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文化 享乐匠心之美

2016-06-30 13:03
健康女性 2016年5期
关键词:土族唐卡昆曲

一针一线,一个繁华世界

傈傈族传统的纺织工艺和刺绣

云南有一家名为“顺慈”的店,店主人在当地很有名气,被誉为傈傈族最后一批绣娘之一。她为杨丽萍老师做了十几年的刺绣,手工里面的艺术功底和色彩搭配审美,使得每一件都像艺术品般值得收藏,十分珍贵。

曾经,一位客人对店里的东西爱不释手,件件都想买。这位女店主却缓缓说道:“这样不可以,你的欲望太强了,我不卖给你了。”在如此商业的社会。你也许无法相信竟然会有商家说出这等不售卖的理由。更有意思的是这位店主只知道自己每件东西的售价,却不会简单的加减法,因此,每一个在她店里购买东西的游客都需要自己算好总价,给多少,她就收多少。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是打动人心,尽管为杨丽萍老师做了十几年的刺绣。但她拒绝利用这一点来为店面宣传,这个女店主至今依然保留着少数民族那种单纯与淳朴的待客之道,依然信奉着物尽天来、得失参半的人生哲学,这大抵就是真正的“匠人”。他们才是中国民族文化及传统艺术文化真正的保护者。这样的每一个手工艺者,都值得最高致敬。

刺绣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除了被人们熟知的中国四大名绣“湘绣”“蜀绣”“粤绣”“苏绣”,还存有很多更加古老的刺绣手法。手工刺绣指以手工方式,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手工刺绣是中国非物质遗产保护中最珍贵的物种之一,中国目前尚被存留的手工刺绣种类已不多,英国皇家缝纫学院就曾为了保护刺绣这门技艺,专门建立了一个网上刺绣银行来保护全世界各国的刺绣艺术。

傈傈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他们的民间文学《创世纪》、《我们的祖先》等神话、传说被称为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傈僳族的服饰也很有特点: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傈僳族能歌善舞,每到收获、结婚、出猎和盖房等时节,他们都要尽情地歌舞。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

云南迪庆维西县叶枝镇同乐村是目前我国境内保护最完好的原生态傈僳族山寨,因为其交通闭塞,所以传统文化及习俗保持得最为完整。2015年终于开通了10公里的山路,使得这个深藏在大山深处的同乐村更加便捷,迅速地被文明社会所认知。如何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保留好这些中国最原始、最原生态的社会文明及文化,成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今年65岁了,还想继续做纺织,只要有人愿意学,我都会教他们。来我这儿学也行,我上门去教也可以。现在日子好过了,很多年轻人都怕麻烦,不想再做民族服装了,都愿意去外面买现成的,但我怕这门技艺失传,所以急切地想传授给他们。”说这话的是同乐村一位65岁的老人,她要传授给大家的是傈僳族传统的纺织工艺和刺绣。她在当地小有名气,经她织出的布和刺绣品最为寨子里的人认可,很多人都喜欢请她为自己织布,而且以此为荣。但随着外部世界的精彩呈现,费工费时的手工织布和刺绣逐渐失去了吸引力。为了不让本民族的传统工艺失传。这位老人主动向衬里的年轻人传授纺织刺绣技艺,她说起其中缘由:“像年轻人一样,我也喜欢现在的新东西,那些外面卖的衣服方便也好看。但我们傈僳族手工织布刺绣等工艺是一种文化,必须要将这种民族文化传承给徒弟们,传承给年轻人。不然,就丟喽,就失传喽。”

土族的盘绣

在中国,与傈傈族的刺绣相比有一种更加古老、更加独特的纺织技艺便是土族的盘绣。盘绣是土族独有的一种绣法,复杂巧妙,汇集着古老土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是每一个土族女性一生都要精研的必修课。她们世世代代传承着这种古老传统的民族刺绣艺术,技艺精湛,巧夺天工。直到今日,都算是保留甚好的刺绣技艺。

2006年,上族盘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圾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盘绣技艺已经存在了一千多年。土族刺绣是每一个土族女人一生的必修功课。土族女子出嫁前。首先要在娘家办一个土族刺绣个人展。将自己绣制的衣服、佩饰、鞋袜等向娘家人一一展示,然后还要在婆家利用新婚庆典之机。给婆家人、邻居和亲戚朋友们展示自己的绣品,并向婆家亲人贈送自己亲手绣制的物件。当她们有了女儿之后,又会花费十几年的时间,将这门刺绣技艺悉心传授给女儿,如此世代相传的古老技艺,形成了土族刺绣特有的“气质”。其中最引人注目、最美丽的算是土族花袖衫。这是土族女人的传统服饰。土族语称作“秀苏”,是一种用红黄蓝白黑紫绿等七种色料的布或丝绸制作成套袖,缝于长衫上。常被称作“穿彩虹衣衫的人”,土族之乡也因此而得名“彩虹之乡”,这些花袖衫是土族刺绣,尤其是盘绣技艺最集中的反映,盘绣的操作方法为一针两线,一根线盘,一根线订,特点是针法细膩,用面料、选丝线的颜色搭配讲究,结实厚密、耐于保存,图案主要有石榴、五辦梅、太极图等,蕴涵着家庭兴旺、幸福长久等吉祥含义。

从陕西华阴老腔到中国戏曲

2016年,谭维维和华阴老腔艺人的《华阴老腔一声喊》被国人万众瞩目。谭维维说:“最初想要寻找一些中国特别民间的或者是更久远的音乐元素。但它必须是充满着摇滚气息的。当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几百年前的华阴老腔,我觉得它就是中国最早的摇滚。”

