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俊
就小学生而言,感受能力既是独立的阅读能力,又是理解、欣赏、评价的基础。而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教师首先要具备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必须建立在自己对文本个性解读和独特感受的基础上。 “文章不是无情物”。解读文本,就是感受一个个多姿多彩的“生命个体”,就是与一个个不同的“生命”对话,就是把一个个鲜活而富有个性的“生命”,在读者的心灵世界里还原、复活。
一、 多视角审视,获得个性化解读
学生反应的多元,来自于文本自身内涵的丰富和叙述视角的多元。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应克服单一、习惯的思维方式,从文本的整体考虑,从文本提供的多个视角探寻,力求多角度地吸收文本的信息。多元的解读,才会为个性的解读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比如《爱如茉莉》一文,如果我们仅仅从父母这一角度解读,就只能感受到“赞美父母之间质朴而深厚的爱”。如果再关注一下文本中的另一个人——他们的女儿映子,从她对“这种爱的感受和理解”这一视角去解读,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当她问母亲真爱像什么时,母亲回答说:“就像茉莉吧。”当时她没有理解,想不屑地反问——“这也叫爱?”后来,在病房里看到父母相互关爱的一幕,她的心被触动了、感动了。她感到“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最后,她不禁由衷地感受到:“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爱如茉莉”,固然是这篇课文所要表现的核心价值,但“能感受爱、理解爱”不是同样重要吗?事实上,在现实中爱常在,但对爱的感受和理解,往往被我们忽视。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常常是身在爱中不知爱。如果我们在解读文本时,注意了作者“这个人”,以及“这个人”对“爱如茉莉”从不屑到感动,再到感受理解的变化,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和理解她情感嬗变的过程,学生就会从中得到启发,学会去感受和理解爱。在这样的感受中,“爱”就会像“茉莉花”一样,悄悄地开放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二、 感受文本语言,获得个性化解读
我们的阅读常常用惯常的思维,解读丰富多样的个性化文本。“科学是‘我们,文学是‘我”。应该说,每一篇文本都是与众不同的“这一个”。如何解读出“这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从文本的语言出发,带着对语言的高度敏感,解读出语言背后作者所表达的真实意味,而不是浅尝辄止地用大而化之、普遍通行的理解,替代文本真正的内涵。一位教师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对“扫路人”深深的敬意?在教学过程中,教者反复强调指点学生注意——“扫路的老人工作很辛苦,并不轻松,作者才对老人充满深深的敬意”。本文主旨,可以理解为老人工作辛苦,老人工作敬业,老人工作负责,老人精神崇高,但这样的解读,学生太熟悉了,无须教师去教,无须去细细品味文本语言,学生随口就能说出这样的答案。
我们来看看文本的语言。课文写到了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的艰难,因为作者“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不禁倒抽了一口气”。但,课文里又明明白白地写着,老人说:“不累,不累……”老人“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哪里看出老人“辛苦,不轻松”呢?这样的看似矛盾之处,正是要我们引导学生去感受和领悟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游人眼中“望而却步”的天游峰,老人为什么一天一个来回,还说“不累,不累”?要解读老人的“轻轻松松,自在悠闲”,就要联系他这个具体的人。游人“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是因为平时缺少锻炼,缺乏体能;老人已经在这儿扫了大半辈子了,天天登山,习以为常;游人急于登山,有竞赛、赶路的功利目的;而老人气定神闲——“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老人登山扫路是生活的常态和享受。