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2016-07-01 19:50尹小莉
求知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农艺专业技能素质

尹小莉

摘 要:现代农艺是中职院校农学类的主要专业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对农艺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调整教育模式。本文基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结合目前农艺技术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中职院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索。

一、中职现代农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课程针对性不强。中职院校培养的是初中级应用技术人才,毕业后进入本专业的学生大多需要在一线岗位工作。但现在的中职院校农艺教育的授课方式与高中文化课授课方式相似,学校的大多数老师都没有太多实际工作经验,过分注重课程内容的完整性以及理论的讲授,照搬照抄书本内容,不知道变通。

理论与实践脱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于区域经济,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应培养出符合区域农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但现在大多数中职院校将教学重点都放在理论教授上,不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素质低,达不到企业要求。中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各环节都应强调其实用性,在学生的培养中不能平分秋色,否则很容易出现表面上学生学到了系统的知识,但实际效果却不理想的情况。学生遇到实际问题,不知道运用哪一点知识,如何应用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的教授要结合实用性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大纲要综合各个学科的要求,突出职业技能项目和训练的要求。

课程设置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随着现代农艺技术的发展,新的农艺知识不断地出现,而现在中职院校的专业知识更新缓慢,大多还停留在以前的课本知识上,新的知识不能及时在学校的授课内容里得到更新,农艺技术与实际使用。

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内容

1.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教育部门应组织人员实地走访考察,了解社会实际中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技能推广、经营方式等的人才能力需求,结合实际确定学生应学习的专业技能和相关课程,对现存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融合现代农业技术理念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需求,建立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2.变革人才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应试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以试卷成绩评价学生的固有模式,好学生与坏学生的鉴定标准只靠一张试卷。其实成绩并不能代表一个学生的全部,这种考核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成长。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课程水平,课程改革必须变革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考试的卷面成绩只是考核内容的一部分,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训中的技能操作、学生的职业素质态度等内容都应该列入学生素质考核内容中,教育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专业知识。

3.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科学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多媒体、投影仪、视频展台、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采用实物展示、投影应用、多媒体音像等形式,将语言、文字、图像、音乐相结合,弥补农业实践教学资源难以带进实训室的缺陷,利用网络及时为学生更新现代农业专业技术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专业技能跟得上农业发展形势。

4.完善当前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农业产品的生长发展受到气候、地域等影响较大,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农艺专业各学科特点,制订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指导方案。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在学校中开辟试验田种植各类果树、蔬菜等农产品,创造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组织学生在农忙时节下试验田实践教学,将课堂教学田园化,实现课堂与田间、专业课程理论与实际生产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课程的整合性。这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模拟进入社会后的实际工作环境,了解企业对职业人才的诉求,让学生了解自己毕业后的工作现实,正确拟定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郝俊邦,张而贤.浅析中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课岗融合”教育模式改革[J].职业,2015,(30).

[2]吴 兵.浅析中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J].新校园(中旬),2015,(7).

猜你喜欢
农艺专业技能素质
不同施肥方式对茅粱糯1号农艺性状和酿酒品质的影响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强化途径分析
基于农业生产中农艺技术的应用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有感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考核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