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雅,冯翠娜,刘胜辉,贾新未,高淑贤(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茶多酚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sCD146和PAPP-A水平的影响
李雅,冯翠娜,刘胜辉,贾新未,高淑贤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通过研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sCD146和PAPP-A的水平与冠脉斑块血管内超声(VH-IVUS)特点的相关性及茶多酚对其的影响,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sCD146、PAPP-A水平与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及茶多酚对其的影响。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sCD146、PAPP-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斑块不稳定组sCD146、PAPP-A水平明显高于斑块稳定组,斑块稳定组与正常对照组sCD146、PAPP-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口服茶多酚患者血清sCD146、PAPP-A水平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sCD146、PAPP-A与斑块的易损性独立正相关,提示炎症反应与斑块内血管新生在冠心病的发展过程中可能有相互促进作用。茶多酚具有改善冠脉斑块作用。
关键词:sCD146;PAPPA;斑块易损性;血管内超声;茶多酚
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冠脉易损斑块的进展和破裂,而非冠脉的狭窄程度。有证据表明冠脉斑块内出现新生血管是斑块不稳定甚至破裂的重要因素。CD146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及血管新生的过程。其介导了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内皮细胞,与肿瘤的转移直接相关。CD146转化成可溶性的CD146(sCD146)。因此,血清中sCD146水平反映了激活的内皮细胞状态和血管新生过程。PAPP-A加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增加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故血清中sCD146、PAPP-A浓度均影响冠脉斑块的稳定性。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明显抗动脉粥样硬化、清除自由基、改善机体代谢紊乱、保护心肌等功能。本文旨在分析血清sCD146和PAPP-A水平与不同类型的斑块VH-IVUS特点的相关性,探讨血清sCD146、PAPP-A水平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斑块易损性的关系。茶多酚对其的影响。
1.1 对象
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诊断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行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患者60例,根据血管内超声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27例)和不稳定斑块组(33例)。同时选取冠脉造影未见异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不稳定斑块组服用儿茶素4周后检测sCD146、PAPP-A水平。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炎症、肝肾功能衰竭、服用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激素替代治疗及华发令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标本收集:全部受试者次日清晨空腹采集肘部静脉血液5ml,其中3ml注入抗凝试管中静止,2h后离心机分离血清,置-70℃低温冰箱保存;另2ml送检一般生化指标。
1.2.2 标本检测:利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可溶性sCD146、PAPP-A的水平。所有操作步骤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2.3 冠脉造影:应用GE Innova 3100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机,常规经桡动脉穿刺,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结果由2位心血管介入医生共同审阅。
1.2.4 IVUS检查与分析:冠心病患者均行血管内超声检查,使用美国volcano--S5血管内超声仪。自动回撤装置以0.5mm/s速度回撤。血管内横断面积狭窄率超过40%、坏死组织超过10%、且靠近管腔的斑块定义为TCFA,即易损斑块。
1.2.5 茶多酚的应用:茶多酚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儿茶素(徐州百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0mg/kg/d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1 各组间患者血清sCD146、PAPP-A水平变化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sCD146水平明显高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8.6±23.45)ng/ml比(174.5±31.95)ng/ml,P<0.05。sCD146水平在斑块不稳定组明显升高(208.6±23.45)ng/ml比(183.65±27.34)ng/ml,P<0.05。而在稳定组中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183.65±27.34)ng/ml比(174.5±31.95)ng/ml,P>0.05。预示sCD146水平与斑块不稳定性发展有关。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PAPP-A水平明显高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46±3.82)ng/ml比(7.71±4.21)ng/ml,P<0.05。PAPP-A水平在斑块不稳定组明显升高(18.46±3.82)ng/ml比(8.68±4.57)ng/ml,P<0.05。而在稳定组中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8.68±4.57)ng/ml比(7.71±4.21)ng/ml,P>0.05。预示PAPPA水平与斑块不稳定性发展有关。见表1。
表1 各组间患者血清sCD146、PAPP-A水平变化
2.2 两组患者IVUS结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血管内超声比较
两组患者冠脉最狭窄处外弹力膜面积、管腔面积及斑块负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较稳定斑块组患者钙化斑块少(0.19±0.26)ng/ml比(0.25±0.24)ng/ml,P<0.01,不稳定斑块组坏死斑块多(0.90±0.16)mm2比(0.68±0.29)mm2,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冠脉最小管腔、最小管腔斑块面积成分比较详见表2。
2.3 应用茶多酚患者血清sCD146、PAPP-A水平变化
应用茶多酚患者血清sCD146、PAPP-A水平变化
冠脉斑块不稳定是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导致斑块不稳定的主要病理因素是巨噬细胞浸润、纤维帽变薄和形成新生血管。斑块内新生血管仅由一些简单的内皮细胞组成,连接紧密性差,因而新生血管脆性较大,渗透性偏高,易被炎性分子和脂质浸润,促使斑块内基质降解、纤维帽变薄,最终引起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或脱落,出现急性心血管事件。
CD146是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分子,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血管结构的形成。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炎性细胞分泌多种炎性因子和促血管生成因子,导致内皮细胞上CD146的高表达,从而诱导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破裂是导致冠脉斑块内出血和形成血栓的因素,其提示斑块的稳定性改变。本研究的结果显示:CD146在不稳定斑块组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而且CD146表达强度与斑块坏死核心面积大小呈正相关,证实了CD146的表达强度确实与斑块内新生血管数量相关。不成熟新生血管数量越多,斑块破裂出血的风险就越大。抑制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数量可以降低斑块的易损性,靶向CD146治疗有可能有效地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降低斑块的易损性。
PAPP-A是1974年从孕妇血浆中发现的糖蛋白,其不仅在非孕妇的非胎盘组织如细胞外基质、单核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还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浆和不稳定斑块中表达。有证据表明血浆PAPP-A水平与斑块的不稳定相关。本研究结果示血清PAPP-A在不稳定斑块组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并且PAPP-A表达强度与斑块坏死核心面积大小呈正相关,推测PAPP-A可能在斑块去稳定性和破裂的过程中起作用。
易损斑块显著特征是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心。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冠心病患者冠脉最狭窄处外弹力膜面积、管腔面积及斑块负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斑块组冠心病患者较稳定斑块组患者钙化斑块少,且坏死斑块多。
茶多酚别名茶单宁,是茶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表明,饮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脂、抗凝血、减肥、降压等作用,并有抗癌、抗氧化的作用。茶多酚改善患者冠脉斑块不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易损斑块组中sCD146、PAPP-A的表达均高于稳定斑块组,提示sCD146、PAPP-A共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破裂。靶向CD146、PAPP-A可能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钱怡宁,蔺洁,段红霞,等.血清可溶性CD146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43):3392-3396.
[2]金中淦,宗明,顾宇英.妊娠相关蛋白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4):359-363.
[3]韩炜,刘静,康姚洁.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高糖环境下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12):950-954.
[4]李雅,冯翠娜,赵学伟.茶多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的影响.福建茶叶,2016,38(1):13-14.
第一作者简介:李雅(1981-),女,河北保定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心内科危重症的治疗和冠心病的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