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彦花
摘 要:电子技能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和实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进行实践技能训练的实训课程。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电子技能的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并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作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电子课程设计 专业技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技术水平的发展。因此,电子技能课程是电类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本文结合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的电子技能课程的教学特点,对课程设计进行以下几方面的阐述。
一、中职学校电子技能课程的特点
电子技能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实训环节,是一门涉及广泛的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知识范围广
电子技能課程综合了物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子测量等相关课程的内容,需要将以前学过的零散的知识点合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运用。
2.技术更新快
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子产品的更新更是层出不穷,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前沿的电子技术知识和行业知识,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3.理论性强
电子技能课程不再是针对某一个元器件、某一个电路进行分析,而是将所学过的电子技术基础的知识设计成典型的实际应用电路,进行功能分析或者根据控制要求学生自行设计电路,需要很强的理论基础。
4.实践性强
电子产品的设计、安装和调试不只是简单的推理计算,而需要反复地实验和调试,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
二、创新教学模式
电子技能课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元器件的检测、焊接外,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积累典型的电子电路,进行功能电路的设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中职学校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1.利用多媒体仿真软件等,培养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
采用图片、动画和仿真软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掌握电子线路的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过程,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比如聘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使学生了解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现实应用;准备一些趣味性强的电子套件供学生练习;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等。
3.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提高实践能力
收集一些小家电,在学生能力范围内鼓励学生维修。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三、教学安排
为了保证电子技能课程顺利进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必须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
1.选用实际应用较多的典型案例
电子技能教材中列出了很多训练项目,而课时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取对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有效的内容。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尽量多选用一些典型的应用电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理实一体化教学
中职学校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动手能力略强,所以在电子技能课程要在实训室,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比如在讲解万用表的安装与调试时,用到哪一部分理论知识就讲哪一部分,学生边练边学,节省了课时,提高了学习效率。
3.综合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电子技能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电路设计、安装和调试的专业技能。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期末试卷检测。要综合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还要结合平时实训的表现和考核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
四、加速实训室建设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电子技能水平,中职学校要加速电子实训室建设,对已有的实训设备进行维修,极大地发挥已有实训设备的潜力。必要时要争取学校投资,引入一些新技术、新设备,给学生实训提供必需的学习场地和实训设备。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学校要对学生开放实训室,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定期辅导。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尤为重要。中职学校要鼓励教师多参加省级、国家级专业技能培训,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拓展教学视野,提高业务水平。多组织教师下企业参观实习,培养教师教学的自信心,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电子技能课程人才培养标准,具备良好的岗位技能。
电子技能课程是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想方设法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衡水科技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