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凤(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浅析《爱弥儿》中自然教育理念及其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胡文凤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卢梭是18世纪划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他的代表著作《爱弥儿》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念,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在教育过程中要遵从儿童天性,自然发展。本文主要浅析《爱弥儿》中自然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借鉴,找出适合我国儿童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
关键词:卢梭;《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理念
18世纪的法国教育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宗教性色彩,社会环境腐朽邪恶,学习的内容受到了神学精神和人为的束缚,存在脱离实际的问题。随着启蒙运动的爆发,卢梭受自身坎坷的人生经历、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等和当时所社会环境等影响,开始对传统社会文化进行批判,冲破社会文化的枷锁,对抗宿命论,积极探索和关注教育问题,将自己热爱自然、崇尚自然,在自然状态下寻求自由平等,并将自身情感寄托于大自然中的想法凝聚在一起,萌发出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创作出教育著作《爱弥儿》,在著作《爱弥儿》中详细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了儿童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且无情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卢梭的代表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立足于著作《爱弥儿》,浅析著作中的自然教育理念,挖掘对我国儿童教育有帮助的实用观点。
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顺应自然,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在自然状态下,儿童通过感官和感受在生活和实践中获取知识,从而身心得到了自由健康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反对封建教育,追求个性解放,为资产阶级社会培育新人。为了达到教育目的,卢梭在《爱弥儿》中详尽地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念,根据儿童的年龄发展特点,提出了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儿童教育的不同内容和方法,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婴儿期(0-2岁)、儿童期(2-12岁)、少年期(12-15岁)、青年期(15-成人)。
(一)注重体育教育,促进婴儿身体健康。
卢梭将这个阶段划分为婴儿期(0-2岁),这个阶段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体育教育,促进身体锻炼,增强健康体质。卢梭认为早教很重要,早教要重视婴儿身体的保护以及身体的锻炼,尽可能地给予空间让其自由发展,不应该从出生开始就束缚婴儿的手脚,限制婴儿的的自由成长,这样既妨碍了婴儿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婴儿性格、脾气的形成。此外要关注婴儿发展进程中的神态、表情和动作,并及时给予适当的回应,在这个阶段的婴儿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如果忽视了婴儿的这些细小动作以及其眼神里流露出来的渴望,可能会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所以要注意观察婴儿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从中发现他的内在需要,并尽力满足,使其身心在成长初期得到健康自由的发展。
(二)注重感官教育,促进儿童感觉经验的积累。
感官教育主要针对2-12岁的儿童,在这个时期,卢梭认为儿童的身体和感官较上一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通过发展感官教育使儿童在生活中运用感官体验来获取知识。并提出了“消极教育”这一概念,他说:“我们身体的各种器官是我们用来获取知识的工具,在用它们去获取知识之前,一切旨在促使它们趋于完善的教育,我皆称之为消极的教育,它将通过感官的锻炼,为理性的发展的准备。”①因此,卢梭提出利用玩游戏,绘画等活动来发展感官,锻炼感官,促进儿童感觉经验的积累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儿童早期不宜进行理性教育,要顺从儿童的天性,根据年龄发展特点加强心智的培养。
(三)注重智力教育和劳动教育,培养少年学习知识能力。
这个阶段属于少年期(12-15岁),卢梭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身体和感官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理性思维也开始发展,基本具备了智力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条件。但卢梭指的智力教育的为了培养儿童学习知识的能力和兴趣,最终能够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使自己感到幸福,并非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要教授劳动教育,让儿童理解劳动是谋生的一种手段,只有通过自己劳动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权利,人人平等,获得个人自由。因此要注重智力教育和劳动教育。培养儿童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以及支配自己的自由,不受他人奴役和寄人篱下。
(四)注重道德教育,培养青年正确的判断力。
青年期(15-20岁)的孩子性格特征明显,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容易激动和特别热情,卢梭认为在青年时期,需要注重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来激发青年人的善良、博爱、怜悯、仁慈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判断和坚强的意志。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防止产生妒忌、贪楚、仇恨以及所有一切有毒害的欲念。使青年人能够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学会适当调节情绪。因此,卢梭指出,要进行道德实践锻炼,在实践生活中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
(五)注重爱情教育,培养青年正确的爱情观。
卢梭指出在青年时期,除外道德教育,还要进行爱情教育。卢梭认为在这个时期,青年人的性欲发展成熟,首先要对“性”的自然发展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才会反映出正确的行为。在《爱弥儿》中第五卷,卢梭讲述了情侣间如何愉快地相处以及正确对待两性关系,既能够让青年们自尊自爱,又顺应自然的发展。因此,卢梭主张要适当地进行性道德和性教育,教会青年人在爱情中如何爱和被爱的方式,从而培养他们对两性正确的爱情观和价值观。
卢梭《爱弥儿》中的自然教育理念具有划时代的教育意义,他不仅对当时的封建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对后世的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卢梭是资产阶级教育的奠基人,他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为资产阶级培养出新人,在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同时由于卢梭自身的家庭环境和社会背景的阶级性,所提出的教育理念缺乏教育实践基础和科学理论依据,导致自然教育理念带有空想性和局限性。
