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分享”一个故事
——长沙市岳麓区博才寄宿小学“分享教育”纪实

2016-06-29 06:28刘秋泉吴秀娟通讯员周万里
湖南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分享学校老师

本刊记者 刘秋泉 刘 茜 吴秀娟 通讯员 周万里



与你“分享”一个故事
——长沙市岳麓区博才寄宿小学“分享教育”纪实

本刊记者刘秋泉刘茜吴秀娟通讯员周万里

“‘分享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核心是培养人与人之间互相分享的品质。‘分享教育’还是一种办学策略,促进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各自的特色发展与优势发展。”2015年10 月13日,长沙市岳麓区博才寄宿小学校长、博才教育联盟主席杨素群,向参加第四届全国小学校长大会的1400多名嘉宾,隆重推介了该校的“分享教育”。

在此之前的2013年5月,博才寄宿小学承办了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主题的长沙市小学校长专业理事会活动。杨素群校长对在“分享教育”理念下怎样实现校区多元化发展、如何获得价值共赢做了精彩的演讲。由此,“分享教育”很快在长沙各小学产生较大反响。

让我们走进博才寄宿小学的校园,把镜头聚焦“分享教育”,分享有关它的故事吧。

学校在分享中办出境界

杨素群见到我们,便饶有兴致地描述起“分享教育”形成的背景:“1996年,博才寄宿小学创办,短短20年,它已发展成拥有11所学校的博才教育联盟。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追寻时代脚步,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法与模式:2003年接管博才咸嘉小学,提出‘连锁管理’模式,进行品牌输出和规模管理;2006年开办博才金峰小学,引用‘共享’模式,提出‘机构设置统一,管理运行规范,优质资源共享’。然而,随着规模扩大,这些理念显示出了局限,建立在共享基础上物质和精神的硬件帮扶,容易使分校等、靠、要,同时虽然分校有了起色,又往往制约本校的发展。”

谈起这一过程,学校党总支书记龙胜不胜感慨。她说,在当时,搞教育均衡并不是一路鲜花,老师们也还没这么高的境界,觉得自己办学压力本来就大,哪有精力来办其他学校,何况一个校长管两所甚至多所学校也没有这样的先例,从来没人吃过这螃蟹。“‘连锁经营’第一所学校博才咸嘉小学时,学校出于均衡考虑,决定把整个六年级搬到咸嘉校区。当时咸嘉校园建设未完工,到处是黄土,经过半年的打造变得很漂亮、很温馨了,连寝室的窗帘、孩子们的被褥,我们都细心准备到位了。整个寒假我们都在忙,一直忙到四月。可就是那次家长会,我们充满热情地告诉家长,并邀请家长参观新校园时,不仅被当头泼了一瓢冷水,现场更是炸了锅:杨校长带着家长们在咸嘉校区参观,我在会议室准备着向家长描绘‘宏伟蓝图’,可接到的是现在的区教育局局长、当时的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李鸿打来的电话,提醒我‘家长冲过来了!’”龙胜至今记忆犹新。

可以想象,“分享教育”一路走来,需要何等担当,何等胸怀。

“随着博才几个校区的陆续建立并稳步发展,我们开始思考,在规模发展的同时,如何促进各校区内涵式发展,实现办学品质的整体提升。建立在‘分享’基础上的文化帮扶及软件帮扶,是我们新的尝试。”杨素群告诉我们,2010年开办博才阳光小学后,发生了两件事情:一是学校的篮球队去美国,与洛杉矶的学校进行切磋与交流;一是学校的机器人队连续七年参加国际机器人大赛。大家愈来愈意识到,要使学校真正产生影响,首要的是分享,“分享教育”理念初步形成。2011年,学校更是确定了《分享教育理念下学校多校区均衡发展行动研究》的课题,并且通过“博才精英大智汇”的集体碰撞,正式把“分享教育”定作了学校的教育哲学追求。

博才梅溪湖小学党支部书记周敏见证了这一切。她说,“分享教育”不是摸脑壳摸出来的。学校“开枝散叶”后,分校对本部的依赖是很深的,但本部也很忙,彼此往往会错过一些精彩,从而互相感到“错愕”。又希望联系紧密,又不想被制度“扣死”,如何用共同的东西“种好自己的田”?分道扬镳当然不行,本部还是要当好“黄埔军校”,把好关,不让分校走偏,但分校也不能被动嗷嗷待哺呀。这个时候,“分享教育”自然就成了“历史的必然选择”。

