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明,刘春利,潘丽峰,陆 岚,邱慧芳,刘 青,朱林英,马 平,郝莉鹏,傅益飞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2013年病毒性腹泻检测情况分析
丁明,刘春利,潘丽峰,陆岚,邱慧芳,刘青,朱林英,马平,郝莉鹏,傅益飞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2013年间常见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征,为腹泻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14家监测医院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GI型、诺如病毒GII型、星状病毒、扎如病毒和肠腺病毒。结果共检测粪便样本4 214份。1 255份样本检出至少1种病毒核酸,核酸阳性检出率为29.78%。轮状病毒、诺如病毒GI型、诺如病毒GII型、扎如病毒、星状病毒以及肠腺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7.6%、1.4%、18.6%、1.6%、1.5%和1.1%。各年龄组均有病毒检出,其中年龄最小的为1岁,最大为92岁,分别为感染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病毒性腹泻感染不存在男女差异,但不同年龄组的病毒性腹泻感染有差异。不同病毒病原的感染存在不同的高峰期,但主要集中在秋冬季。结论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是浦东地区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应该加强对病毒性腹泻的监测,尤其是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扎如病毒;星状病毒;肠腺病毒
诺如病毒(norovirus,NV)、轮状病毒(rotavirus,RV)、扎如病毒(sapovirus,SPV)、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和腺病毒(adenovirus,ADV)等是引起人类腹泻的主要病毒性病原,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的腹泻综合监测发现,病毒性腹泻占有较高比例,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为主[1-5]。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2011年开始对辖区内14家医疗机构腹泻患者进行监测[6],采集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上述腹泻病毒的检测。现将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的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及数量
本研究所采集的标本为24 h内大便次数3次或以上、且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脓便或脓血便等)的门诊病例的粪便标本。标本采自仁济医院东院(以下简称仁济)、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以下简称儿中心)、东方医院(以下简称东方)、公利医院(以下简称公利)、浦南医院(以下简称浦南)、周浦医院(以下简称周浦)及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金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以下简称六院)、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浦人医)、浦东医院(原南汇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浦东)、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七院)、南华医院(以下简称南华)、机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机场镇)、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泥城)等沿海片区的肠道门诊。从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共采集腹泻粪便样本4 214份,各医疗机构样本采集数量见图1。样本采集后运送至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进行检测。
1.2主要仪器
核酸提取采用QIAxtractor全自动核酸抽提仪(德国QIAGEN公司)。实时荧光检测采用Opticon 2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美国Bio-Rad公司)、7500fast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70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LightCycler480II(瑞士罗氏公司)。
1.3实验方法
1.3.1粪便样本处理取2 g左右粪便加入装有10 ml磷酸缓冲液的15 ml离心管中,拧紧离心管,用震荡器剧烈震荡,用冷冻离心机3 000×g,离心10 min,取上清备用。
1.3.2核酸提取根据QIAxtractor全自动核酸抽提仪核酸提取操作方案进行。样本体积为200 μl,提取以后得到总核酸体积为60 μl。
1.3.3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引物根据Liu等[7]文献所述,由Invitrogen公司合成。试剂采用Qiagen公司生产的QuantiTect Probe RT-PCR Kit,反应体系为25 μl,由12.5 μl、2×QuantiTect Probe RT-PCR Master Mix, 0.6 μl、0.4 μmol/L 上下游引物,0.3 μl、0.2 μmol/L探针, 0.3 μl QuantiTect RT Mix、5.7 μl RNase-free Water以及5 μl模板核酸组成。根据各仪器操作说明,设置反应条件为:50 ℃,30 min;95 ℃,15min;再按94 ℃,15 s→60 ℃,60 s循环40次,荧光检测在60 ℃。Ct值≤35时,判断结果为阳性。