卢梭《爱弥儿》中自然教育理念的积极影响,卢梭提出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确定其教育内容、原则和方法。并第一个将儿童教育提到了教育的中心地位。教育要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归于自然,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实践教育中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兴趣和爱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推崇自由,追求天赋人权,释放人的自然善良的本性,培养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而自然人不以人为师,是以天性为师,但并不是指教师不重要的意思,相反,卢梭肯定了教师的地位,卢梭认为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教育,给儿童树立起生活榜样,因为接触儿童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儿童学习的对象,成为其教师。
卢梭《爱弥儿》中自然教育理念的消极影响,首先,卢梭过分强调德行,轻视理性。提倡家庭教育的单一教学模式,否定学校教育中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动性和儿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只认可直接经验,否定间接经验。卢梭认为人的才能使与生俱来的,只需通过自由发展,强化“本性”就足够了。其次,教育阶段论将体育、智育、德育划阶段单独分开实施的教育思想是不科学的,体育、智育、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不能截然分来。否则就会显得机械刻板,特别是智育教育在12岁开始,德育教育在15岁开始的提出。再次,卢梭的自然教育理念主要思想是“尊重天性,归于自然”,过分强调尊重尊重儿童天性,顺应自然的发展,给予自由。但同时卢梭又要求儿童向善的一面发展,可以看得出对于儿童发展方向的预估太理想化,不切实际。最后,卢梭自然教育理念的教育方法“自然后果法”,自然后果法是指发现孩子犯了错误,不要立即指出,而是通过让他感受自己所犯错误带来的惩罚。然后意识到这种错误不可再犯,自己纠正。如果儿童撒了谎,那么下次他说的是真话,也不要去相信他,他便会明白自己的错误,进而加以改正。这个教育方法有一个弊端,如果儿童犯的错误很严重,如果当时不马上纠正,可能后果会不堪设想。对“自然后果法”的设定太过笼统,没有一个很好的界限。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的教育阶段论对我国儿童教育有很多借鉴意义和启发,卢梭认为儿童在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不同,那么教育重点也不一样,在不同的阶段都有其不同的任务要完成,所以要按照儿童的自然发展进行教育,不可实施强迫性教育或者超前教育,使儿童的本能、需要、兴趣爱好得到发展和完善。
(一)加强儿童的自然体验,要爱之有度。
当前我国的儿童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心中的心肝宝贝,极度爱护,无论儿童有何要求,家长都会连连答应,致使儿童在这种溺爱中成长,个性偏执,不能很快适应群体环境等。而卢梭强调儿童应该及早独立,将其置于自然状态中,亲身体验和积累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因此,笔者认为父母要爱之有度,“不足”的爱和“过分”的爱都会使儿童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要学会适度地放手,给予儿童一定的自由,让其自然发展,通过感官实践,身临其境切身体验来获取知识,养成自己探索学习知识的好习惯。
(二)遵循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兴趣爱好。
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特的个性。卢梭在自然教育中将儿童教育提到了重要地位,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尊重其个性,反对干涉儿童自由,不顾儿童的发展特点。笔者认为每个儿童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不同,不能以同样的教育方式教育所有人。应该遵循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区别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挖掘其特殊能力及爱好,弘扬其个性发展,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尽力尊重受教育者的心理年龄特征,循序渐进,切勿操之过急,揠苗助长,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真正能够全面发展。
(三)注重道德情感,塑造健康人格。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儿童从小就被强迫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加各种比赛,竞赛,课程往往被提前教完,然后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知识。每天承受着重大的学习压力,周末还要被父母带到补习班去补习。这真的是全面发展?卢梭在教育阶段论中提出的智力教育是教会儿童学习知识的兴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不在于灌输式的学习,儿童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自然会主动去学习创新,不需要强迫。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儿童之所以缺乏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快乐的心性,主要原因就是教育者没有把儿童看做儿童,是把儿童看做成人,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教育儿童,忽略了儿童内心的真实感受,剥夺了属于自己真正的乐趣,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应该考虑儿童内心感受和内在需要,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如善良、爱心、同情心、怜悯心。从儿童的感受出发,关注心理发展,并在实际中将游戏活动带入到教育中,推崇自由,实现寓教于乐,茁壮成长。
(四)加强教育环境,树立良好榜样。
环境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为孩子树立好良好的榜样,因为年龄小的儿童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可能无意识地学会一些不好的习惯,因此在教育中,家长要谨言慎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儿童自由健康的成长。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榜样作用同样重要,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全身心的爱护孩子;其次要严于律己,严格规范自身行为;最后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个人魅力,感染着学生,让学生信服。因此优化孩子的教育环境,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03.
[2]杨帆.从《爱弥儿》探究卢梭的教育思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
[3]戴小光.《爱弥儿》与卢梭的自然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 (1).
[4]王天民,李月颖.论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教学研究,2014(5).
[5]陈文英.卢梭自然主义教育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D].扬州大学,2010.
[6]刘琼.卢梭《爱弥儿》中的教师角色观[D].中南大学,2009.
[7]杨建平.卢梭的自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学德育的启示[D].贵州大学,2012.
[8]段蕾.卢梭“消极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教育价值[D].辽宁师范大学,2012.
注解:
①李平枢:如歌的教育历程——卢梭《爱弥儿》如是说[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1页.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项目编号:2016ZYXS112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09-02
作者简介:胡文凤(1990-),女,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