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伟++付彪++房清江
近日,杭州现女性停车位的图片刷爆朋友圈。今年3月,浙江杭新景高速桐庐服务区管理方划定了8个女司机专用停车位,车位内用粉红色的涂料勾勒了一个穿裙子的少女形状,并在宽度上特意进行了加宽。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市均出现了专供女性使用的停车位,而网上对于此举一直争议不断。
早在2009年,河北石家庄市就出现了女士专用停车场,在面积为160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只设置了40多个停车位,停车场以粉红、亮紫为主色,并且禁止男性入内。而合肥、重庆、上海等地的商场和写字楼也陆续出现设立了女性专用停车位的情况,这部分车位设立上体现了加宽加大的原则,并多使用粉红字体标注。
赞成:彰显绅士风度
资料介绍,“女性停车位”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的德国,初衷不是为了降低停车难度,而是为了提高安全系数——“女性停车位”距出口近,照明好,还有监控,能避免女性在地下停车场受到骚扰。如今,这种特殊的“关照”政策已失去原本意义,“安全”车位变成了“宽裕”车位,不仅遭到许多男司机的抗议,也引起许多女司机的不满。
到底女性停车位是体贴还是歧视?赞成女性停车位彰显的是绅士风度的人认为,毋庸置疑,从概率上说,女性驾车的能力不如男性,专设女性停车位,既是对女性的关心,也是对其他车辆的爱护,体现人性化关怀,有什么不好呢?
当然,有的商场划出女性停车位,也是向女性抛出橄榄枝,欢迎女性停车购物,算是一种人性化的营销方式,对女性有吸引力,体现出商家对女性的特别关照,女性看到了应该感到温暖,而不是觉得是一种歧视。
退一步说,即使是女性停车技术非常好,如果有宽敞的女性停车位,享受一下又何妨?再者,女性停车位宽敞一些,至少不会担心自己的车被别人撞,也不用担心撞到别人的车,以及不必担心粗心大意的人开车门时会撞上。
事实上,划女性停车位折射出一种“绅士”管理心态,对女性礼让三分,这是对女性的呵护和贴心保护。不要动辄把关心女性的服务贴上“歧视”的标签,然后假装很认真、很关心、很负责地批评指责。这看起来是要维护女性的地位,实际上是干涉关心女性的服务。
反对:本质上还是种歧视
持反对意见的人则认为,虽然从礼仪上讲,女士具有一定优先权,那是基于对女性的特殊照顾。然而,在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中,男女平等才能避免被歧视。女士专用停车位,听起来确实很好听,也足以获得既得利益者的青睐,然而若忽视了以公平性、必要性和合理性作为前提,那么“人性化”就只是一个光鲜的噱头。
特意进行了加宽的停车位,停起车来当然很容易,也让一些技术差的女性不再为难。不过,这样的迁就与纵容,对女性司机的技术提升却没有多少益处。因为车技需要长期的练习才能得到提高,否则根据水平而调整停车位面积,那么技术较差的女性司机,其水平就很难真正得到提高。让其回归到常态化,比加宽的女性专用停车位,恐怕更有效果。
更何况,在停车资源相对稀缺的当下,女性专用停车位的加宽,既会浪费较多的公共资源,又会带来管理上的不便,导致管理的成本和压力的增加。因为一旦非女性司机停在了车位上,就要动用力量进行劝阻,在没有车位的情况下也会引发冲突。若出现这种场面,“人性化”的善意就会成为麻烦。同时,驾驶的技术并非难以掌握,女性并非天然弱势,与性别并没有绝对的联系。设置女性专用停车位,说白了就是在潜意识中认为女性的驾驶技术整体上较差,因而需要得到特殊照顾。这种心态和出发点,本质还是一种性别歧视。
或许,基于身体和生理上的差异,对女性实行特殊照顾很有必要,然而不能将其扩大化,否则表面的保护就会成为伤害。至少透过此传递的信号是,女性驾驶技术普遍不行。若此形成了思维定势,那么女性司机去应聘或者找工作,就会失去竞争优势。
要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就必须让男女之间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尽量减少对女性的特殊化照顾,让其水平不会因之退化。保护和照顾女性,不如让她变得更强大。
理性解读:不必给车位标上性别
从媒体报道来看,众说纷纭中对女性停车位的解读,基本形成“两边倒”的情形:一边是赞,认为是对女性的关爱,是人性化的举措;一边是弹,认为是对女性的不尊重,或者说是性别歧视,“女司机技术差,所以需要加宽车位,降低停车难度”。这两种解读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或者说仅仅考虑了单方面的因素,而没有全面地考量。
不可否认,基于对女司机在标准车位倒车经常发生剐蹭事故的考虑,服务区管理方专门划定8个“女性停车位”,并在宽度上特意加宽,体现了对女性的尊重和关怀,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对“驾驶技术不太好”的迁就。正如有网友表示,停车位可以放宽,难道行驶过程中道路也可以对女司机“放宽”吗?如果真是对女司机的关爱,应该倒逼她们提高技术,否则,无异于制造更多的“马路杀手”,于女司机、于他人都将是不幸。
至于“性别歧视说”,诚然男女有着身体素质、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但与驾驶技术并不能划等号,也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或调查显示女司机一定比男司机事故率高或低;性别与技术没有必然联系,现实中需要“关照”的绝不仅仅是女司机,还有新司机等。
在私家车数量的剧增、城市停车位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单独划出“女性停车位”再奢谈人性化关怀,就不能不受到各方的质疑。
尊重和照顾女性在交通中的地位,善意无可厚非,设置“女性停车位”有导向意义,但终究还是“圈地为牢”的机械方式。女性停车难、技术让人捏一把汗,或许一定程度上存在,但是不宜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在技术的症结上,而忽视了停车位供给与管理的缺失。
很明显,照顾女司机未必非要让车位带上性别,完全可以通过对车位的科学设计、精心管理以及培养驾驶者礼让的理念,让女司机从秩序和便利中得到照顾,弥补高难度停车技术的“缺陷”。比如,停车场、路段等区域依据一定比例,按车辆大小设计对应大小车位,引导司机按驾驶车辆分类停车,完善停车辅助的配套设施,如灯光、告示牌等等,方便司机停车;对车位根据位置特点、停车难易程度进行区分,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加以区别。同时,建立倡导性规则,把容易停车的区域优先让给女性、残疾人、新手等群体,在停车遵循“先来后到”的前提下兼顾“先难后易”的原则,让微观层面自我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