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参与社区治理完善对策探究

2016-07-04 09:42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2期
关键词:社区治理

田 恬

(西北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兰州 730070)



网络参与社区治理完善对策探究

田 恬

(西北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兰州 730070)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思想转变的三重冲击。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立足于不断变迁的时代背景提出了社区治理的新目标,对社会治理模式做出了新的安排。而在“互联网+”的时代,网络参与将会成为由社区管理向社区治理转变的重要途径。如何构建社区治理中的网络参与体系,形成“联网+”时代的社区治理新常态将成为摆在社区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关键词]社区治理;网络参与;社区治理新常态

1 社区治理中的网络参与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在社区建设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社区治理参与不足的问题,这是由于政府部门在以往的公共服务领域包办过多造成的。在此环境下,社区居民自治活动的内容和载体相对单一,社会力量、市场主体参与社区建设缺乏长效机制。但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居民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逐渐多元化,传统的社区治理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社区的发展要求,为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使其更为自主和自发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网络舆情参与成为了目前学术界和实践部门所探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2 网络参与社区治理的外部动因

2.1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从居民的角度来看,ICT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的不断革新使得每一个居民都有成为自媒体的可能,这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以往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它不断扩展了人际交流的外延、拓宽了传播方式的渠道、丰富了传播媒介的载体,使得交流不再受空间与时间上的阻碍,促使社会成为了一个更加紧密的整体,为网络舆情参与社区治理的自主性与及时性提供了保障。从社区角度来看,居民生活在社区的空间里,进行着信息的交流与互换,这就使得社区有必要为每一个居民提供基本的信息交互服务与环境。在此基础上,社区作为社会生活共同体,其所体现出的信息化需求显得十分迫切,这也使得社区治理与网络舆情参与的相互融合成为必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现代化实现的两条必由之路,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规模性的社会生活群体聚集,也就形成了“社区”。同时“社区”既能够带动工业化产品的消费,同时也能够形成劳动力的聚集。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同时也让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相互融合。

2.2居民经济条件逐步提升

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为网络舆情参与社区治理带来了物质助力和思想助力的双重推动。中国电子信息发展研究院编写的《通信设备产业白皮书(2015版)》中指出,2014年我国通信设备行业增速居电子信息产业主要行业之首。通信设备行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6.6%;宽带基础设施方面,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突破4亿个,比上年净增4 160.1万个,同比增长11.5%。购买能力的增大导致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手机、PC、平板电脑等通信设备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成为一种生活的必需品,而由于通信终端的大众化也使得网络覆盖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时至今日,无处不在的网络覆盖也为公众网络参与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公民本该具有权利意识,如19世纪政治思想大师约翰·穆勒指出:“一个绝对不能参与政治事务的人,不能称为公民”。公民的权利意识在过去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较为缺失,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导致了更大规模的政治参与。旧的参与机制己不能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热情,而网络参与在目前看来对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3社会民主化进程加快

美国著名学者卡尔·科恩认为,民主的实质是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的管理,民主政治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其关键都在于政治参与,社会成员多广多深以及在什么问题上参与共同有关的事务,这不是己经做了些什么的问题,而是现在正在做什么的问题。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社会发展乃至国家立法、政府决策等诸多方面的工作,都不同程度地引入了民意调查程序。民声之中显民生,我国社区治理悄然进入了“民声时代”,越来越多的民众逐渐认知并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而网络参与目前看来是对倾听“民声”和保障“民生”方式的极佳补充,这是由于互联网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的诞生,为相对自发的、灵活的、自治的公共辩论提供了多样性的场所,从而使公民远离了国家、大媒体公司以及侵犯他们日常生活的社会不平等结构的控制和影响。

3 网络参与社区治理的形式

3.1信息获取

网络的大范围覆盖与通信终端的普及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路”,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途径,而社区网站是信息化条件下社区治理主体密切联系社区居民的重要桥梁,也是网络时代社区履行职责的重要平台。社区网站最为贴近居民生活,因而居民对于社区网站建设的诉求也逐步提高,它既是社区治理工作公开的窗口,也是居民了解社区有关政策和动态信息、实现与社区管理者互动的最快捷渠道。社区网站通过公开信息,将与社区生活有关的各项活动、措施、相关制度等公布于众,实现资源的共同和共享。

3.2意见表达

建设社区网站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倾听民意,网络有着公共性与私人性相结合的显著特点,现代社会所赖以发展的“个性、互动、交流、即时”等要素特点被诠释得淋漓尽致,因而社区网站正越来越成为居民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成为发掘“原汁原味”民情民意的重要平台。对于居民而言,通过网络表达意见的场所不仅局限于社区网站,由于互联网的交互特性,社区居民可以通过BBS、微信、微博等表达利益诉求,对自己看得见、摸得着、普遍关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大到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环境卫生、精神文明建设、退休人员管理等社会问题,小到社区下水道出现堵塞等生活琐事。通过网络参与倾听居民意见,有利于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构建居民满意的美好社区。