作者、游人眼中的老人也许是辛苦的,读者(学生、老师)眼中的老人也是辛苦的。但,老人自己却没觉得辛苦,即使身体上劳累一些,但他心里一定是不苦的,反而是快乐、悠然的,这种享受工作的生活态度,对我们不是富有启发意义吗?再来看看写文章的作者。他的心思、意图更是我们容易忽略的。从作者的语言、感受来看:“30年后,我再来看您!”“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老人的生活态度、心态引起了作者的羡慕和思考。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最“道德”的工作是能从中获得快乐的工作。享受工作,享受生活,是每个普通人都能获得的。
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感受老人的语言、神情,走进老人的内心世界;关注作者的语言、感受,而不是停留在简单的概念化的理解——“学习老人热爱工作、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那么,学生就能生成“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获得个性化解读文本的成就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思考的乐趣、发现的乐趣。在这样的文本感受、理解过程中,学生的感受、理解能力才能不断提升。因此,对语文教师而言,阅读文本需要全神贯注,使自己的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解读文本就是和语言文字“交朋友”,和作品“交朋友”,和作家“交朋友”,在对话和交朋友的过程中,获得对文本个性化的感受和理解,享受阅读发现和创新的快乐。
三、 发掘丰富意蕴,获得个性化解读
文字的内涵是多样的,用文字构成的文本又把文字内涵的多样性放大了无数倍。汉语的语言文字历来有“言约意丰”“言有尽而意无穷”“言外之意”等表现力。
比如,《池上》是白居易的一首小诗,读起来朗朗上口,看上去平白如话。如果细细玩味,想象人物的心境,便可从浅近的语言中发掘其丰富的意蕴。小娃偷采白莲,此“偷”非偷窃之意,而是一种好奇、是一种冒险、是在做成一件只有大人才能做的趣事。小孩子的天性,一是喜欢学着大人做事,诗中的小娃或是跟着大人采过白莲,或是在岸边看到过大人采白莲,这样的经历,在他小小的心里产生了冒险的冲动,小小的谋划在他心里酝酿,想趁着大人不在家,也过一把采莲的瘾;二是喜欢偷偷地做大人不允许做的事,他有逆反心理,越是大人不允许做的事,越想偷偷地去做。很显然,大人是不会允许小娃一个人去采莲的,小娃只能瞒着大人偷着去采。“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两个“小”字,透露出轻快、可爱,从中不难想象出小娃偷采白莲成功后的得意、兴奋、快乐。
小娃偷采白莲,以为天衣无缝,神不知、鬼不觉。他哪里知道,他的一切举动却被一个大人看到了,此人还看到了“浮萍一道开”,便想到尽管小娃是偷着采莲的,是不想让人发现的,但小娃就是小娃,他不知道“踪迹” “藏”不住,这就是小孩子天真、幼稚。当这位大人(即作者)看到小娃既想瞒着家长采莲,又不知道掩藏踪迹,我们可以想象,作者笑了,可能还是掩着嘴窃笑,他不想让小娃发现自己,不想破坏小娃“偷来的乐趣”。“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表面看是写景,其实是写人。这个人就是作者,写他看到的“浮萍一道开”,写他想到的“不解藏踪迹”,写他看到、想到后的快乐。白居易没有让小娃知道他偷看到了,他成全了小娃的快乐,同时也享受了自己的快乐。一个小娃,一个大人,一个偷采,一个偷看。两个人都在场,两个人却没有见面。小娃不懂得“藏”,白居易却懂得“藏”。这一个“小人”、一个“大人”的快乐是“偷”来的,也是“藏”来的。
作者写文章要想到读者,同样,读者读文章要想到作者,解读文本,要想到站在文章后面的那个人,即作者,想到写文章的人,才能明白文章是怎么来的,才能体味到藏在文章里的情、思、趣、理等内在的意蕴。任何文本都是“语言”的文本,作者的一切情思都凭借“语言”表达。当你用心与文本对话,产生了自己的独特感受,获得了自己个性化的解读,语言就会“站起来”和你“说话”。解读文本,和文本对话,就是和“语言”对话,和“人”的对话,通过语言,我们感受别人的感受,感动别人的感动,彼此的心灵、精神就相遇了、契合了。这是语言的神奇,也是生命的神奇。
(作者单位:兴化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