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翠英
摘 要:建设生态文明战略是在全球环境生态危机凸显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更是我国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所必需提出的实际要求。本文对首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行SWOT分析,并根据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探讨生态文明首都建设的战略思路和对策选择。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层面的理论探讨转向操作层面的具体领域,也是使生态文明战略具体落实到城市建设中的实际做法。建设生态文明首都是生态文明战略理念在首善之区的首都城市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也是生态文明战略的基本理论框架应用于首都城市的要求,而生态文明首都的建设能给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发展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起到标杆和示范效应。
一、建设生态文明首都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在战略规划中经常应用的一种分析方法。本文试图通过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eats)四个维度对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详实分析。
1.优势
一是国家确定首都城市性质及功能定位。1980年中共中央秘书处对首都城市性质及功能定位为“三中心、四服务”,即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为国家和中央机关服务、为全国各地建设服务、为国家交流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同时在首都建设方针中还指出要把北京建设成为全球环境最清洁、最卫生、最优美的一流城市。二是北京是具有3000多年建成史和800多年都城史且历史文化遗产众多的伟大文明圣地,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三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理念和相应行动计划的提出。作为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北京提出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理念,北京成为绿色理念的城市,使城市理念在城市体系中走在了前列。四是北京拥有建设生态文明首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首都建设中所蕴含的重点内容。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是指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产业高级化进程中,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进步起到长期性、主导性作用的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的集合。[1]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所具备的禀赋比较优势、适应城市今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需要和符合社会进步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以及从城市发展的资源供给与资源需求等进行论证,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如“文化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人才资源”等,首都城市有着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为生态文明首都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2.劣势
一是首都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差较大。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土地面积为16410.5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密度为1195人/平方千米,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密度分别为23407人/平方千米、7488人/平方千米、958人/平方千米、213人/平方千米。其中农用地为10959.81平方千米,建设用地为3377.15平方千米,未利用地为2073.58平方千米。根据城市可利用土地面积来计算北京市人口密度的话,人口密度会更高,正因为如此,北京市是全球资源短缺特别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110个城市之一。北京市统计部门相关数据显示,能源消费总量与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对外依存度很高。二是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利用效率增速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数据显示,北京市从2005年至2010年GDP增速分别是12.1%、13%、14.5%、9.1%、10.2%、10.3%,而万元GDP能耗降速分别为4.2%、5.4%、7.0%、7.7%、5.8%、4.0%。三是城市规模继续扩大与城市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冲突,引发了较为严重的“城市病”。如城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城市环境污染严重、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多、基础设施滞后等都是北京城市亟须解决的问题。2011年北京迎来百年不遇的一场大雨和2012年北京遭受暴雨袭击,使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公用事业设施滞后方面的弊端暴露无遗,也暴露了北京市在城市应急管理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3.机遇
一是把北京建设成“世界城市、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2005年国务院审议并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明确提出把北京建设成“宜居城市”的目标。2009年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在市委市政府工作务虚会议讲话中提出了北京发展的新目标为“世界城市”。二是北京密云和延庆两县被选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域。北京市区域发展划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城市生态涵养发展区四个区域。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5个区县。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是向首都提供生态服务,凸显了生态服务的重要性。北京市密云县是由环境保护部选定的全国第一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六个地区之一,北京市延庆县是由环境保护部选定的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十二个地区之一。北京平谷区被选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示范点区域。三是北京“十二五”城市建设规划的提出——打造健康北京。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未来北京将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健康北京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巩固,市民更加期待生活在和谐宜居健康的城市中。把建设“健康北京”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新战略,作为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新要求,坚持以城市健康发展为主线、以促进全民健康为落脚点,强化公共卫生,提升医疗服务,优化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挑战
