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
【摘 要】 如果语文教学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观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最佳地接受信息,从而使教与学得到和谐发展,学生就会愿学、乐学、勤学语文。
【关键词】 语文;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语文教学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观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最佳地接受信息,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教与学得到和谐发展,从而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
一、用教师魅力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他讲课的杏坛不过是一个大土堆,能够把三千学生从四面八方吸引过来,并追随他左右,这就是孔子的魅力。
(一)用师爱感染学生
高尔基说得好:“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学生喜欢的老师,他的学科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该门功课的努力程度高,学习成绩也就好。一个优秀的教师,会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沟通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使自己成为学生信赖爱戴的人,将自己的教育要求融入在对学生的爱的情感里,从而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引起他们积极的反应,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用过硬的专业素养吸引学生
“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人,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的知识不断涌现出来,教师要熟悉和掌握的东西越来越多。教师拥有“一桶水”已远远不够,教师应该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陶行知说得好:“要想学生学得好,必须先生好学。只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所以,教师要学为人先,与时俱进,把学习作为一个长期的,永不间断的工作来做。活到老,学到老的教师才能有进步、有创新。
教师的讲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教师就需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授课时能清晰、准确、通俗、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向学生传授知识。
“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要能将符号化的知识,转换成各种鲜活的、学生既能接受又具有挑战性、且不只是游戏式状态的知识,就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对教材有一种再组织的能力,经过教师对教材的再组织,教材内容的呈现就容易让学生接收。
多媒体已经走进了学校的课堂,为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更新,而且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因此,教师要有良好的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既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又吸引学生注意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积极性。
二、选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运用多种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在抓住学生心理特点的同时,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精彩导入,引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起着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活动,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导入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和自己教学的特点选取不同的导入方式,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我在上《石壕吏》一文时,选取“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导入,既吸引了学生,又让学生了解了诗歌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学生对该诗的理解。
(二)以疑激趣
“疑”设得好、设得精、设得巧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因此我们可以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然后逐步引导他们得出结论。同时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肯定学生的思考结果,激发学生得出自己的见解,毕竟“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来特”,这样求同、求异、创新的答案就会随之而出。如我教学《孔乙己》一文时,我就提出一个问题:“你如何评价孔乙己悲剧产生的根源?”,要求学生不要被老师的讲解、参考书及其他束缚自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指出这是当时的科举制度造成,有的指出这是孔乙己自己的好吃懒喝的习性造成的,有的指出这是当时社会环境、人际关系造成的,还有的学生说这是他的父母没有从小教育他爱劳动的习惯造成的,等等。这样的见解很好,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要加以肯定,就会引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爱语文的习惯。
(三)自读、互问、互答、合作探讨
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积极思考,提出疑问,让其他学生来回答自己的问题,可采用同桌之间,同组之间,班级之间的形式进行,当然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要加以引导、总结。这种方式能充分引导学生去探索,培养质疑、释疑的能力,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辩论和商讨,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同时学生可大胆发问,也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趣味竞赛
组织学生竞赛,能刺激学生为自尊好胜而努力,课堂上可组织学生默写生字、背诵课文,小组回答问题,知识竞赛,分角色朗读、演讲、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这些都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编课本剧
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就是一种深入理解文意,寓教于乐的好形式。比如课文《变色龙》、《孔乙己》等课文,情节富有戏剧性,都适合编成课本剧演出,这种形式既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有助于锻炼学生说、唱、跳等多方面的能力。
(六)进行社会生活实践
语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学生生活环境就是一个大课堂,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亲自感受社会生活,既丰富自身阅历又能积累生活素材,培养劳动实践能力。如进行家务劳动,如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城市广告纠正错别字、慰问养老院老人、进行街头宣传……如接触自然:进行旅游、观察周围自然环境的变化……
总之,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灵活、创新地运用一些方法,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