1.4统计学处理
病例信息和检测结果均录入Excel 2007进行整理,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腹泻病例感染病原的检出情况
对4 214份标本都进行了RV、诺如病毒GI型(NV GI)、诺如病毒GII型(NV GII)、ASTV、SPV和ADV的real-time PCR检测,共检出1 255份标本含有至少1种病毒核酸。其中1 170份为单一病毒核酸阳性,80份为双重病毒核酸阳性,5份为三重及以上病毒核酸阳性的样本检出。核酸阳性检出率为29.78%(1 255/4 214)。各病毒按检出阳性率排列依次为NV GII 18.6%(784/4 214)、RV 7.6%(321/4 214)、SPV 1.6%(69/4 214)、ASTV 1.5%(63/4 214)、NV GI 1.4% (59/4 214)以及ADV 1.1%(48/4 214)。
2.2腹泻病毒感染的性别构成情况
在所有的4 214份样本中,男性患者2 180份(51.73%),女性患者2 034份(48.27%),男女比1.07∶1接近1∶1。阳性样本中,男性患者663份(52.83%),女性患者592份(47.17%),经检验,病毒性腹泻男女患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98,P=0.334)。
2.3腹泻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
1 255例病毒性腹泻患者的年龄在1~98岁,其中感染NV的患者年龄为1~92岁、感染RV的患者年龄为1~92岁、感染SPV的患者年龄为1~79岁、感染ASTV的患者年龄为1~84岁、感染EADV的患者年龄为1~92岁。经检验,各年龄组间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84,P<0.05)。各年龄组腹泻病毒感染的检出情况见表1。
注:A-F分别为轮状病毒、诺如病毒GI型、诺如病毒GII型、扎如病毒、星状病毒以及肠道腺病毒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间检出数及检出率;RV为轮状病毒,NV GI为诺如病毒GI型,NV GII为诺如病毒GII型,SPV为扎如病毒,ASTV为星状病毒,ADV为腺病毒图2 2012-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病毒的检出情况
年龄组RVNVGINVGIISPVASTVADV合计1~1052185692718011~2094230123921~304811132208422331~4056121391615123941~502769595414651~606714164912627261~704888969116171~80101343104981~92422403336合计321597856963481345
注:RV为轮状病毒,NV GI为诺如病毒GI型,NV GII为诺如病毒GII型,SPV为扎如病毒,ASTV为星状病毒,ADV为腺病毒
2.4腹泻患者的时间分布情况
2012-2013年各月间均有腹泻病毒检出,其中10月最多为76份,9月最少为14份。经检验,各月间腹泻病毒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χ2= 136.847,P<0.05)。2012-2013年各月间,各病毒的检出情况见图2。
3讨论
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11年7月开始对辖区内腹泻病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2011年对1 327份腹泻标本进行检测,核酸的阳性率为13.49%[6],远低于本研究时段的29.78%。NV在本研究时段中出现了高检出率,尤其是GII型,达到了18.6%,比2011年所有病原的总检出率还要高。RV的检出率从8.29%降低为7.6%,是所有病原中检出率唯一降低的病毒。而SPV、ASTV和ADV的检出率均有增加。这可能与2011年只是半年时间的检测,不是一个完整的年度监测结果,因此不能完整的反映出病毒病原在一个完整年度中的流行趋势有关。同时,也有可能与病毒病原在不同年度的流行强度相关。
在本研究时段内,人群的性别差异基本与2011年和其他涉及到成人研究的地区相一致,男女比在1∶1左右[2-3,8]。对婴幼儿腹泻的研究发现男性感染者要多于女性[9],可能与男童较女童顽皮,个人卫生没有搞好相关。
病毒感染是引起腹泻的原因之一。在涉及到成人的病毒性腹泻病原研究中,NV感染是引起成人腹泻的主要病毒病原[2-3,8],而RV感染则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1,5,10-14],ASTV、SPV和EADV则根据地区的不同,检出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检出率均在5%以下[1-6,8,10-16]。因此,NV和RV是目前引起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同时,21~60岁年龄组在本研究时段内青壮年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毒性病原是NV,在本研究中接近50%。
在流行季节上,NV呈全年流行状态,但是每年的冬季是流行期,尤其是1、2月份是感染的高峰期。其余病毒也呈现出冬季是流行高峰的状态。特别的是SPV和ASTV,两者在2013年7月以后均未检出,而NV、RV和EADV则在此时出现较高的检出率。在检测试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出现SPV和ASTV未检出,提示可能出现病毒变异的情况。
总之,需要对NV和RV做好监测和防控工作,同时,在开展病毒性腹泻核酸检测的基础上,还要继续对相关病毒进行细胞培养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为本地区病毒性腹泻的防控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桂香,易虎,田登,等. 2011年西宁地区儿童腹泻病毒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4):674-676. DOI:10.7620/zgfybj.j.issn.1001-4411.2013.28.37.
[2]胡婷婷,罗敏红,冀新凤,等. 广州市医院成人病毒性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 热带医学杂志, 2013, 13(1):20-23.
[3]黎景全,黄勇,袁达康,等. 东莞市病毒性腹泻病原学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 2013, 13(1):15-18.
