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萧统《昭明文选》中选了鲍照的《芜城赋》,作为赋体文学,该作表达了一种扬州城衰败的叹息之情。无独有偶,千年之后,宋人姜夔作自度词《扬州慢》,同样也表达了扬州城昔盛今衰的感慨。鲍照的《芜城赋》与姜夔的《扬州慢》的艺术之异,文体不同带来的抒情之异,值得我们探寻。
关键词:鲍照;姜夔;赋与词;文体的抒情性
作者简介:蔡晓伟(1994-),男,江苏昆山人,江苏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01
引言:
鲍照创作了《芜城赋》。这是南朝抒情小赋中的名篇。芜城即今江苏扬州)。此赋将广陵昔日歌吹沸天的景象与眼前荒草离离的破败景象进行对比,在对历史的回顾中,表现了作者对屠城暴行的谴责和对统治者的警告,寓有今昔兴亡之感。尔后南宋词人姜夔路过扬州,作《扬州慢》,全词不过98字,却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黍离之悲”。那么鲍照的《芜城赋》对姜夔的《扬州慢》有怎样的影响?从微观到宏观看,两种不同的文体在文学抒情上有什么区别呢?
一、美丑意象的运用:鲍照的《芜城赋》对姜夔的《扬州慢》的影响
比较二作,它们的抒情基点都是盛衰意识。《诗品》序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历史是不断变化的,在这种变化中,无论是人事,还是城市,都会使当时的文人产生一种“无常”的悲伤之感。谈及鲍照的《芜城赋》对姜夔的《扬州慢》的影响,且先看《芜城赋》的意象安排与细节表现。在表现了广陵城当年的繁盛场面之后,鲍照是这么写广陵的衰败的:
泽葵依井,荒葛罥涂。坛罗虺蜮,阶斗麕鼯。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饥鹰厉吻,寒鸱吓雏。伏暴藏虎,乳血飡肤。崩榛塞路,峥嵘古馗。白杨早落,寒草前衰。稜稜霜气,蔌蔌风威。
不难发现,鲍照大量运用了一些生僻的事物与丑恶的意象用来表现广陵城的破败。法国人波德莱尔写《恶之花》就是以恶来表现美的,虽然鲍照并不可能见过波德莱尔的作品,但是鲍照也是企图通过丑恶的意象来烘托出当年广陵城的美。而且就全赋的容量而言,他写“盛”的片段的容量又远远小于写“衰”的片段。
那么姜夔的《扬州慢》在意象运用方面是什么样的呢?且看原文: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在写同一内容上,姜夔很好地学习了鲍照的创作容量的分配,即写盛的篇幅小,写衰的篇幅多。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这与赋的特质有关。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赋形成了“劝百讽一”的文学特征。即在铺排很多优美的,宏达的场面之后,以一个讽刺性的结尾作为全赋的主题。那么为什么盛衰题材的赋作的容量安排不是“盛百衰一”呢?因为如果转折的力度太大,盛衰的对比关系就不那么明显了,说理的力度也变弱,所以在表现盛衰无常主题的篇章中,只有写盛的篇幅小,写衰的篇幅多才能在艺术性上更好的展现一座古城衰败的凄凉之情。另一方面,鲍照多写丑恶的意象,但是姜夔即使是表现盛衰无常的主题,也多用优美的意象。依引文看,“清角”“波心”“冷月”三个意象,以冷色调着于物体之上,整个给人以“清空骚雅”的美感。而从接受角度看,读者对于姜夔的《扬州慢》应该是更容易接受一些的。因为文学是离不开“美”的,视觉的美比视觉的“丑”在读者心理上更有魅力。
二、空间容量与审美容量:赋与词的抒情性之异
针对以上问题,拓宽视野来说,一篇赋与一首词在抒情时(甚至是抒发同一种感情时)有怎么样的异处呢?
首先是作品容量的问题,赋是要“铺张扬厉”的,所以篇幅一般很大。而词限于容量,即使是慢词,字数也远远小于赋。那么在表达同一种感情时,必定缺少赋的细节性关照。然而词的容量虽然小,却更容易以一个小点来感动读者。以姜夔的《扬州慢》为例,“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以一个不变的意象即“二十四桥”,和一个变的意象,年年生的“桥边红药”,在变与不变中表现了一种历史发展的无可奈何。况且,作者戏称,那桥边的红药知道它每年生长为了谁吗?换言之,在历史的发展中,人与红药不也有异曲同工的悲情吗?反观鲍照的《芜城赋》,可以直接抒情:“天道如何,吞恨者多。抽琴命操,为芜城之歌。”虽然直抒胸臆,却少了姜夔那种“戏说”背后的文学趣味与感染力,这一点不可忽略。
其次是从文学传播角度看,如果一篇赋与一首词抒发的是同一个道理,那么后世读者引用起来时,在两部作品艺术性相差不远的前提下,对赋的引用应该小于对词的引用。这个与词的特质有关,词是“小词”,一是容量小,二是在传统视野中,词不能言志,不能载道,处于“小道”的状态。正是由于这种特质,词的抒情地位却是不能忽略的。
叶嘉莹先生论词,便认为词有“弱德之美”。从发展的过程来看,赋渐渐承担起“讽”的文学职责,既然要“讽”,那么就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真情抒发的功能。所以在艺术性所差无几的前提下,赋之抒情深度应弱于词之抒情深度。其余韵回环,自不可同日而语。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萧统.昭明文选[M].江苏:广陵书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