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爱途中找回主体意识的犹太人
——浅析《太阳照常升起》中罗伯特·科恩的形象

2016-07-02 15:27屈卫锋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人间 2016年19期
关键词:科恩主体意识罗伯特

屈卫锋(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求爱途中找回主体意识的犹太人
——浅析《太阳照常升起》中罗伯特·科恩的形象

屈卫锋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常升起》是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0)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书中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青年的精神状态。杰克、勃莱特等人在酗酒狂欢中寻求精神慰藉,但狂欢过后终归现实的矛盾,使他们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笔者认为,在万千繁华喧嚣之身中有一根被忽略的生命线——罗伯特·科恩。

关键词:主体意识;犹太人;罗伯特·科恩

一、犹太人

自他出生起,与科恩紧随的一个标签是犹太人的身份。犹太人创造了《圣经》和《犹太教法典》希伯来文化,也刻下了杰出的思想大师、科学巨匠和工商巨子的名字,他们同样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犹太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几度被驱赶,流离失所。“当1654年来自巴西的23名犹太人在今日纽约登陆时,可以说,古老犹太民族在北美洲新大陆的历史便拉开了序幕。”①越来越多犹太人涌向新大陆,尤其在美国独立后,犹太人数量呈增长趋势,他们都推动了战后美国的发展。从几何起,谈及犹太人形象会想到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高利贷商人夏洛克、司各特小说《艾凡赫》中以撒,他们都是贪婪、吝啬、狡猾,怕死的代名词。科恩作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被歧视的犹太人形象,则是由历史及现实原因引起的。1926年《太阳照常升起》发表,也是美国反犹太人的高潮。正如书中所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以前,从来没人使他感到自己是一个犹太人,因而和其他人有所不同。”②

二、主体意识的犹太人

科恩是一位主体意识的犹太人。主体意识是“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③《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中认为主体意识指主体的自我意识,它是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科恩就是位有主体意识的犹太人。

科恩作为被排斥的异己,是一个不被主流社会价值接受的“他者”。作为犹太人,他曾经一直选择着被同化,而一度痛苦着,例如学习拳击,文中所说:“他对拳击一点也不爱好,实际上他很讨厌拳击但是仍然痛苦而一丝不苟地学拳。”④但是科恩在求爱旅途中一步步的找回身为犹太人而被自己丢弃的主体意识。

科恩的第一次婚姻“碰到第一个对他好的姑娘就结了婚。”⑤是在他带着“扁平的鼻子离开普林斯顿大学”之后。刚毕业的他还未从种族问题中清醒,身为犹太人收到的歧视培养了他唯唯诺诺性格,以至于他的婚姻前提是一个待他好的姑娘。但由于和有钱的妻子过着不幸的家庭生活,当他决心遗弃他妻子的时候,她却抛弃了他。说明在婚姻后期,科恩的主体意识已被唤醒,但此时他只是稍微有些主动性、自觉性,但在整体上还是被动接受者身份。

科恩的第二次恋爱被一位指望跟一家杂志一起飞黄腾达的女士捏在手心里。她非常坚强有力,科恩始终没法摆脱她的掌握,他也确信自己在爱她。科恩在这次恋爱中也不再完全是被动接受者,而有一定的主观选择性。这种女强男弱的爱情,科恩仍作为一个精神上的屈从者形象。科恩小说在美国得到认可后,回到巴黎时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是身为犹太人的科恩主体意识的发展。外界对他小说的认可也是对他的尊重,这是科恩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书中却说:“这使他变了,因此跟他在一起就不那么令人愉快。”⑥杰克作为白色人种,从开始就歧视科恩,而科恩随着小说发展渐渐表现的主体意识使杰克觉得不愉快,杰克作为当时社会主流文化圈的代表,科恩是主流文化圈外的人,科恩努力争取进入主流文化圈,杰克再次排斥。这次排斥不是因为种族,而是作为有主体意识的有识之士。科恩喜欢《紫红色的国度》,想去南美洲,都说明科恩想要逃离现实状态,追求公平自由的国度。

科恩在追求勃莱特过程中使他主体意识发展到高峰。初遇勃莱特时:“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活象他那位同胞看到上帝赐给他的土地时的神情。他的目光也流露出那种急切的、理所当然的期待。”⑥科恩将自身作为当代主流文化中一个对等人身份欣赏着迷人的勃莱特,没有顺从也没有逃避。科恩的目标是勃莱特,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她,这都是他自己主动选择。与杰克讨论为何不去南美洲时,科恩也充分考虑弗朗西斯的感受,因为他认为对她还得尽某些义务。但是科恩已被勃莱特深深迷住,他听从心的感受,他要理解认识勃莱特的一切。当勃莱特美好的形象被杰克说破时,科恩止不住生气,因为他不允许美的事物被玷污。爱上勃莱特让他改变,这次改变让杰克也觉得他与众不同显得突出。他可以不计较个人成败,他可以不被动接受婚姻。

与勃莱特同游圣塞瓦斯蒂安,科恩得到一次爱情,即使他已经知道勃莱特将与迈克结婚,科恩仍为勃莱特的爱付出着,以致杰克等人觉得他说话时带着一种无比高明的神气。这种神气正是杰克所渴望得到却一直未得到也永远都不会得到的。正如杰克所说:“他的艳遇使我感到一种毫无理性的、跟人过不去的嫉妒。尽管我把这回事看待理所当然,也无法改变自己的感触。我(杰克)当时确实恨他。”⑧科恩的求爱之旅慢慢展开,为与勃莱特相遇放弃钓鱼,做勃莱特与迈克的导游,忍受着迈克时而的冷嘲热讽,想方设法和勃莱特呆在一起,求解勃莱特所处时的暴躁以及殴打杰克,找到勃莱特后痛打罗梅罗,乃至他的离开,这些事件的发生都是他自主决定。对勃莱特的爱间接激发了作为社会中个体所具有的独立性,唤起了他的自主意识并采取行动。

三、结语

乔伊斯《都柏林人》中《死者》一文中写到,大家在聚餐时讨论黑人歌者时,弗雷狄·马林斯锐利的提问:“为什么他不能也有条好嗓子呢?就因为他只是个黑人吗?”⑦同样,关于科恩的提问:“为什么他不能追求自由与美好的事物?就因为他只是个犹太人。”人生而平等,美的事物人人渴求,人人争取,不关乎人种,阶级,工作,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美]马库斯:《美国犹太人,1585-1990年:一部历史》,杨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美]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赵静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3][中]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4][爱尔兰]乔伊斯:《都柏林人》,孙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中图分类号:K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04-01

作者简介:屈卫锋(1990-),女,汉族,籍贯山东临沂,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猜你喜欢
科恩主体意识罗伯特
桂盟科恩斯
“欧元之父”、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去世,享年88岁
Looking Forward/by Robert Louis Stevenson期待
“我离罗伯特·德尼罗很近,等了他十天!”
“神啊,我准备好了”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沧浪诗话》看严羽文论中主体意识自觉性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木兰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