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社区养老模式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2016-07-04 09:04杜辰也邵倩雯吴阳
新经济 2016年7期
关键词:社区养老养老模式城市化

杜辰也 邵倩雯 吴阳

摘 要:当前,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深,人们对养老这方面的关注程度也在逐步提升。因此,对养老模式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以合肥市社区养老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现状以及制约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以期对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市化 养老模式 社区养老

1、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养老因其具备的家庭养老的顾家性和机构养老的服务性而日渐走入公众视野,以社区资源为依托,以专业服务为依靠的社区养老模式将是应对当前超经济水平提前到来的“银发浪潮”的必然选择。权丽丽等人认为“对于城市养老,主要有三种模式: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目前,以家庭养老为主,机构养老处于发展中,而社区养老模式因为依赖于社区的发展,虽在全省的许多城市开展,但是发展很不平衡。”[1]目前我国的社区养老发展缓慢,供求关系不均衡,地区差异大而且发展尚不完善,单靠政府力量难以前进,面临巨大挑战。

2、社区养老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作为中国经济欠发达的省会城市,据合肥市老龄办数据,截至2010年末,合肥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71.65万,占合肥市总人口(合肥市常住户籍人口494.95万)的比重为14.48%,2010年末全市百岁老人共计206人,比上年增加20人,其中男性23人,女性183人,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老人4.16人。合肥市的老龄化水平较高,且农村老年化水平高于城市,全省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我们在此次调查项目中采取了实地观察、随机访问以及调查问卷的方式,在逍遥津街道和三里街街道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4份,调查对象不仅包括60岁以上老年人,还包括40岁到60岁的中年人。

调查数据显示,有72.3%的中老年人表示希望与子女同城居住,但只有42.5%的中老年人表示希望与子女同屋居住,这表明老年人希望与子女亲近但又不想过于麻烦子女的心情。

在问及“是否知道社区养老”时,约有半数人表示并不明确这一概念但知道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这说明社区养老的宣传尚不到位,只有少部分老年人真切感受到了社区养老的便利(见图1)。

在问及“您最希望社区养老提供何种服务?”时,我们发现需求量最大的三个项目为日间照料、医疗护理、家政服务,此外,休闲健身和老年课堂的需求量也较大,而对法律理财的需求量较少(见图2)。这一方面说明合肥市的中老年人更注重生理方面的服务,但“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精神需求也不可忽视,另一方面说明合肥市中老年人消费观念较为传统,尚未对法律援助和理财帮助有迫切的需求。根据初步调查结果,我们采取随机访问的形式对老人进行询问,发现大多数老人情感上更倾向于与家人在一起,这与传统的徽州文化关系密切,讲究家庭和谐长辈孩孙齐聚一堂,但事实情况却是很多的子女都不在身边,与子女同居的非常少,子女去一线城市工作长期无法回家探望或者由于工作繁忙偶尔回家探望的占据大多数,老人平时最多的交流是和同样的老年人群。

在养老机构的监管方面,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我们走访了瑶海区、庐阳区的夕阳红老年公寓、逍遥津社区老年公寓及瑶海区光明老年公寓等,公寓负责人表示上门服务很少,一般是针对九十岁以上才凭券提供,我们随后询问的街道主任表示服务券是政府统一发放但数量不多,确实对年龄有严格限制,对于社区养老公寓的收费情况负责人仅表示看情况收费,但具体怎么收费则讳莫如深了,我们询问老人和他们的子女大都表示公寓直接说服务费他们也不清楚,由此可见养老服务缺乏一套统一的衡量体系,服务质量、收费情况缺乏统一标准,这不利于养老服务质量的提高;在资金流向和参与机制方面,相关机构的市场机制参与度较低,基本上依靠政府扶持和民办资金,偶尔有些社会赞助,难以实现养老服务资金的内循环,谈及养老服务质量提升时,负责人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老人的养老资金主要来源于退休金、出租房屋的收入、子女的补给,老人之间经济差距也较大;此外,合肥市机构养老还存在着养老服务内容单一的问题,我们在询问养老机构负责人在提供服务过程中的难点时,负责人表示“我们的难点就是不同的老人有不同的难点,最大的难点就是老人难点各有差异难以都满足”,由此可以看出合肥市的社区养老的专业性不足,缺乏专门的需求评估体系,难以针对不同情况的老年人提供差异化服务。另外,老年服务场所面积狭小,老年人的健身活动往往只能局限于散步,而休闲活动往往局限于棋牌,年代过于久远的小区更是难以开发。同时,老年人的日常照料也多由社区志愿者承担,在我们对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老人的问卷调查中显示,绝大多数老人表示对社区老年服务质量比较满意或者不太满意,认为没有起到太多的实际作用,仅有15.7%的老人表示十分满意(见图3)。