3.3动态监督

监督是民主政治的生命线,实现社区民主治理,关键是要加强对社区治理过程的有效监督。社区居委会接受社区居民的委托,代表社区居民从事社区事务受理和处置,并向社区居民负责,而社区居委会的管理和决策都应当时刻处于社区居民的有效监督之下,尽一切可能使居民了解社区治理的全貌。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社区居民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接受公开批评和监督的讲台。可以说,互联网的出现不仅让社区居民有了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场所,也有利于社区管理者能够更多地了解居民意愿,尤其是对于社区治理监督而言,网络监督展示出了不同于以往监督方式的独特性,让居民对社区有关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方式更为开放、便捷与高效,通过监督促使问题最终得以解决的可能性与满意度大大提升。但是对于居民而言,在利用网络进行监督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文明、合理、合法监督,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能捕风捉影,道听途说,在行使自己监督权力的同时,必须履行和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和法律义务。

4 网络舆论参与社区治理完善对策建议

4.1夯实网络参与基础

在基层社区建设中不断引入的高新技术,曾经遥不可及的科技成果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普通民众的生活。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社区都已经完成了科技改革,对于更多的传统社区而言,如何将各类技术引入并保障后续服务,尤其是通过互联网参与社区治理过程,让更多居民感受到网络参与的力量,最终支撑社会治理,推动社会创新,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问题之一。

针对这种现实需要,一方面,应大力提升社区居民的科学素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民的科学素养尤其是对网络的使用能力,是实现社区治理网络舆情参与的重要因素。互联网领域的新变革层出不穷,对于社区居民而言需要有一个消化而吸收的过程,而在现阶段居民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视、家人(熟悉网络应用)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从社区角度来看,系统的宣传和教学培训则稍显不足,而这种基础能力的缺失是造成现阶段社区治理网络参与程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社区的基层管理者们在应对这一问题时往往采取过于专业的方式而忽视了贴近群众这一最为重要的原则,用一些专业术语来解释,这就导致“数字鸿沟”所引起的“知识鸿沟”进一步扩大,信息化建设的成果难以落地,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信息资源应用的社会公平问题。社区治理的基层管理者们只有秉承着共同治理的理念,找到最能为居民接受的宣传教育方式,才能让更多居民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建言献策和进行监督,将网络参与变成社区治理中的常态。另一方面,保障国家政策在社区落地生根。2014年国务院12个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的有关工作通知,以应对民生诉求多样化、利益多元化、服务个性化、方式便利化的新形势,这为社区治理中的居民网络参与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支持。但是对于多数社区而言仍然停留在政策层面上,并没有在社区内形成具体的实施措施,缺乏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导致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系统被闲置,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4.2优化网络参与渠道

对社区治理的全过程进行优化,以准备、实施、反馈3个阶段为重心加强网络参与力度。在准备阶段,以社区治理的基本原则为重点,在社区网站及时发布信息,做好治理宣传工作。在实施阶段,确保社区治理居民利益表达道路的顺畅,保障社区协作治理机制、社区风险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和协调机制切实通过网络发挥出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反馈是社区治理网络参与中的重点内容,居民网络参与的信息是对社区治理进行科学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只有在大量收集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以激励和约束社区基层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同时,还要继续完善网络参与系统,加大对居民网络参与的指导,升级社区内网络终端设备,使互联网渗透到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提高社区治理的信息化水平。

4.3完善社区网络参与模式

从思想、政策、制度、资源四个方面着手,加强社区治理网络参与模式的保障。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治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我国社区发展转型的重要保障,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治理理念的要求,因此要加大对社区基层管理者的现代化治理思想宣传,以保障社区治理主体能够以现代化思想和发展的眼光应对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网络参与环境下的治理效能。

首先,制定有效政策。政策的有效实施是社区治理有序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以四个原则为指导,“贴近群众,注重时效,制定科学,与时俱进”,不仅要保障网络参与政策因时因地,同时要保障政策的科学性,以规范的流程和程序制定政策。其次,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约束力。要使居民的网络参与行为真正取得实效并能长期巩固其成果,必须抓好制度建设,形成密切联系社区居民、注重信息及时反馈的长效机制,从体制机制上保障社区管理的规范化,以制度固化网络参与成果。最后,整合各类资源。社区治理中能够利用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两个方面,一方面物质资源是开展社区治理网络参与的前提条件,社区治理主体需要整合社区内已有的各种网络治理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人力是社区治理的执行者,加强提高相关人力的现代化治理素质、互联网运用水平,进而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东平.网络参与——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新途径[J].电子政务,2011(2).

[2][美]科思.论民主[M].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魏娜,崔玉开.城市社区治理的网络参与机制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1(6).

[4]宋煌,王正伟.“互联网+”与基层治理秩序再造[J].社会治理,2015(3).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068

[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108-02

[收稿日期]2016-05-08

猜你喜欢
社区治理
“村改居”社区治理体制的变革与重构
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研究
小城镇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服务型政府视域下优化“三社联动”机制问题探讨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探究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
社区组织治理能力提升之道
试析社区治理中提高居民参与度的台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