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伟
(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浙江 杭州 311202)
一直以来,高中历史人民版教材以其容量大、结构散、跳跃性强等问题饱受诟病。面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不妨借助学生手头现成的《历史图册》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此优化教材结构,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本文试以必修Ⅱ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例,谈谈如何有效利用《历史图册》(以人民版必修2,2012年6月第2版为例)的问题。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专题所涉史实达40余个(按时间点统计),既要记住这些史实,又要调动学生思维,如何解决这两个棘手的问题呢?笔者认为,不妨以图释文,利用历史图册资源,以图像"印证文字史料",为学生"提供思考的切入点"。
案例1:关于中山装的概念
【教材表述】西装的传入和流行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山装就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了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定名为中山装。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这一表述的最大问题在于没有解释清楚"中西合璧"的特征,尤其是对"中式服装的特点",教材并未作任何说明,而且所用图片(如图1)经查为中央美院雕塑家隋建国的作品,连史料都算不上,无法起到证史的作用。【教师设计】引导学生观察历史图册图片(图2),结合学生对西装的认识理解"中西合璧"的内涵。
辛亥革命后,中式服装与西式服装的矛盾,开始让人们无所适从。中西合璧的中山装是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呢?请仔细观察历史图册中的图片(图2),试比较其与西式服装的区别。
图1 -中山装(教材)
图2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成为男子的流行服装(历史图册)
以图证史,需把握两大原则:一是注意图片选择的科学性。即在教学前要考证图片的出处,确保史料真实、可靠。二是注意图片选择的代表性。即要分析图片与教材内容的关联度。该案例以真实的图册图片取代教材图片,将教材中"直翻领"、"袋盖"、"四贴袋"这几个比较点通过图2得以具体呈现,从而理解中山装作为"中西合璧"产物的深刻内涵。
什么样的历史图片最能帮助学生解读教材,一要看其中蕴含历史信息的多少;二要看其是否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案例2:关于四合院的结构
【教材表述】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普通居民的住房都是以四合独院为主。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最典型代表。其"口字形"的建筑结构体现的是中国儒家文化中封闭、内敛的文化心态,但对这一文化特质,教材没有说明,仅有一张图片(图3)供学生探究。
【教师设计】引导学生观察历史图册图片(图5),结合图4,设计互为联系的若干小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引起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图3 -北京典型的四合院俯视图(教材)
图4 -清代典型三进四合院
1.俯瞰四合院的整体结构,分析"四"与"合"的名称由来。
2."四合院"为何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且为"坐北朝南"格局?
3."四合院"的大门为何多开在宅院东南角?(图4)(注:教材图片(图3)大门方向为西南角错误)
4."四合院"的院子为何设在屋内,门窗为何内开?
5.查看您家住房的户型结构图,比较与古代"四合院"的区别?这样的区别反映了古今中国人怎样不同的住宅观念?
用图贵在"因图起疑"。历史图片的价值在于教师能否为图片设计一系列有效问题,制造思维冲突,引发学生思考。在本案例中,教师运用历史图册的图片设计了五个小问题,前四个问题在图片中"有迹可循"。最后一个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家住房结构的探究找到答案,这一过程比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张现代小区的"户型结构图"更有意义。
历史图册的优势在于,可在同一页面下浏览各图,随时随地找到其他专题的图片,通过比较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和概念,把握历史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现时知识与已授知识的意义链接。
案例3:关于近代以来服饰的变化
【教材表述】对于"变化中的男女服饰"一目,教材主要讲了三个方面内容:一、男子服饰的变化(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女子服饰的变化(旗装→改良旗袍);三、新中国成立后服装的变化(苏式服装→军装、"干部服"→现代服装)
"服饰"一目是学考、高考的重要内容,但对其具体掌握到何种程度,课标与指导意见均未说明,教材文字表述逻辑混乱,缺乏清晰的时序、知识重点也不够突出。
【教师设计】引导学生观察历史图册"服饰"一目图片(图6、图7、图8、图9、图10),通过对五张图片的异同比较,分析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特征及原因,提高学生的观察、鉴别能力。
图6 -清末长袍马褂
图7 -清末女子服饰
图8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成为男子的流行服装
图9 -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西化旗袍
图10 -色彩款式多样的现代服装
1.1 差异性比较--观察鉴别能力
指通过比较,"区别各种变式事例中不同事物间的本质差别。"如引导学生比较图6、图8两张图片,分析中山装吸收欧美服饰的优点;比较图7、图9两张图片,分析旗袍在吸收西方服饰长处后引起审美观的重大变化;同时也可将图片按时间顺序分为清末(图6图7)、民国(图8图9)、改革开放后(图10)进行比较,把握服饰变化背后的时代特征。
1.2 趋同性比较--厘清事件联系
指通过比较,"发现各种变式事例中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点"。如引导学生分析图6、图7服饰的共性,揭示其背后的政治意义(保守、落后、封闭);分析图8、图9、图10服饰的共性(方便、实用、美观、大方、适体,突出现代人的人体之美),揭示其背后的政治意义(开放、与国际接轨);进而概括近现代服饰变化的总体趋势。
"体系建构法",即通过图示、表格、时间轴等形式将零散的知识编织成网络。历史图册在布局与上与教材契合,其中地图、示意图、表格等资源是对教材的归纳总结与理性升华,在一定程度能帮助学生疏通教材脉络、巩固记忆,归纳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表格一):
表格一 历史图册整合教材内容一览表(以必修教材为例)
专题内整合《 中国的外交形势》、《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发展》跨专题整合《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从上表可见,历史图册对教材的知识整合可分课内整合、专题内整合、跨专题整合等三类,三类中以课内整合最多。除表格、图示外,历史图册发挥了更多"图"的作用,如:以地图为载体、其上标注历史事件、以字符色差来区分事件时序。将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提纲挈领地表现出来,同时完成对历史事件的时空架构。