[4]沙比热木·托合塔木,阿依古丽·伊尔哈力,刘红斌,等. 2010年乌鲁木齐市住院儿童病毒性腹泻监测结果分析[J]. 疾病监测, 2013, 28(6):439-442. DOI:10.3784/j.issn.1003-9961.2013.6.006.
[5]韩东升,陈瑜.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儿童急性腹泻患者病毒学病原谱研究//浙江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浙江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 F, 2012 [C].
[6]潘丽峰,刘丹,刘青,等.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1年病毒性腹泻检测情况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 26(9):50-52. DOI:10.3969/j.issn.1001-568X.2012.09.021.
[7]Liu J, Kibiki G, Maro V, et al. Multiplex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Luminex assay for detec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viral agents of gastroenteritis[J]. J Clin Virol, 2011, 50(4):308-313. DOI:10.1016/j.jcv.2010.12.009.
[8]王春娟,陈志军,白尧. 西安市病毒性腹泻病原学构成及流行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3, 40(5):941-943.
[9]陈平,许志良,崔大伟,等. 浙江省急性腹泻患儿中肠道病毒检测分析研究 [J].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12): 109-113.
[10] 唐志红,唐景裕,祖秀明,等. 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的研究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 21(10): 1032-1034.
[11] 张宏伟,来金涛,王莎,等. 儿童病毒性腹泻研究进展 [J]. 西藏医药杂志, 2013, 34(1): 29-33.
[12] 李俊华,周帅锋,刘运芝,等. 2009-2010年湖南省哨点医院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 2012, 19(3):337-341. DOI:10.3969/j.issn.1006-3110.2012.03.005.
[13] 杜振元. 朝阳地区腹泻儿童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J]. 中国医学工程, 2014, 22(1): 181.
[14] 王芳,韦统友,张广兰.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病毒感染的流行特点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20):109-111. DOI:10.3969/j.issn.1671-1246.2012.20.062.
[15] 赵晓玲,张克春,杨杰,等. 2012年深圳市宝安区病毒感染性腹泻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 2013, 25(12):1-3,82. DOI:10.3969/j.issn.1672-0369.2013.12.001.
[16] 张海龙,李苑,张克春,等. 2010年广东省深圳市病毒性腹泻监测结果分析[J]. 疾病监测, 2012, 27(1):4-7.
(本文编辑:林永丽)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viral diarrhea in Shanghai Pudong New District from 2012 to 2013
Ding Ming, Liu Chunli, Pan Lifeng, Lu Lan, Qiu Huifang, Liu Qing, Zhu Linying, MA Ping, Hao Lipeng, Fu Yifei
(DiseasePreventionandControlCenter,PudongNewDistrict,Shanghai200136,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ic features of viral diarrhea in Shanghai Pudong New District, from 2012 to 2013, so as to provide solid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arrhea.Methods Stoo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diarrhea patients in 14 hospitals under surveillance in Pudong New District from 2012 to 2013. Rotavirus, norovirus (types GI and GII), sapovirus, astrovirus and enteric adenovirus were detected by using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al-time PCR).ResultsTotally, 4214 stool samples were detected and at least one virus nucleic acid was detected in 1255 samples, with a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29.78%. The detection rates of rotavirus, norovirus type GI and GII, sapovirus, astrovirus and enteric adenovirus were 7.6%,1.4%,18.6%,1.6%,1.5% and 1.1% respectively. Viruses were detected in all age groups, in which the youngest was just one year old and the oldest was 92 years old, who were infected respectively by rotavirus and norovirus.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the infection of viral diarrhea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however, differences could be seen in the infection of viral diarrhea between different age groups. Different viruses had different prevalent seasons, the peak seasons were in autumn and winter.ConclusionNorovirus and rotavirus were the major pathogens to cause viral diarrhea in Pudong. Efforts should be made for the detection of viral diarrhea, particularly the diarrhea induced by norovirus and rotavirus.
[Key words]Viral diarrhea; Norovirus; Rotavirus; Sapovirus; Astrovirus; Enteric Adenovirus
[基金项目]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资助(PWRq2012-23)
[作者单位]200136上海,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丁明、潘丽峰、陆岚、邱慧芳、刘青、朱林英、马平、郝莉鹏、傅益飞);解放军92763部队医院(刘春利)
[通信作者]潘丽峰,电子信箱:alexpan0804@163.com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9-0754.2016.03.016
(收稿日期:2015-05-04)
·临床医学··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