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敏
倡导经典阅读,开启智慧人生
刘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国西汉文学家刘向也说过:“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我校倡导“经典阅读”,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有声朗读或无声默读等方式精读或浏览中外经典名篇名作,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精神愉悦,培养仁义敦厚的高尚人格,开启智慧的人生旅程。
加强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的建设,营造浓郁的书香环境,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都说话,每一个角落都发光,每一个地方都洋溢书香,使学校处处体现书香特色。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播放经典诵读录音,使校园时常回荡经典诗文的优美旋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确定阅读书目,提供图书资源。
指导学生开展经典阅读,首先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读什么。我们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去考虑,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参考新课程标准和朱永新教授主编的《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给学生规定了经典阅读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并购买了相应的书籍,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图书资源。
2.确立各年段经典阅读的目标与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不同学段的学生,其阅读能力和兴趣不同,因此研究经典阅读的目标与内容是核心任务。
3.制订阅读计划,确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经典阅读的目标和内容,课题组在学期初认真讨论制订各年级经典阅读指导教学计划。计划涵盖了学情分析、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的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措施、阅读方法指导、特色阅读活动、评估考核阅读进度表等几个方面。
4.创造阅读条件,增强阅读实效。
利用学校图书室丰富的图书资源,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班级建立“图书角”,鼓励学生交流阅读,实现资源共享。把阅读课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每周安排两节经典阅读课,充分保证学生阅读的时间。坚决禁止把阅读课挪作他用,学校安排专人从阅读课的开展、纪律、老师的上课情况等方面检查阅读课的实施情况,并进行登记、反馈、总结,作为评选书香班级的依据。
5.加强方法指导,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方法的指导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有助于学生将对经典名著的随意性、消谴性阅读提升到有品位的研究性、积累性阅读,让学生真正读有所获。
(1)指导学生有序阅读。学生阅读作品前首先要阅读前言、后记和目录,对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了解,为深入阅读奠定基础。
(2)充分利用工具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勤查字典,排除字词障碍,以扩展视野。
(3)多种阅读方法融合。培根说得好:“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有些则需仔细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学生通过浏览、速读、泛读、精读等不同的读书方法,根据不同文体、不同读书目的以及自我需要,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要精读,深入细致地研读,有的经典作品还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4)做好读书笔记。阅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可以是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制作剪贴本等。
6.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授课实效。
(1)按期召开课题例会。课题组确定每月第一周周二下午召开课题例会,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学习。要求各位教师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阅读教育专业期刊,经常浏览中国知网等网站的文章,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经典阅读活动,加强经典诗文的积累,夯实文化底蕴。
(2)加强教师培训。聘请经典阅读方面的专家来校讲座,提高老师们的教育科研能力。2015年下学期,我校先后邀请管建刚等专家来校授课、讲座,老师们在观摩学习中成长,在思考研究中完善自我。
(3)研究课型。我们一直致力于经典阅读课型的开发,目的是在多类型的阅读指导课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我们每学期安排八位老师上经典阅读的研讨课、展示课,做好经验总结,确定经典阅读的课型。根据经典阅读的目标和内容,我们已确定的课型有:读物推荐课、读物指导课、读物欣赏课、读物分享课。
(4)开展经典阅读方面的论坛活动。自2014年开展课题实验以来,每学期语文组都会围绕经典阅读的研究内容开展论坛活动。如:2015年下学期一年级组李珊老师做了《让绘本陪伴孩子一同长大》的发言,二年级组马彬老师做了《如何激发低段学生经典阅读兴趣》的汇报,三年级组刘雪娇老师以《如何上好阅读方法指导课》来展示自己的做法,四年级组梁瑞莲老师讲了《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开展有效的读写结合训练》,五年级组王涛老师、语文组教研组长万文艺老师和主管教学的李海燕副校长赴重庆参加“第五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活动暨全国第三届群文阅读现场课大赛”,回校后都作了群文阅读学习汇报……论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老师们受益匪浅。
7.开展读书活动,搭建展示平台。
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读书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个读书成果展示平台,不但检验了学生读书的效果,还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阅读的快乐,进而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
(1)每学期期末分年级举行相关的经典阅读活动,如“小小擂台赛”“经典名著知识竞赛”“经典诵读比赛”“诵读表演唱”“经典童话讲述”“成语故事大赛”“经典阅读手抄报”等,评选班级“阅读之星”“阅读小能手”,以此激发学生经典阅读的积极性。
(2)每年举办一次读书节,运用朗诵、吟唱、表演等不同形式演绎经典,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展示经典阅读成果。
(3)开展家校联动读书活动。小学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差,在学校里,有老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影响,能积极主动地阅读,然而,到了家里,容易受到电视、手机、游戏等影响,导致经典阅读的连续性和效率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所以,积极寻求与家长的配合,共同营造家校阅读氛围,形成家校阅读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阅读计划,每天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相互听读,讲见闻,赏美文,分享阅读心得。每学期的家长会上,老师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同时让亲子阅读做得好的家长传经送宝,帮助所有家长投身到陪伴孩子读书的活动中来;每学期开学初或学期末,发家校通或通过班级QQ群告知家长一个学期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让所有家长了解孩子要阅读的书目并购买,帮助孩子阅读。经典阅读家长开放日、“亲子共读一本书”等亲子阅读活动已成为一道情意浓浓的风景线。经典阅读家长开放日活动更是让家长深切感受到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家长示范的重要性。
