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柯洁+于浩+后建祥
【摘 要】高职学生是拥有闲暇时间较多的群体,同时又是新媒体使用最主要的群体之一,新媒体对高职学生闲暇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远。理性客观地看待高职学生微时代的休闲现状,并辩证客观地看待新媒体对闲暇教育的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和实践高职院校闲暇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当前高职院校闲暇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学生;闲暇生活
拉格内森曾说过:“改变了某个民族的闲暇品性就可以改变这个民族的整个品性和这个民族的效率。”21世纪初,我国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以终身学习为导向的新学习文化和闲暇教育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闲暇教育已经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使命。作为闲暇时间较多的高职学生,他们的闲暇教育尤其值得关注,新媒体时代的高职学生种种消极的休闲状态让人堪忧,理性客观地对待大学生微时代的休闲现状,并辩证客观地看待新媒体对闲暇教育的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和实践高职院校闲暇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当前高职院校闲暇教育的重要任务。
1 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闲暇生活现状
1.1 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相对概念,是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也称为数字化新媒体,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对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2 闲暇生活的概念
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是指除教育教学计划所安排的活动(如上课、实验、实习等)、为完成教学培养计划的活动(如做作业、复习)及满足基本生存的活动(如睡觉、吃饭)之外的可以自由支配自主管理的时间里自主安排的生活或活动[1]。有学者认为,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不仅要重视课堂教育,更需关注学生课外生活,尤其是闲暇生活。闲暇生活的意义在于恢复脑力与体力,促进身心健康,有助于科学、艺术的发明与创造,并为人的自由安全发展创造条件[2]。
1.3 闲暇教育的概念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对人的“从业”和“闲暇”这一物理现象研究之后惊人地发现——“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提出了“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目的,他认为,生活应当是教育价值的核心,教育的目的应当围绕“完满生活”展开,这个观点和闲暇教育的目的论不谋而合,闲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1.4 高职学生闲暇生活现状
制定调查问卷并上传问卷网,地址链接通过网络、QQ、微信发布,充分利用新媒体,打破地域和时间限制,学生利用手机或者电脑完成全部问卷调查内容,网络后台完成数据收集并完成分析结果报告。结合个别访谈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以苏州园区高职院校为例,新媒体已渗入高职学生的方方面面,成为其闲暇生活的重要载体。调查结果显示,83%的学生拥有电脑,每个宿舍都安装宽带,100%学生拥有手机,同时每部手机都开通上网功能,这为大学生新媒体利用提供充足物质保证。
部分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每天的闲暇时间小于2小时4.69%,2-6小时的占75%,6-8小时的占15.62%,8小时以上占4.69%。高职学生平均每月用于闲暇生活的消费费用为低于500元48.44%,500-800元20.31%,800-1000元17.19%,1000以上14.06%。您认为自己的闲暇时间利用合理吗?非常合理12.50%,较合理57.81%,不太合理23.44%,不合理6.25%。您是否想改进自己闲暇时间的安排?是,正在改进79.69%,没想过改进20.31%。您如何看待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安排在兼职或社团活动上?锻炼自身能力、积累实践经验67.19%,浪费时间影响学习0.00%,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可以29.69%,没有帮助,只是为了消磨时间3.12%。您觉得学校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的闲暇教育吗?非常有必要14.06%,有必要54.69%,无所谓17.19%,没必要14.06%。
2 高职院校闲暇生活现状的原因分析
2.1 高职学生闲暇时间充裕,新媒体依赖性强
部分学生会利用新媒体浏览新闻、阅读网络文学作品等,开展课外学习和知识积累的活动,“学习型闲暇生活”属于“非主流”。而“消遣娱乐型”如网络游戏、追剧、网络聊天、听音乐、网上购物等,属于主流,一方面说明学生注重个人艺术品鉴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依赖新媒体消磨闲暇时间,“宅男宅女”日益增多。问卷调查中一项——“您如何看待大学生“宅”在宿舍网游、追剧?”认为浪费时间影响学习45.31%,很好的闲暇生活31.25%,无所谓23.44%。
2.2 传统文化艺术活动、社团活动等吸引力、受众面小
相当比例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出现“大一学生积极抢着来,大二学生冷淡坐板凳,大三学生离校忙实习”。高校的闲暇教育渠道比较狭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往往是少数精英学生积极参与并能从中受益,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学生闲暇教育的范围,也影响了对学生闲暇生活的有效引导。
2.3 闲暇教育资源不足
调查问卷中“您认为学校老师可以为大学生闲暇生活做些什么?”选择安排丰富多彩的专题讲座17.19%,加强学业指导7.81%,加强学生课外活动场所的硬件设施建设37.50%,积极开展丰富的各类社团活动37.50%。活动场地受限、从事闲暇教育的教师师资有限。
2.4 闲暇教育理念缺失,学校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课程教学和实训环节上,而忽视了闲暇教育的引入
高校除了专门从事学生工作的思政系列老师、班主任以外,专业老师对学生的闲暇教育关心不够。作为已是成年人的高职学生对自己的闲暇生活规划能力不足。“您是否认真规划过自己的闲暇时间”一项中,有规划并能实行21.88%,有规划但不能很好地实行53.12%,没有规划25.00%。“目前您对自己的闲暇生活满意吗?”非常满意7.81%,满意25.00%,比较满意21.88%,一般39.06%,不满意6.25%。
3 利用新媒体构建高职院校闲暇教育新模式
3.1 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为闲暇教育服务
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的时效性强、传播内容广、传播方式多等特点,有效提高闲暇教育的效果和时效性,获得更为广泛的信息资源,打破校园“有形的围墙”。“尽管网络新媒体因其空间超常规,虚拟无规范的特点使部分大学生在道德方面更容易出现失范行为。但同时,通过对新媒体的利用,也让我们在宣传闲暇教育、推进闲暇生活多样化的过程中拥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要通过对多媒体的了解和控制,通过多种新媒体技术手段提醒高校大学生合理分配时间,正确使用网络资源。”[3]
3.2 加强新媒体素养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的网络信息分辨、筛选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养成健康的闲暇习惯
在肯定新媒体优势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合理、适度使用新媒体的重要性,警惕“手机控”、“微博控”、“微信控”等现象,要清醒地认识到过分依赖新媒体对学生自身身心健康成长的危害。在学校加强闲暇教育的基础上,督促学生加强自我教育,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实现”。
3.3 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念,提高高职学生闲暇生活的质量,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新媒体对大学生影响多角度,正确的闲暇教育观有助于学生形成新媒体科学休闲观,规范新媒体休闲行为。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渗透教育,根据90后学生的特点,以疏导、渗透为主,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
3.4 完善高职学生的闲暇教育系统,学校、社区、家庭三者联合,共同完成学生的闲暇教育
高校作为学生闲暇教育的主阵地,需要加快发展闲暇教育,挖掘校内外资源,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提高学生闲暇生活质量,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社区应加强群众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联合周边高校共建文化艺术活动,为在校学生提供施展的舞台和机会,使其接触社会,发展能力。家庭是学生假期闲暇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氛围、父母的闲暇观对孩子的影响深远。父母重视闲暇教育并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为其健康的闲暇生活创造条件。总之,学校、社区、家庭三要素在闲暇教育中分别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君.大学生闲暇生活与闲暇教育研究综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3).
[2]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M].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93.
[3]汪頔.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