当然,分享并不是嘴巴上说说,而是重在行动。每接手一所学校,杨素群就坚决推行“分享教育”理念,用“流水原理”将学校的骨干教师和管理人才派往新学校。令我们感动的是,博才寄宿小学通过“分享”辐射带动的除本校各校区之外,还有2010年由市教育局做媒牵手的炎陵县东风乡、龙溪乡学校,岳麓区内的阳明小学、望新小学、雨敞坪镇中心小学、卯田小学、瓦灰小学、罗平希望小学。2011年开始,除了对罗平希望小学进行硬件、教育教学软件上的扶持之外,博才本部还先后派驻2位管理人员担任挂职校长。短短两年时间,罗平希望小学面貌就焕然一新。

也曾有老师担心博才本部这样毫不保留地将人才、运作模式、资金、教育教学成果输出,会不会削弱本部的实力,造成内部的空虚?

“事实证明并不会。其一,校本部在输出的同时提升了自己。分享对校本部在理念引领、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大量人才的外派,促进了校本部的造血机制的更新。在这种情况下,学科教研大组‘听课前置行为’研讨模式应运而生,‘自主生成式’校本培训模式也颇显成效。其二,校本部在输出的同时激活了自己。学校规模的扩大,为更多骨干教师提供了晋升施展才华的平台,让更多老师萌生了新的工作动力。其三,校本部在输出的同时丰富了自己。各校区在接受校本部的资源之后,会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其成果会回流分享给校本部,成为校本部新的资源。”杨素群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

博才咸嘉小学的科技节已举行了15届。大家不免疑惑:博才咸嘉到今年才创办13年,为什么会有15届科技节呢?其实,科技节的发源地是博才寄宿小学。在博才咸嘉小学建校前,科技节就是博才寄宿小学校园节日文化活动之一,通过几年的组织运行,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与特色,并有了一套成熟的管理与组织程序。2003年,博才咸嘉小学建校,提出“创新,从科学教育开始”的办学理念,学校首先分享的便是博才寄宿小学的科技节节日文化。

“分享,使博才咸嘉小学建校伊始便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经验和方法照搬照抄,从而迅速走上发展的快车道,为学校科学特色发展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和软件基础。”博才咸嘉小学校长陈艳萍说。

博才中海小学校长忻滨滨曾被派往罗平希望小学支教,2013年起又先后负责筹建博才洋湖小学和博才中海小学。他介绍说,博才中海小学从建校一开始,就与博才寄宿小学“零接缝”,理念、体制一脉相承。在他的电脑里,校园文化方案的讨论稿就有9稿。除了“效仿”,博才中海小学也有创新,那就是“博才少年商学院”“博才中海银行”,以此培养孩子们的财商。这一特色,现在反过来又对本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分享—创新—反哺,博才文化就这样在校区与校区之间分享、传承、创新,各所学校均衡发展,不断地彰显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从而走向新的境界。

教师在分享中获得成长幸福

采访时,一位特殊的老师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她叫田开兰,今年已七十多岁,仍然在教室里听年轻老师的课,认真进行着点评和指导。老师们亲切地称呼她为“田奶奶”。“田奶奶”一直从事低年级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教学经验丰富,特别擅长与家长、学生沟通。因此学校在她退休后,返聘她为低年级的“带教教师”。

“经过20年的探索,我们形成了一套基于‘分享教育’理念下的教师队伍整体提升模式,使得教师的个人成长与学校的发展相得益彰。‘田奶奶’的精神,是‘分享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杨素群说。

近年来,博才教育联盟不断“扩张”,也让骨干教师不断“稀释”。如何“使教师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成长起来”是绕不开的问题。

去年的8月18日,在学校的会议室里,有一群特殊的“学生”,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认真做笔记。他们有的刚从高校毕业,有的是从周边市区选聘过来的,正在参加博才寄宿小学一年一度的新教师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非常广泛,包含如何抓好课堂纪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搞好班级常规管理、如何布置教室环境、如何与家长沟通交流等内容。而讲课的老师都是本校经验颇丰的骨干教师。

“学校启动了面向全体教师的‘教师幸福成长研训体系’。这种体系的核心精神是‘学会分享’。”教科室主任吴沙说,根据教学上不同的阶段和层次,学校把教师分成了五个梯队: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高原期)、稳定期和创造期。对处于不同梯队的教师的不同教学特点又制订了具体的“干预”策略。

“每周我们都要抽出时间,确保同一学段、同一学科的教师进行集中教研。”吴沙介绍道。关于教研的形式,她说:“一节公开课,传统的模式是一个人备课、讲课,其他人听课、评课。而在博才寄宿小学,这节课不只是代表个人,因为这节课的背后必然有一个教研组在组织、支撑着。公开课首先是在教研组内反复讨论、反复试教,然后推到学校由其他学段、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起研究讨论,最后由骨干教师评课。”