1.读物推荐课:每阅读一本新书,我们都要给学生上读物推荐课。其教学流程为“推荐书——介绍该书的作者、社会影响、出版社等——分享书中精彩内容——提出阅读要求——自由阅读”。
2.绘本阅读指导课:此课型适合低年级学段学生,其教学基本流程为“激趣导入——观察了解——引导品读——自由赏读——拓展迁移”。如段志强老师在执教绘本《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封面图画和文字,设置悬念,了解作者,然后带领学生一页一页地品读故事,并在趣味点上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师生共同读故事、谈体会、悟情感,一幅幅含义深刻的画面,一行行意味深长的文字,化为了孩子眼眸中闪亮的星星。
3.阅读指导课:在阅读指导课上,我们针对阅读指导目标,在不同年级进行相应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和探讨。如指导低年级学生学会读书动笔,指导中年级学生学会用读书符号作阅读批注,指导高年级学生撰写读书笔记以及浏览和速读的方法等。其基本流程为“提出目标——讲解阅读方法——范文引导——练习巩固”。如二年级胡蓉老师执教《金拇指》时,引导学生把文中的好词圈出来,把好句用横线画出来。四年级的梁瑞莲老师执教《学写读书笔记》时,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好阅读摘抄本,授课时先和学生交流“什么是读书笔记”“为什么要做读书笔记”,接着具体指导学生怎么写读书笔记,最后以必读书目为范例指导学生写摘抄笔记。五年级的王涛老师执教的“走进《三国演义》”则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速读。
4.读物欣赏课:这类课主要是就书中的某一个章节或某一篇精彩的文章,师生一起赏读。课堂上或是品味故事中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或是赏析作者独到的表达方式,或是感悟不同作品特有的语言文字魅力……读物欣赏课让学生在不断的品味和思考、想象与拓展中,将书读得更丰富、更深入、更透彻。其教学基本流程为“整体回顾读本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有关信息——指导学生品读书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语段——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
5.读物分享课:学生在课前广泛阅读的基础上,与同学分享自己在经典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学生通过讨论、演讲、朗诵、表演、讲故事、写读后感等多种形式将读书心得与大家交流分享。其教学基本流程为“简介作者——了解内容——走进故事——点评人物——交流片段——分享收获”。
除了以上几种课型,还有“读书成果汇报课”“阅读实践课”等,它们在课题组老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也逐渐完善。
我们不仅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渗透经典文化,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还将经典阅读与美术学科、音乐学科、体育学科、科学学科、电影电视校本课程、移动课堂考察活动等结合起来,彰显经典的魅力。
1.将经典阅读与语文课结合起来。
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语文课所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语文课本里学习的内容作课外延伸,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如:学完《长征》一课,老师因势利导推荐学生阅读有关红军长征的小故事和毛泽东诗词,并指导学生背诵毛泽东诗词;学了《少年闰土》后可以让学生阅读鲁迅的《故乡》,让学生了解“我”与成年闰土再次见面的情景;学了《赤壁之战》,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了《景阳冈》,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
2.将经典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可见,作文离不开阅读,作文得益于阅读。阅读经典时,可以摘抄其中的精彩句段,可以写读书随笔;读了经典之后,可以缩写、改写、扩写、仿写,为人物写内心独白,为角色写人物小传等。如经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108个英雄好汉的形象,其人物描写个性鲜明,各具风采,阅读《水浒传》之后,可以仿照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写“我们这个大家庭”。
3.将经典阅读与音乐学科结合起来。
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寻找或自编教学内容,将经典诗文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例如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材中新增了古诗吟诵单元《诗韵悠悠》,邹芳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母亲节教学生《游子吟》,在吟、诵、唱、演的音乐活动中,学生体验到了古诗《游子吟》中慈母的爱子之情和儿子的感恩之情,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也油然而生。
4.将经典阅读与美术学科结合起来。
在经典阅读过程中,学生可在自己的阅读摘抄本上配上精美的插图,增加美感;教师还鼓励学生进行绘本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给经典诗文配画,如王嫦昭老师执教的《古诗配画》,将古诗中蕴含的意境美通过学生的笔端描画出来,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培养,表现力得到提高,绘画语言得以丰富。
5.将经典阅读与体育学科结合起来。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将经典诗文利用体育游戏表现出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6.将经典阅读与科学学科结合起来。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将教学与经典阅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提高科学素养。如五年级的老师教学生学了《风的形成》后引导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六年级的老师教了《植物博览》后引导学生阅读《一粒种子的旅行》。
7.将经典阅读课程与电影电视课程相结合。
电影电视直观、丰富、绚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往往更易引起人的兴趣。现在已经有很多名著被搬上银幕了,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草房子》等,还有动画片《爱丽丝漫游仙境》《大闹天宫》《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等,孩子们都很喜欢。我校从2002年开始开设了电影电视校本课程,我们将经典阅读课程与电影电视校本课程结合起来,利用电影电视来引导孩子们爱上经典。例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时候,我们举办“读名著,看电视”活动。观看名著改编的电影,并与原著进行比较,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名著的主题、人物和语言表达等的精彩之处。
8.将经典阅读与移动课堂考察活动结合起来。
移动课堂考察活动是我校的特色活动。在活动中,老师们根据移动课堂考察的内容,将经典阅读融入其中。如六年级开展“韶山—花明楼—岳麓书院”历史文化考察活动,老师们就指导学生背诵毛泽东诗词、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阅读《恰同学少年》和余秋雨的《千年庭院》。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有效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素养。
(作者单位: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