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佩甫笔下的《城与灯》,书写了都市与乡村隔阂中的悲哀与辛酸。文章重新思考和感悟到了在城市化辉煌的发展中,人所经历的蜕变背后,带来的悲伤和无奈,对这部作品中展现的人伦事理有了一种更深一层的思考。从乡村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角度,反思浮躁的社会中,人对这浮躁社会失去了抵抗与辨别的能力,失去了人最基础的道德与本性。
关键词:都市与乡村;道德本性;社会;城与灯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13-01
从苍茫广阔的豫西平原,到灯火阑珊的城市街道,那城,那灯,是那黄土地上遥远而辉煌的梦。城内的人在霓虹灯下玩味着都市的辉煌带来的欢乐,城外的人将半世的艰辛寄托在走进城市的希望之中,品味着都市梦的遥不可及带来的悲伤。
从乡村到都市,或许仅仅是几个小时的车程,几条高速公路的长度,但那种遥远的程度,却比天还高,比海还深。翻开李佩甫的《城的灯》这部小说,“桐花的香味一直萦绕在童年的记忆里”,那一树的桐花,那熟悉的方言,瞬间使我的心颤抖了一下,品读家乡作家的作品,满满的故乡的回忆:路边的野花,古老的大树,村里孩子光着脚的嬉闹,还有那邻里之间永不停息的争斗与琐事。在最淳朴、最一尘不染的乡村里,没有都市金钱物欲的争斗,甚至没有升官发财的欲望,但或许正是这禁闭的思想,在被某种力量触到灵魂底线的时候,才会散发出乡村人所没有的那种野性与欲望。
小说中的主人公冯家昌从最受歧视的一个农村孩子,到后来从军、升职、做官大富大贵,完成了从乡村到都市的蜕变,但这蜕变的背后,在他辉煌的军装、辉煌的官职背后,当他再回到生养他的那片黄土地,眼里那再也流不出来的泪,那早已麻木的灵魂,是都市辉煌之后沉重的悲伤。童年的冯家昌肩负着家中的重担:在村里永远抬不起头、永远低人一等的父亲,比他小的四个弟弟,以及母亲死后这整个破败的家,一切的压迫以及一切屈辱的生活,让冯家昌对城市生活有着无限向往。这部小说每一笔似乎都在把人的心重重地敲击一下,每一次沉重的打击都是来自于自我灵魂的叩问。冯佳昌意外发现象征着农村人“体面”的匣子里装的是驴粪蛋儿,最终还是到了自己家,当时父亲的无奈,那突变的脸色,在那大雪纷飞的年三十,给冯家昌的心重重的打击,他对弟弟说:“有些时候,日子是很痛的。”或许年幼的弟弟无法理解那痛是怎样的。乡村生活里那种“体面”,让冯家昌第一次看到了生活的黑暗,也第一次看透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复杂性。这痛,是深深地痛在心里。直到冯家的几个孩子脚上长满了铁锈再也不用穿鞋的时候,他们才明白,有些痛经过了长时间的磨炼,就再也不会痛了。就像冯家昌在都市生活中习惯了奉承,习惯了背叛,便再也没有任何负罪感,再也不觉得从乡村到城市,是那再也回不去的做人的尊严。
走出乡村、穿上四个兜的军装以及看到城市的灯火辉煌、看到城市的女人,是那个为他奉献一生的女人刘汉香的功劳,而进入都市的冯家昌,或许最初是为了一人的成功将四个弟弟带出农村,但城市是个吃透人心的地方,一旦进去,他就要交出心,交出最初面对爱情时的热情与忠贞,交出一个人应有的良知,更交出做人的尊严。冯家昌自身也意识到,当从他口中对自己在农村订婚的事实隐瞒之后,他的心彻底被洗了,洗去了属于乡村人应有的本性,洗去了他内心曾坚守的信念。在都市闪烁的光环面前,他选择了步步高升,选择了用一颗崭新的心去面对都市,面对都市的女人李冬冬,面对他提拔的机会,面对他的职位。进入都市每个人都误以为有了金钱、地位,有了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城市人的思想观念,便彻底地融入了城市,但骨子里那乡村的血是一直流淌着的,对乡村的背叛,对城市的归依,看到的虽是城市的灯火辉煌,但夜深人静时,灵魂里游荡着的,依然是那来自于城外的悲伤,为了那些遗失而悲伤。
冯家昌卖良心获得荣耀的那些夜晚,泪水在心上泡着,那些泪,是所有中国农民的泪,那颗心,是被城市纷扰着的心,融进城市,拥有的便不再是这颗心,而是被那泪水洗过再没有所谓情、所谓义的一颗心。钱钟书的《围城》里曾说过婚姻是座围城,在我看来都市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人想出去。《城与灯》在我的心灵上产生了很深的共鸣,或许也会使无数个从乡村走向城市的人有过心灵上的突然碰撞,更有无数个人看着冯家昌蜕变的过程想起自身在城市立足的辛酸过往。城外的命运遭遇是悲伤的,一方面是进入城内的人忘记了城外人的艰辛与屈辱,忘记了最根本的归宿在何处,城外的孤独与愤恨是悲伤的、冰冷的;另一方面,城外的人与城内原本属于同一渊源的人,只因那都市的一堵墙,天人两隔,人最珍贵的本分、最纯洁的本心,在都市的辉煌中荡然无存。
小说以兄弟五人在刘汉香坟前的一跪结尾,是死者的哀怨,更是生者的忏悔。行走在城市的霓虹灯下,那一片又一片的光与影的闪耀,渐渐模糊了双眼,模糊了原本归属于人性本真的心,都市人的根远在乡村,而这根却早已随欲望漂流消散,淹没在光环笼罩着的城市里,听不到城外低声诉说着的悲伤,这城的灯,照亮着城内,却使城内人的心渐渐朦胧,使那悲伤的呼唤,越来越远,越来越无法到达心的边缘……
作者简介:李梦园(1992年1月出生),汉族,女,籍贯河南平顶山,现为辽宁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