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人的日常生活

2016-06-30 18:23杨民
中外书摘 2016年6期
关键词:马达加斯加驼峰

杨民

马达加斯加全称马达加斯加共和国,非洲岛国,位于印度洋西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全岛由火山岩构成,是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的岛屿。

地球上

唯一真正的亚非人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虽然地理上与非洲大陆相当接近,民族性格却更加接近亚洲。欧洲殖民主义强占该岛长达一个半世纪,也在马达加斯加沧桑历史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马达加斯加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其独有的特征,它是马来文化和非洲各族人民文化交融的结果,马达加斯加岛复杂的地理条件又让其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多样性,使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保留着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生活。

马岛东海岸一侧的各族群,浅棕色的皮肤、矮小的身材,吃大米,崇拜牛,亚洲民俗习惯的风情更浓;居住在中部的麦利纳人在马岛各族群中人数较多势力较强,其上层某些人特别是妇女,很像印度尼西亚爪哇人;西海岸一侧靠近非洲大陆的各族群,特别是西南部的部族,非洲特征更多,肤色深黑、卷发、唇厚、凸额、鼻子扁、鼻孔大、身材高壮,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马达加斯加人实际上是亚洲人与非洲人的结合,或者说,在马达加斯加,亚洲的米与非洲的牛成了亚非结合的新文明象征。马达加斯加第一任总统齐拉纳纳曾经说过,马达加斯加人是唯一真正的亚非人。

马达加斯加人的口头文化传统主要是神话传说,使先人的智慧和社会联系得以代代相传,传统价值观体现在当地一种说书的艺术形式中,这是一种表达精准优雅的劝世说辞,穿插着谚语和隐喻。

在马达加斯加,尊重祖先的观念从远古延续至今。

马达加斯加人素以敬老而闻名,他们认为老人经历多、见识广、经验丰富,年龄大小与智慧多少成正比。老人的社会地位很高,往往在本地、本村有一定的势力和影响,农村中负责管理村子的委员会大多由老年人组成。

谁偷的牛多

谁的本领大

在马达加斯加,牛不但是家庭财富的象征,也是国家的标志之一,享有特殊地位。马达加斯加人对牛有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牛的兴旺是家业兴盛的象征。牛要像孩子一样接受洗礼,一个星期中有一天不能强迫牛干活。重要建筑物上摆放完整的牛头以示尊贵,在公路两旁画有牛头标志的路牌随处可见。如果汽车与牛群在公路上相遇,让道的不是牛群,而是汽车。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婚丧嫁娶等重大事件,都要宰牛设宴,全村男女老幼应邀参加,宰杀牛的数量显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在葬礼上,人们将牛宰杀后,用石灰涂抹牛头,将其挂在墓地四周作为装饰,或者在死者的坟前立一个牛头模型,以示其生前的财富和地位。

20世纪80年代初,马达加斯加全国人口总数近900万,牛的存栏数为1000万头,高于全国人口总数,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养牛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是当之无愧的“牛之国”。2005年,马达加斯加牛的存栏数是969万头。

马达加斯加本地产的牛叫驼峰牛,当地人叫瘤牛,差不多十头牛中有九头是这种牛。驼峰牛因为其颈背之间有驼峰一样隆起的肉包而得名。这个肉包和骆驼的驼峰作用差不多,在草料充足的雨季被用来储存脂肪,草料匮乏的旱季可以补充养分。这种牛善走、耐渴,加上有驼峰,常被当地人用来拉车。中部地区经常能看到身穿短裤、赤着脚板、全身黝黑的孩子或大人,赶着牛车,行走在乡间大道上。

在岛上,谁的牛多,谁就是“大款”。养牛成风,惜牛如命,已成为马岛传统习俗。最心爱的牛死了,主人会痛心疾首,牛已成为当地人的精神支柱。

在村里,谁的牛最多,谁的地位最高,被看成村中的“大人物”。但如果他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甚至不把老人放在眼里,那么他倒霉的时刻就要到了。人们最讨厌这种人,全村人会齐心协力,将他的牛全部杀光,一扫他的锐气,给他以应有的惩罚,以示警告。

对牛的重视还带来了一项独特风俗。偷牛在别的国家都会被当成一种丑恶的行为,而在马达加斯加,却被视为勇敢、智慧和能力的体现。谁最能偷牛,谁偷的牛最多,谁的本领就最大,并会备受姑娘的青睐。

