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敏
【摘 要】 “以学生发展为本”,深入研究学生学情,用尽心思去琢磨学生、琢磨课堂,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思考相应的对策,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学情分析;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是对客观世界的深刻认识,是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所以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用。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以学生发展为本”便对学情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学情分析,更要在行为上为提高学情分析的质量而付出应有的努力。
然而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都非常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很少关注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更忽视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造成数学教学一切从教材出发,忽视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么过易要么过难,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呢?下面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景
所在年龄阶段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乐于发言还是开始羞涩保守;喜欢跟老师合作还是开始抵触老师;不同年龄学生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也不同。这些特点老师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简单知识来分析,也可以凭借经验和观察来灵活把握,还有不同年龄学生的感兴趣的话题不同。因此,教师要尽量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增强学习效果,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立足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知识迁移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我们知道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知识经验是构成新知识、新智慧的生长点,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调查,可采用谈话法、测试法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这样有利于教师把准教学的起点,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之前,教师可与学生进行谈话交流,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而后汇集谈话内容加以分析,发现学生已积累了一些用人民币付钱购物的经验,因此,我把“怎样认面值不同的人民币”这一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自己已认识的,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让他们在互动交流中,自然而然地将生活经验转变成数学知识,而在这其中教师只需进行适当的点拨、归纳、提炼。这样的教学不仅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丰富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而且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感受到了自主探究后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立足学生的学习风格,实行小组合作
班级整体学习风格:一个班级的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班级性格”,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是如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学生通过小组内的相互帮助,共同商讨,不仅对所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必然更喜欢学习,更会学习,学习信心也就更足。
四、立足学生的认知差异,落实练习分层
一个老师选择三尺讲台的时候,必须做好一个心理准备,那就是:将终身面对差异。而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以分层教学为突破口,优化教学策略,因人定标,因材施教,实现减负和增效的双赢,充分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而分层教学中尤其要改变以往的命令式、强制性、一刀切的作业模式。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既考虑要让优秀生“吃好”,又要设法让学困生“吃饱”,既满足优秀生喜欢接受挑战的愿望,又兼顾学困生学习信心的培养,让他们也能凭着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作业,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如在学习了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后,利用“逛超市”选题的形式,设置了三类题目:
A类:32×83+32×17 (25+125)×4
B类:75×101—75 47+47×99
C类:28×98+56 54×34+54×67—54
这样的练习设计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性地做题,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发挥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训练、提高。
五、立足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改变教学方式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多种思维成分共同配合而成的。一、二年级的学生,其思维主要带有直观具体性和外部片面性的特点,对学习材料的分析,主要限于直观行动方面,要依赖于实物或图形,因此,组织低年级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创设一些具有数学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玩中学,学中思,思中悟,悟中得。如,加法意义的教学,就可以带着学生先观看动画演示:校园里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给花坛里的花浇水,又来了2位小朋友,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呢?小朋友结合之前所学的“分与合”,不难发现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就是把原来的个数和又走来的合起来。这时候,老师并不急于告诉学生,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要用加法算,而是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动身演一演,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因为,孩子的思维是在活动中发生的,并随着学生活动的深入而得到发展。学生只有亲自参加活动,在操作活动中不断积累感性材料,才能使学生的双手闪烁智慧的光芒。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真实状态是决定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关注学生需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教师的教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才能使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书目:
1、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M].2001.6
2、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段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吴正宪与小学数学》[M]。
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