当谭维维把摇滚和华阴老腔结合起来,炸裂唱响的那个瞬间,你会被莫名感动。这些艺术工作者用自己所能够做到的传播方式,让大家开始关注这些即将失落的民族文化,

华阴老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剧种是家族戏这种特殊的表演形式,目前已经处于即将消亡的濒危状态。它系明末清初,以陕西省华阴县市久为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

白先勇的昆曲传承计划

昆曲,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首批人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项目,昆曲的文学遗产积累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戏剧形式所无法比拟的,然而,它严格的程式化表演和缓慢的板腔体节奏,丧失了时尚性和大部分娱乐功能,因此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已经渐渐被社会以及现代人所遗忘,失去了观众,没有了演出市场,因此昆曲就慢慢地变成了一种“老古董”般的存在,从事专业昆曲演出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都不得已改行,很多秘本失传,损失巨大。

有人主张,昆曲应作为博物馆艺术,只求保存,不用发展,这有悖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保证这些杰出文化的生存,而不是遏制它们未来的发展。因此,保护昆曲,保护的是人类口述文化遗产。

这时,一个看似温柔、沉静的男人出现了。白先勇,台湾当代著名作家,于2012年起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昆曲研究推广计划”荣誉主任,从此开启了他的“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他在苏州大学以及北京大学开设的昆曲艺术公开课,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他通过师徒口传心授的传承教学,学者、艺术家与高校学生的对话推广,以及青年演员的个人专场演出,这样三位一体的模式,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这种即将消失的文化,保护并传承昆曲文化。

雪域文化中的瑰宝

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一青海唯一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文化的发源地,它如同一个深闺里的姑娘,美丽却不为人知,最令人吃惊的是,来到这个小城市的游客其实并不算少,其中80%是外国游客,而中国游客却显得格外稀少。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热贡艺术

同仁,藏文“热贡”,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热贡艺术是雪域文化和中原佛教艺术完美结合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绘画(唐卡、间唐)、堆绣、雕塑(木雕、泥雕、石雕)、建筑、图案等。其技法既继承了藏族佛教传统创作手法,又融汇了汉族绘画和其他地方的民间艺术,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在国内乃至世界文化领域中具有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现已被正式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并于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其他那些即将消失的民族传统工艺不同的是,热贡艺术却在这个商业和科技当道的现代社会声名鹊起,繁荣昌盛起来,吾屯是最为闻名遐迩的藏画之乡。中国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青海有四位,四位全在吾屯,在这里,随手推开一户家门,即能看到“家家作画、人人从艺”的繁荣景象。目前,从事热贡艺术创作的民间艺人约2000余人,其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等收藏及拍卖盛行的国家。

艺术神作一唐卡

唐卡,近些年来在国际上声名大噪,越来越多的世界级收藏家开始收藏并关注唐卡。作为热贡艺术最典型代表的唐卡,无论是画笔还是颜料都需要热贡画师自己制作,制作唐卡所用的传统绘画材料,均选用纯天然矿物质,因此色彩异常绚丽、已百年不褪色。这些颜料,全部由海拔4000米之处的绿松石、珊瑚等天然宝石混合染色并经手工磨制,而民用金绘画则是热贡艺术的独特之处。金上作画更是一项艺术绝技。其作品造型生动,工笔精细绝美,设色均匀协调,人物刻画惟妙惟肖,具行强烈的线条感、色泽感、运动感和主体感。

隆务寺是热贡艺术的核心。这个寺建于元代的古老寺庙,是安多地区三大寺之一。其殿内的壁画、堆绣和主供佛像都非常精美,是热贡艺术的代表作。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看不到一般景点的游客如织,却随处可见当地藏民口中一圈又一圈的转经、一次又一次的叩拜。自然与和谐,如天成。另外一个寺庙年都在寺里拥有现存最古老的热贡唐卡壁画,这些300多年前的壁画是热贡艺术形成期的缩影,色彩浓烈奔放。满墙壁画中的狮子每一个神情姿势都不同,需要何等耐心和功力才能完成如此艺术神作。这就是手工作品的动人之处。

世间繁华,不过是一掬细沙——坛城沙画

除了唐卡,另外一个震撼人心的藏族艺术形式便是坛城沙画。纪录片《第三极》中就曾经用将近半集的篇幅为我们讲述了这种精美绝伦的宗教艺术。两千五百年来,这种艺术形式历代传承,毫无间断,坛城沙画,意为“彩粉之曼陀罗”,是藏传佛教中最独特也最精致的宗教艺术。每逢大型法事活动,寺院中的喇嘛们就会用数百万计的沙粒描绘出一个奇异的佛国世界,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月。坛城的制作方式是通过平面或立体形式表现,构图井然有序,方圓相间,几何结构精密,俨然世界的缩影。更令人叹服的是,这些包罗万象色彩绚丽的图案既无任何参考资料也没有底稿草稿,全部都是由画师凭借多年绘制经验一气呵成,这也是坛城沙画艺术珍贵性的最好体现。但是,历经数月才能完成的坛城沙画,却会在仪式结束后,被毫不犹豫地清扫干净,顷刻间化为乌有。清扫后的细沙将被装入瓶中,倒入附近河流,这种类似于行为艺术的手法,告诉我们,世间繁华,不过是一掬细沙。

猜你喜欢
土族唐卡昆曲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浅谈唐卡文物的保护修复——以馆藏清代活佛像唐卡为例
清人绘六世班禅唐卡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浅谈土族刺绣的艺术审美及发展
土族聚集区传统常用野生植物及相关传统知识的研究
精湛的唐卡与金工技艺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阐释唐卡保护——以故宫博物院的唐卡保护为例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