因为惜牛如命的主人会拼命保护自己的牛群,偷牛不仅需要胆大、心细,更需要机智和勇敢,所以胜者往往赢得尊重。因此,偷牛成为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的必备条件。

偷牛并非易事,一个人要偷几十头牛,而且只能在夜间进行,还要赶着牛群走几十里夜路,这对偷牛者是极大的考验。更有勇敢者将偷牛的日期告诉牛的主人,以此增添偷牛的风险和难度。偷牛的次数越多,坐牢的次数越多(而且多次越狱),越会被看成勇敢和刚强的象征,姑娘会更爱这样的“英雄”。

不过,随着时代发展,偷牛逐渐成为马达加斯加的严重社会问题,近些年来更发展到持枪抢牛,危害社会安定。政府采取措施引导人们改变偷牛的习俗,并收到显著效果,偷牛求婚的风俗已渐渐远离年轻人,但这种现象仍时有发生。

艰苦朴素的生活

在2011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中,马达加斯加排名第151位(共187个国家),约有92%的人口生活在每天1.25美元的国际贫困线以下。2012年约82%的农村人口人均每天的花费仅为0.5美元。

作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马达加斯加的大多数人口仍居住在农村,依靠农业过着清贫的生活。不过好在乡村农民多数有自己的土地,不用租房,大部分食品不需要自己买,能够自给自足,一般生活能够过得去。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仅占总人口的27%。城里人工资比较低,常常要做两份工作才能挣够养家糊口的钱。虽然工资不高,但挣多少,花多少。当地基本生活物品便宜,一般解决温饱还可以,但是剩不了几块钱。电话费、上网费就是奢侈消费了,一般人很少用。公司职员工资比较高,但工作时间长,每天都很忙,很辛苦。他们花费大,伙食费、生活费、交通费,都要自己承担,节省开支很不容易。国家公职人员和公司职员情况差不多,好处是有个铁饭碗。公务员即使犯了错,也就换一个工作岗位,一般不会被辞退。

马达加斯加人从事最多的职业是经商。集市是马达加斯加最常见的生意场,即使是在首都塔那那利佛,大街小巷也布满了各种集市。

在集市上买卖基本不用度量器具,仍然用最为原始的“个”或“堆”来计价售货。例如:1个橙子100阿里亚里,一堆橙子(4个)400阿里亚里。螃蟹按个卖,鱼按条卖,枇杷果按枝卖。花生和大米,则用当地公约的一种罐头铁盒作为计量手段。

马达加斯加使用安全饮用水的比例较低,70%的城镇居民依靠天然泉水解决饮水问题。即使在首都塔那那利佛,也仅有54%的家庭安装了水龙头,其余家庭因财力不够,无法在家中使用自来水,不得不到数百米外的公用取水点排队取水。郊区居民可以打井取水,但每打一口井要花30万阿里亚里(约合150美元)左右,并非每个家庭都能承受。

马达加斯加交通不便,纵使有路,多数也是土路,在雨季泥泞难行,大量农副产品和土特产无法货畅其流,以致堆着发霉。因此偏远山区的农民,无法把山货运出去销售,生活仍然贫穷。

马达加斯加仅在城里和公路主干道两边的小城镇供电,分散在山区和河道边的广大村民,只能随着太阳的节奏过着朝出暮归的生活。偏远山区没有电力供应,一到夜里,山中村镇陷入漆黑,乘车走夜路时,可以看见当地居民未携带灯具走在漆黑的道路旁。纵使在首都塔那那利佛,夜里点灯仍然是属于有钱人的奢侈。

由于居民生活仍非常传统、艰难,砍伐树木制炭或是生火便成家常便饭,曾经葱郁的森林在居民砍树制炭的需求下不断消失,却又因为没能及时种上幼苗,以致裸露的红色泥土在雨水的冲刷下,不断地流向印度洋和莫桑比克海峡。

猜你喜欢
马达加斯加驼峰
马达加斯加燕蛾
恭喜发财
驼峰场编发线向到发场交授权电路探讨
驼峰第三制动位减速器夹停钩车问题的改进
荒野求生2·马达加斯加寻宝记
对驼峰测长的改进设想
驼峰里面装的是什么?
自动化驼峰股道打靶距离不足溜放方法探讨
驼峰站场综合防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