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摘 要】随着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需求,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这所独立学院外语教学的特点,探讨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改善独立学院的英语听力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关键词】图式理论;独立学院;听力教学
1 独立学院的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都普遍存在“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语言知识的传授被置于语言能力的培养之上,导致了一大批学生经过十余年的学习,仍然听不明白,说不出口。事实上,语言的学习首先就是从“听”开始的。人们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听的时间占据了45%,对人的日常语言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比一本、二本的学生而言,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听力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都存在语音语调的问题,对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也了解甚少。此外,他们自学能力较弱,不够专注,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待加强,在高中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独立学院的教学设备和教师资源也都存在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听力课无法充分展开。同时独立学院对大学英语听力课的课时进行了大幅度的缩减,致使学生听力学时严重不足,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以上种种都是不争的事实,也的确给听力教学带来了莫大的阻碍。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在思考独立学院英语听力教学的出路,也试图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摸索出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听力教学方法。本文作者通过对自身10余年在独立学院从事听力教学的经验的总结,肯定了图式理论对听力教学的积极作用。
2 图式理论介绍
对长期从事英语教学的英语教师而言,图式理论并不陌生。近年来,它频繁应于阅读教学,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事实上,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听力教学。图式理论提倡将人们新接触到的内容与之前已经获取的知识或者记忆相互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当然,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样化的,前者通过眼睛,而听是通过耳朵,图式理论在二者的应用上是相通的,可以相互借鉴的。
和许多成熟的其他理论一样,图示理论的形成与完善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各位理论先驱者共同努力的成果。早在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第一次提出了认知图式,在他看来,概念本身并无实质意义,它只在与人们的记忆或是已知事物相作用是才产生意义。也就是说,概念在人们记忆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彼此相互依存,互相联系,从而构成了一个能够反映现实中相互联系的事物的认知图式。随后,这一理论在英国心理学家Barlett的著作《记忆》中得到了发展(Barlett. F. C., 1932)。此后,鲁姆尔哈特,美国的人工智能专家,进一步完善了图式理论。他将图式具象化,视其为“具有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或者“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以等级的形式存储在记忆中。如他所言,人们对新信息的接纳与处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脑中的“先存知识”,大脑犹如一个信息处理器,不断地将新事物与记忆中的事物关联起来,从而促进了大脑对新事物的理解。由此可见,人脑的记忆或储备知识是接纳新信息的关键所在。
3 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及积极作用
毫无疑问,教师通过充分的了解图式理论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去提升听力水平,而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更有效的培养听力能力。针对听力学习,图式理论的运转如下:由于图式理论强调大脑记忆与新知识的相互作用,那么,教师在播放新的听力材料之前,应该了解学生对该新信息的图式,如果学生大脑中没有或者很少有与之相关联的知识储备或图式信息,学生就会感觉力不从心,完全听不懂,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反之,如果学生储备了丰富的与所听材料相关的信息,学生就会感觉难度降低,从而掌握听力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图式在听力学习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那么根据图式理论,教师可以从图式入手,鼓励学生从丰富图式开始,积累大量的背景知识,并帮助他们将新知识既听力材料与背景知识相关联以激活已有的图式,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新知识,与此同时,学生大脑中也会产生新的图式。遵循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将帮助学生的听力水平不断提高。
3.1 丰富背景知识,建立强大的图式
我们已经了解到图式对理解新知识的重要性,那么如何丰富学生的图式,帮助他们获取大量的背景知识则是听力能力培养的第一步。众所周知,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有相关的语言知识背景,比如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等,还需要掌握听力材料所传递的风俗、文化背景等相关信息,而这恰恰是独立学院学生缺乏的。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有意识的向学生教授一些词汇记忆的技巧,在听力初期,帮助学生认识音标,纠正发音等。而对于语篇的背景知识的积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批判性思考,提升自身的广度与深度。这两种图式,一种提供语言知识,一种提供解释和参考,在听者大脑中相互作用,从而完成对新的知识的理解,形成新的图式(周相利,2002)。
3.2 信息匹配与关联
完成图式的建立只是听力学习的第一步,接下来是考虑如何将大脑中的图式与听力材料进行信息匹配,达到迅速理解。黄子东(1998)认为,若听者在听力过程中能够迅速关联到已有图式,且他的听力理解合乎逻辑,那么,他通常能更顺利的对听力语篇进行解构,获得理解,并形成图式。事实上,要做到这一点,学生除了要有相关的图式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因此,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听力之前先熟悉题干,找出关键词,并学会预测问题,同时也建议学生不要太在意听力过程中的难词或生词,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大脑中的图式能够更快的被激活,从而进行匹配。
4 结论
听力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无论它以往由于某种原因多么的不受重视,它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随着社会对英语听说人才的需要,正日益凸显出来。本文从独立学院英语听力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图式理论的了解和学习,探讨了其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帮助教师利用图式理论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Barlett. F. C.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Z].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2.
[2]黄子东.话题熟悉程度、语言水平和问题类型对EFL听力理解的影响:一项基于图式理论和关联理论的实验研究[J].现代外语,1998(4):18-43.
[3]周相利.图式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