3、社区养老发展缓慢的原因剖析

第一,养老观念制约。对于广大老年群体而言,家庭养老的观点根深蒂固,“家庭养老是我国普遍接受和认同的养老方式,它以中国传统的“孝文化”为情感基础,实现了家庭内部的自然保障功能。长期以来,这种养老模式满足了老年人的亲情需求,也减轻了社会养老压力”[1]子女与长辈同住被视为“孝”的典型表现,很多老人为了街坊之间的面子问题也不愿住进老年公寓;此外,老年人的消费意识不强,节俭的生活习惯使他们不愿为养老服务花钱,这导致他们即使有养老服务的需求,但实际去购买服务的数量并不多。老人若是将养老金和社保都用于购买养老服务那么生病就诊等花销就难以保障,这也从侧面了老年群体的经济保障尚且不够充分。

第二,供求矛盾制约。姜向群、郑研辉(2015)认为,“当前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着明显供需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类矛盾:一是社区服务项目供给率与利用率之间的矛盾;二是社区服务项目低供给与老年人高需求之间的矛盾;三是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低利用与高需求之间的矛盾。”根据我们在合肥市的实地观察也发现,有的地方床位一床难求,有的地方大量闲置,社区服务站的设置没有完全跟着老年人口需求来,存在类似于庐阳区的老人坐车去蜀山区接受养老服务的情况。此外,现行社区养老提供的服务较为单一,没有很好的契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很多老人表示需要上门服务的家政人员,比如送餐、按摩、清洗等,但在我们走访中发现实际能提供这种服务的社区非常少,且基本上都是针对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而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老人则无法享受。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多为老人的日常的休闲娱乐场所,比如打牌、打麻将、下棋等,但极少组织大型活动因而限制了老人们的活动范围。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对老年人的需求尚且没有充分把握,因此不能提供有效服务,另一方面在于没有遵循市场化配置,站点设置不是十分合理,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第三,发展资金制约。要实现养老服务设施的升级、实现养老服务质量的提高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现行社区养老机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政府补助以及社会捐助,这时谈社区养老的发展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对于广大企业而言,很多潜在投资者尚未留意养老产业这一新兴产业,而既存投资者常常因为利润低而畏手畏脚,不愿投资过大。

第四,专业人才制约。现行社区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大都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相关经验尤其是护理经验不足。“康复的无序、随意是我国目前康复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大部分急性期患者在抢救治疗后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能夠得到正确规范康复治疗的患者不多。”[9]由此可见不够专业的养老服务不仅会造成事倍功半更严重会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然而,当前大量社区服务人员为下岗女工或社会上的志愿者,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直接上岗,对一些老人的身体需求、心理需求不能够把握体会,部分老人表示虽然社区有护理人员但明显感到社区护理人员不够专业,因此宁愿排队去医院或者专门的护理中心进行护理。此外,社区养老服务人员流动性较强,人员之间没有岗位的交接,导致无法实现系统有序的服务。同时,我国现行高等本科院校尚未开设专门的老年护理等专业,养老领域缺乏高端人才,专科院校对养老领域的涉足也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养老服务人员工作环境较差,照顾高龄老人还会承担相应的风险,然而工资待遇低,另一方面在于人们对养老问题重视还不够,对社区养老了解还不深,社会尊重度不够,难以吸引优秀人才。

作者简介

杜辰也 (1995.7.31-),女,汉族,籍贯:合肥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经济学。

邵倩雯 (1994.7.20-),女,汉族,籍贯:安徽省蚌埠市,当前职务:学生,学历: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结合经济学和商业大环境下的社区养老模式的研究。

吴 阳 (1994.11-),男,汉族,籍贯:安徽马鞍山,当前职务:学生,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社会学。

猜你喜欢
社区养老养老模式城市化
英国社区养老照顾对我国的启示
温州“老人公寓”养老模式的经验特征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引导城市消费对接旅游消费的异地养老模式探索
社区养老模式下户外活动空间设计探析
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责任定位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