一是国外生态城市发展对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的高度。工业文明发展较早较快的西方发达国家最先经历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人口、产业集中造成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严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从而也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先行者。国外已有不少城市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取得了行之有效的成就。例如,新加波的总体规划和澳大利亚阿德莱的“影子规划”模式,荷兰负责性城市、生活性城市和参与性城市三个方面整合的生态城邦战略模式,此外还有日本的北九州、德国的海德堡、丹麦的哥本哈根、美国的伯克利,等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以及产品生产服务体系生态化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也在降低能源资源开采利用量,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方面走在了前列,这对我国首都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供了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同时向首都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竞争城市发展对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上海市根据自身特点和生态学原理,分阶段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目标, 计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生态城市,突显生态城市所具有的高效性、持续性、和谐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此外还有城市本身发展和市民对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目标。一方面,提升城市竞争力,在城市体系中发挥首善之区的标杆和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满足首都市民多层次和宽领域和高标准的健康、舒心、宜居的城市环境需求。
二、建设生态文明首都的对策探讨
1.创建以生态优先为主导的生态文明“首善”精神
首都城市的核心价值历来侧重文化性,追求其特定地域和符合时代的首善精神。在中国,“首善”概念用于首都文化,“首善”一词专指国都,意思是国都文化水平最高,是全国的楷模。事实上某城市一旦被确定为首都城市之后,无一例外都会将首都城市文明作为最重要的建设任务,而且但凡首都城市,都具备代表国家文明水准的标志性,是该国文明价值的综合体。北京作为首都城市除具有首都城市的核心功能和辅助性功能外,也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运用行政指挥和文明示范两类行为带动国家和社会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战略后,作为首都城市理应创先树立“以生态优先”为主导的生态文明首善精神,普及生态文明理念意识,强化生态文明伦理道德,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党的十八大会议期间北京代表团成员,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根据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的分析,并结合自身长期研究工作经验,谈到北京可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先行一步,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以此保证将把北京建设成世界城市、宜居城市和文化古城奠定坚实的基础。
2.构建以沟域经济为主体的首都生态循环经济体系
为了缩小北京市山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北京市不同功能区之间的人均GDP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21世纪以来,北京市生态涵养功能区如门头沟区、昌平区、延庆县等山区县开展了大量的山区发展研究工作。2004年一些学者率先在北京市初步提出了“沟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和基本框架。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山区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以山区自然沟域为单元,充分发掘沟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和产业资源基础,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对山、水、林、田、路、村和产业发展进行整体科学规划,统一打造,集成生态涵养、旅游观光、民俗欣赏、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科普教育等产业内容,建成绿色生态、产业融合、高端高效、特色鲜明的沟域产业经济带,最终达到服务首都和致富农民的目标。沟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经济形态。北京全市具备发展沟域经济条件的沟域229条,目前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并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沟域17条,依托这些沟域经济模式,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巨大的优势互补的不同沟域经济,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生态农工业、生态文化服务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一体化的生态循环经济体系。
3.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的生态文明首都城际互动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首都,走出生态文明首都模式,可借鉴世界范围内在生态环境与文明发展方面有成功发展经验的同质同类同级别城市的做法,如欧洲的伦敦、巴黎和亚洲的东京和首尔等,并与相关城市建立有效的城际互动机制。在生态文明首都建设过程中,由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层越来越多,利益格局也表现得更加多元化,因此,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社会和市民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体系。这也符合学者们提出的生态治理理念,促进协商民主,实现社会公正。[2]生态治理是一种节约资源的治理方法,更是一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良性互动的治理方法。以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体系为国内外生态文明都市城际互动机制的重要主体,在生态文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等理论领域或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绿色城市和文明城市建设实践等领域与其他城市进行深度而广泛的互动,为生态文明首都的建设模式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
4.构建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等基础的法律法规网络
后工业社会或现代工业社会时期政府实行“生态三化”,即生态问题政治化、全球化、内部化。[3]后来有学者又提出了“政治思维生态化”观点。本文在“生态四化”基础上再把法律生态化加进去,称之为“生态五化”。这与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有所不同,但殊途同归。其突出表现为:重视城市规划,注重法律保障和强调公众参与三方面内容是相互贯通、融为一体的。作为首都城市的北京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基准,落实《北京水污染防治条例》《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和《北京市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排放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将生态文明法作为基础,涉及生态文明生产、生态文明生活、生态文明消费、生态文明教育、公众参与等领域。作为生态文明示范点的密云县、延庆县带头出台了一系列较完备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实施细则和暂行条例等,可促进形成较完善的北京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网络。
5.编制科学合理的“首都区”生态文明带区域规划体系
生态系统除时间上的持续长久性特性外,在空间领域上也具有广泛的区域性。 建设生态文明首都,编制城市规划,应从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系统去考虑,编制“首都区”生态文明带规划,而不能“就城市论城市”。美国城市规划学家芒福德指出:“真正有效的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首都区”概念在《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中由吴良镛院士提出,从空间上、经济发展上和生态三方面界定了“首都区”内涵及其外延。我国发展应以区域发展为核心,区域发展应从行政区划的概念向经济区划的方向发展。首都区是一个经济区划的概念,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区的概念,更是一个生态文明带的概念。“首都区”就是从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综合视角出发,使京津冀和晋陕蒙构成一个多种系统重叠并形成经济扩散区域,成为可持续发展区域。故此,在现已有《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10年)》的基础上,还应编制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从大生态系统的层面去保障首都城市北京的小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 耘.首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7, (5):46-51 .
[2]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高小平.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行政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4,(5):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