图11 -“饮食”
案例4:.中国近代饮食结构的变化
【教材表述】对于"并行于世的中西餐"一目,教材主要讲了两方面内容:一、近代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二、西餐的传入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依据指导意见,"并行于世的中西餐"一目的基本要求为了解近代以来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教材似乎更侧重于"饮食风俗"的变化,对于"饮食结构"的问题,仅在"教师教学用书"中略有提及。从时间概念来看,所谓"近代以来"理应包括1949年以后的饮食结构变化,而教材仅限于"19世纪40年代"以后的情况。
【教师设计】引导学生观察历史图册"饮食"一目图片(图11),结合教材表述归纳近代以来中国人群饮食结构变化的时代特点。
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饮食选择和饮食趋向。请阅读历史图册"饮食"一目的四张图片,概括不同时期的饮食结构特点,完成下表:
表格二 近代以来中国人群饮食结构变化表
仔细观察图册(图11),我们会发现,《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下每一子目的图片都有一个序号,图与图之间以直线串联,序号反映图片之间的时序性,直线反映图片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将图片转化为图组,彰显图片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该案例中,教师以表格形式引导学生挖掘图组背后的时代信息,从而拓宽了教材视野,构筑了更为完整的“整体历史”。
图像证史的本身就有弥补文字史料不足的作用,而历史图册中的部分资源又进一步拓展了教材的空间。除一般的地图、示意图表外,图册还通过各种数据图表反映历史事件的变化趋势,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与延伸。
案例5: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工具的变化情况
【教材表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铁路、公路交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的运营。2008年,中国民航累计完成旅客运输量1.92亿人次。
对于"交通工具的革新"一目,教材将重点放在"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与"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工具发展特点"本没有错,但如仅概括结论而缺乏史实依据的支撑则违背了"史论结合"的原则。而单从教材表述来看,教材对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工具的变化线索并不清晰,如没有说明公路交通的发展情况,对1949-2006年的铁路、民航的发展情况,教材甚至出现了时间上的断档。
【教师设计】引导学生观察以下图片(图12、图13、图14),通过比较三图区别,感受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建国60多年来,中国在交通运输方面有了重大的改观,今天的中国已形成水、陆、空构建的立体交通枢纽网络。请阅读下列三张图,比较建国初期到2006年的公路、铁路营运历程的增幅及民航客运量的增幅,判断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哪类交通工具?
图12 -中国公路历程增长表
图13 -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增长表
图14 -中国民航客运量增长表
从以上三张柱状图来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公路与铁路发展情况在时间跨度上正好位于1949-2006之间,而民航的发展则突出了改革开放后的交通发展情况,三张图的设计别具匠心,应为编者有意设计,以弥补教材表述的不足,
图15 -义乌便笼
专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本属社会史范畴,其范围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对现时生活的历史认识,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历史图册中有不少“与本省普高教学实际相符合的地方性课程资源”,势必可发挥其对学生进行地方史教育的功能。
在专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历史图册提供了两张乡土资料图片,一张为"近代上演社戏的浙东戏台",另一张是"义乌便笼"。
"便笼"是一种流行于金华义乌一带供有钱人坐的类似轿子的代步工具。图册引入这张图片(图15)的目的或许是为了说明教材中"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受具体环境的影响,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在现代中国并行应用"这句话。当该图被引入课堂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大家纷纷猜测该交通工具是用来干什么的?又是什么人坐的?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探究性,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历史图册选取的地方史资源,增加了教材中所缺少的"涉及现时生活且具有实证价值的内容",有较好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成为教材内容的重要补充。
目前,对于历史图册的利用价值已日益为广大中学教师所关注,笔者所述的三种运用方法也仅为教学中的点滴尝试,事实上,对历史图册的研究还有不少层面可以进一步挖掘,如历史图册与多媒体手段的结合、历史图册中各类资源运用的方法探索、历史图册附后练习在课堂中的有效使用等等,都将成为新的探究领域。
[1]陈晓芝:《浅谈历史教学中图册的利用》,《中国文房四宝》,2013年第4期。
[2]马丁、周真真:《左图右史:历史教学与研究》,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
[3] 员举鹏:《2001-2010年高中历史教材研究综述》,http://www.doc88.com/p-356263869814.html
[4]孙亮:《社会史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提升及应用研究》--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5]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浙江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
[6]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历史图册必修2(人民版)》,中国地图出版社,2012年6月第2版。
[7]黄牧航:《中学历史教材图片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教学》200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