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代会:检验学校公信力的“第三只眼”

2016-07-02 15:48何玉双
江西教育A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代会主席团公信力

何玉双

如果说,《封神演义》里闻仲太师的第三只眼能辨忠奸,那么,我以为教代会也是“第三只眼”,可以有效地检验学校的公信力。我们来“旁观”一所地处偏僻农村的二类初级中学的一次教代会吧。

某周六,该校如期召开某届某次教代会。在会议的议题中,有一项“改革”举措——学校每学期从全体教职工“30%的绩效工资”里面各“抽出”1000元,用于教育教学管理的评估奖励。这遭到多数代表反对。反对意见中,有的认为教师工资本来就低得可怜,不能再强扣了;有的认为,按基本工作量测算,即使加上这1000元的绩效工资,还是拿不回“本金”……这里头还有个潜在的问题,那就是基本工作量是几“分”(课时折合后的分值),或是几节课,以及以后是否调高工作量的标准,或者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导致津贴降低,等等。

主席团成员正视代表们的质疑,回答是没算出来,会后再重新核算,不过,保证认真上课的老师不吃亏。可惜,代表们不认可这种“保证”,言语冲突中矛盾愈发明显,个别代表措辞不够严谨,触怒了主席团的全体成员,使得会议的后半部分议程搁浅。校长果断作出处置,说:“鉴于部分教师代表的反对,说明此次改革还没有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时机尚不成熟,暂缓推行。这次会议看似失败,但这恰是一个契机,是我校真正走向民主治校、依法办学的转折点。”

我赞同并佩服这位校长的决断,这确是明智之举。就像是一堂公开课上,某个学生提出了尖锐的问题,或是别的缘故,导致教学流程受阻,这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考验。同理,这次教代会出现的问题,是对学校,或者说是对校长决策智慧的考验,也是对学校公信力,乃至对校长公信力的考验。面对学生的“出其不意”,执教老师是严厉惩罚学生呢?还是加以疏导呢?答案不言而喻。那么,教代会的“主席团”能否直面教师代表的质疑,正确对待他们的据理力争呢?理性看待他们的诉求,甚至承受个别代表的呵责、误会,不仅无伤于尊严与面子,反而提高了校长、校代会的魅力及学校的公信力。这不仅是领导胸怀的问题,更是决策智慧的问题,是关系到学校团结稳定的问题,关系到学校能否凝聚人心促进办学提质和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在以往的一些教代会上,代表们看不到彻底公开的东西,听不到没有限制、没有附加条件的公平的声音。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曾说过:“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他教导大家,为官要廉洁,做事要公开公正公平。唯有彻底地公开,毫无限制地公开,才有可能实现公平公正,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学校公信力,提高校长公信力。

这所学校从这次教代会开始,还真的走向了新的转折。在财务上,他们开源节流,力求多拿出一些钱慰藉一头扑在教学上的老师们的心;在生活上,校长们与老师们吃同一锅饭,夹同一盆菜,在这无形之中,不知不觉地就提高了学校公信力,也提高了校长其个人公信力,因而他也才有魅力带领大家在酷暑中“走千家”——招生,才有号召力带领班主任们在瑟瑟寒风中“进万户”——送家长会入村,才有魄力在面对同类学校的竞争中岿然不动,夺路攀升。

教代会不仅要开,还要开到实处,真正发挥这“第三只眼”的作用。只有让代表们畅所欲言,即使有尖锐的不同意见也淡然处之而不“大动肝火”,才能起到教代会的作用,才能使学校不断孕育着民主与法治的氛围,夯实发展的基础。

所以说,教代会或某些重要的会,可以没有结果、没有成果,但必须有学校建设发展的转折性、提升性效果。

(作者單位:江西省余干县古竹初级中学) s

猜你喜欢
教代会主席团公信力
发挥乡镇人大主席团在闭会期间的作用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学院2019年工作会议暨二届三次教代会召开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第九次会议北京召开
预备会议、主席团会议
我校顺利召开第五届教代会暨工代会第二次会议
内蒙古音协第七届主席团第四次(扩大)会议在呼召开
高校教代会制度建设有效途径初探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