工建设了京沈、京张、京九、京唐4条线路;航空方面,2019年北京新机场将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南北两个枢纽机场加起来的客运量将达到1.5亿到2亿人次。预计到2020年,京津冀将建成“一环六放射二航五港”的交通一体化体系。同时,城市公交领域,京津冀地区将率先启动实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工程,着力将一卡通拓展到出租车、长途客运、城际铁路、水路运输、停车场等多领域。

(3) 环保领域

环境着力是规划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在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方面加大力度。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北京、天津、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六市将建立统一的空气重污染预警会商和应急联动协调机构,协作配合解决雾霾问题,六市采取联动措施根治空气污染问题。同时,为从源头防治污染,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于2015年6月初成立机动车排放控制工作协作小组办公室,致力于跨区域对机动车排放环节和车辆环保进行统一管理和检查。

(4) 能源领域

从上文可知,环保是规划的重点,这也对能源领域有重要影响。节能降耗、改善空气质量等都需要新能源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能源领域也将迎来变革,既是挑战,也是商机。能源实施建设、能源资源分配、新能源汽车发展、煤改气项目启动等诸多领域都将商机无限。

3、河北经济发展的突围之路

河北省拥有内环京津、东沿渤海的独有区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河北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走向质变、实现经济突围,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3.1 借力招商引资,优化产业结构

规划的核心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这意味着众多资源将分流到津冀地区,这为河北省招商引资,带动各行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 房地产行业

根据规划要求,北京地铁6号线将通至河北燕郊、大兴线将通至河北固安、房山线将通至河北涿州。地铁线路的延伸通常会带来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涌入,越来越多的在京人群在河北购房,例如燕郊地区,交通便捷地区的楼盘每天签约量达到了30-40套,楼盘签售率十分可观,且房价涨势显著。

(2) 高新技术行业

从前,大量高技术人才汇集北京但因竞争激烈发展空间受到了局限,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为更多人才施展才华和更多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以廊坊为例,作为“京津走廊”,2014年廊坊凭借独有的地理优势从北京引进的新项目总投资已逾千亿,同时承接了更多在北京生存艰难的中下层创新群体,建立一流创新产业园,引进优秀人才和企业家投入到本市新材料、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壮大中。

(3) 能源行业

能源行业是河北省的经济支柱之一,行业一直处于粗放式发展中,能耗居高不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形势下,遵循政策指引,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按照环保要求逐渐推进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将大大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发展质量。

(4) 工业行业

河北应充分利用北京疏解非首都职能的机会,根据自身需要引进更多有价值、有生命力的工业项目。很多在北京无法得到批复投产的项目都可能考虑紧邻北京的河北区县,诸如燕郊、沧州等。自2014年起,北京已与河北签署多份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实现在物流、商贸、环保、交通等多方面的通力合作发展,这些都是可以被充分被利用的优势。

3.2 提高环保标准,加大治理力度

河北本身发展中的环保问题正好借由京津冀协同發展的契机着力解决,通过三地通力合作实现环保质量的全面提升。河北应加大先进环保经验和技术的引进,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加大惩治力度,全面推广首都环保标准。环保问题关系到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健康发展、人民身心健康、社会长治久安等众多方面,规划对环保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出台了有效措施,通过坚决的贯彻落实,河北省将焕然一新。

3.3 引进优质资源,实现科技创新

河北可以在三地协同发展中引进优质资源,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人才、技术、管理经验、资金、优惠政策等。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三地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创新,创新需要技术扶持。目前,河北正处在引进技术和人才的最佳时期。规划自提出开始,中关村在促进京津冀三地技术交流方面已作出了突出贡献,已初步建成了多层次、多主体、多领域的合作格局。中关村的企业以及北大、清华等高校都与天津、河北开展来了积极务实的多种合作。河北省应充分利用这一利好条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动创新性合作,积极支持与创新性企业、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多元化合作,为科技创新提供持续动力。

4、结语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正式出台,对河北省是机遇,也是挑战。河北省应充分贯彻落实规划各项要求,在三地协作中通过引进优势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自身,实现经济突围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婧,张建,王翰.河北省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J].河北企业.2011.

[2]李建新,王孟欣.河北省主导产业与优势产业的选择与评价—河北省基普资料的开发应用之一[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报.2004.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升级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促进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与物流园区联动关系分析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