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风
在亲密关系中,友情似乎是最脆弱的一种,它远不如父母、伴侣、孩子的关系那样紧密——不同于亲情那种别无选择的血缘关系,选择朋友是一种自愿的行为;也不同于其他自愿发生联结的关系(包括爱情、婚姻等),友情缺乏正式的结构、严格的承诺和约束力。我们不太可能和自己的伴侣好几个月都不联系,但却很有可能疏远自己的朋友整整一年的时间。当我们成年后,我们的责任和关注的中心都有所转换,此时,友情便最容易受到冲击。但友情又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关系。好的友情可以不断给我们的生命补充新的内容,增加生活的趣味,也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
好朋友为何可以“如胶似漆”?
人们常用“好得像一个人”来形容关系亲密的朋友。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这确实有生理基础,大脑会把非常亲密的朋友当作自身的一部分来看待。
美国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请22名成年人参与了实验,他们彼此之间有亲密朋友也有陌生人。他们在实验中遭受轻微电击,同时研究者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他们的大脑,分析在不同人士遭受电击情况下大脑的活动特征。结果显示,当自己受到轻微电击时,大脑中负责对威胁做出反应的区域如前脑岛、壳核等会变得很活跃;对陌生人进行电击时,大脑的这些区域几乎没有活动;然而在对亲密朋友进行电击时,大脑中这些区域会出现与自身遭受电击时基本一样的活动特征。研究人员说,这表明大脑会把亲密的人当作自己的一部分,当亲密朋友受到威胁时,也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看来,在亲密朋友的大脑深处,彼此的确已经“好得像一个人”。
友谊为何大多不会天长地久?
人们都说“友谊地久天长”,科学家却证明,这条老格言未必十分可信。美国科学家调查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美国人称,他们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和超过90%的朋友失去了联系。不过,一项针对美国全境1000多人的新研究则提出了相反的结论,真正的挚友或许更加名副其实,有超过55%的受调查者称,自己在过去的十年中一直和自己的挚友保持着联系。
研究还证明,恋爱也会让友谊的小船翻船,开始新的恋情会让你失去一些朋友。事实上,开始新的恋情是导致人们与朋友失联的重要原因之一。搬家到新城市、关系逐渐淡化。与朋友的联系频率下降最明显的阶段是在结婚之后。这听起来挺讽刺的:在婚礼上,你邀请来所有最好的朋友为你庆祝和落泪,然后,婚礼结束,你就失去了他们。随后,你的人生中会有太多不得不做的事情,每一次做决定的时候,推掉朋友的聚会都要比推掉下班接孩子回家、或者一次重要的商务旅行要容易得多。你会悲哀地发现,你已经没有时间去陪伴那些曾经陪你度过了许多重要时间点的人。
人为什么会重色轻友?
英国人类学家邓巴通过研究指出,我们的大脑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有限。据推算,平均每个人在得到一个恋人的同时,会疏远两名此前的挚友。这就好像我们这台大脑主机上只有5个USB接口,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这5个接口一直处在占满的状态,我们与外界的交流大部分也是通过这5个接口。当要加上新的外接设备时,我们就得挥泪把某个“核心成员”放逐到外层,才能腾出空位接纳新的亲密关系。而恋情好比特别耗电的一个外接硬盘,一般要一次占据两个接口才能正常工作。于是恋人加入,两个亲密友人只能退位让贤。
异性之间存在真正的友谊吗?
男女之间能有单纯的友谊吗? 新近有研究显示,这确实可以,但在朋友关系中,男性对女性会更有“性趣”,男性也更容易过度估计女方对自己的好感度。在多数情况下,性吸引力在友情中是个负担,而不是益处。论文作者、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心理学家艾普莉表示,她相信男性和女性确实希望成为单纯的朋友,但是数据显示异性魅力确实会掺乎进来。人们通常会关注性关系或者家庭关系,这类关系有助于传递个体的基因。艾普莉和同事感兴趣的是,异性恋男女在建立纯友谊的过程中,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性吸引力。科学家招募了88对大学生年龄层的异性友人进行了调查。参与者单独回答了关于自己友情的问题,包括受对方的吸引程度。所有人都认为异性友谊是很有益处的,不过近半数青年人表示,友谊中异性的魅力是个麻烦事。 研究者表示,这个发现不能被解读为男女之间无法存在单纯的友谊,“只做朋友”是可能的,只是我们或许不得不克服人类演化历史带来的本性。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很快,我们有了很多新机会来结识并和异性友人相处,而过去可能没有这种情况。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相关链接
29岁是人一生中朋友最多的年纪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项研究结果表明,29岁是人一生中朋友最多的年纪,而同事则在朋友数量中占最大比重。研究显示,在29岁的时候人们往往和同学还保持着联系,同时又和工作伙伴建立了新的友情,而且热衷于社交网站上的交流,所以朋友数量达到顶峰。在众多朋友中,同事占的比重最大。专家解释说,从事相同工作的人往往性格也相近,所以共同语言较多,同事之间往往通过一顿午饭就可以互相熟悉并发展为好友。此外,压力较大的工作环境也会促使人们建立更坚固的友谊。根据调查所得数据,人一生中平均会有64个朋友,其中17个来自工作地点,28个分别来自学校和社交场合,13个来自社交网络,还有6个通过亲友介绍。
【责任编辑】蒲 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