三年级年级组长宾源老师就是在这样的“分享”磨课中成长起来的。回想起刚到博才寄宿小学上的第一堂课,她仍然不觉莞尔。

来博才寄宿小学之前,她在一所农村学校教语文。与原来的学校相比,博才寄宿小学的教学要求大不相同,宾源一时很不适应。她那堂课上的是《雪》。课堂上,她恨不得把“肚子里所有的货”都“倒”给学生,方方面面都讲到了,光是写作特点就板书了好几条,里面还夹杂了不少专业术语。结果是,宾源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学生听得却有些茫然。

博才寄宿小学团队在分享中成长,共同守望学生的未来

课后,三年级语文教研组成员帮她找到了症结:“多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知识传授不要那么满”“一节课只要讲透一点,让学生一课有一得”。几句话点醒了梦中人。宾源边悟边学,基础本来不错的她进步很快,没过几年,就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真感谢学校所营造的分享氛围,让人主动要求进步。”她深有感触地说。

有了“学会分享”的理念,老师们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题生发了。

几年前,细心的心理组老师发现,有些一年级新生开学时极不适应寄宿制生活。每周返校时,学生和家长在校门口哭哭啼啼、拉拉扯扯,弄得老师们心烦意乱,束手无策。这个现象引起心理组老师们的注意。他们很快成立了课题组,专题研究《心生命,艺生活—一年级新生适应寄宿生活的方法研究》。

“我们倡导的研究与象牙塔式的研究大不相同,其主要目的不是构建宏大的教育理论,更多的是问题解决式的行动研究。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来自教育教学第一线,立足于学校实际,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博才教育督导室主任彭晓明告诉记者。

正是这种“学会分享”的教研机制,为教师拓展了一个向上无限生长的自由空间。

每到年末,博才寄宿小学出品的微电影“博才大片”纪录片成为了老师们的一道精神大餐。让人惊讶的是,“博才大片”的“导演”竟是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六年级年级组长周军。由于父亲是电影放映员,“导演梦”从小就在周军的心里生根发芽。可惜出身于普通家庭的他,离当初的梦想越来越远。2000年来到博才寄宿小学后,杨校长发现他在音乐方面是一个可塑之才,就让他兼顾校园文化方面的工作,他便正儿八经地圆起了当年的“导演梦”。

在博才寄宿小学,成长成为老师们的自觉需求,他们“愿意与人分享”。

此前,学校教育处对是否同意学生带零食来校这个问题很是纠结。因为从心理学视角来看,零食能够满足寄宿制学校孩子的口欲;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应该同意孩子带零食。而生活处则认为,零食的包装袋若四处乱扔,会影响校园的整洁美观;膳食处则担心吃零食会影响学生一日三餐的正常饮食。

似乎都有道理。学校就此事专门召开了一次研讨会,发现三年级一位班主任的做法与众不同。原来,这位老师同意学生将零食带到学校,但前提是交由老师统一保管,等到周四那天,全班同学开一个零食分享会。就这样,大家把带来的零食混在一起吃,既避免了攀比,又满足了口欲。与此同时,包装袋被及时投入垃圾桶,老师们也能把控孩子们零食的摄入量,没有影响学生的日常进餐,可谓是一举多得。从这以后,零食分享会便成了校园里的寻常景致。

杨素群毫不掩饰自己的自豪,“我们靠的不是行政驱动,而是教师自我驱动。我们采取的种种举措,实际上只是搭建舞台,唱不唱,怎么唱,全在老师自己。好在只要锣鼓响起来,我们的老师就会动起来。有需求才会有动机,有了自我成长的需求,不正好让老师们愿意与人分享吗!”

“如何与人分享,分享什么也很重要。”谈到这点,李跃辉老师有着自己的感受。

2005年9月,李跃辉作为人才被学校引进。“来博才寄宿小学之前,我只知道埋头教书,书虽教得不错,但没人催你奋进,看不到自己的发展目标,总感觉有点浑浑噩噩。”9月底的一天,李跃辉到博才寄宿小学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便接到了一份意想不到的通知:学校派他参加全国科学教育培训班,地点在北京,时间20天,经费1万元。李跃辉犹豫了:“自己来学校时间并不长,这钱是学校出还是自己出?”这时杨校长的电话来了,让他去一趟办公室。一进门,杨校长就对他说:“这次培训经费全部由学校负责,等会儿你到财务室拿钱。你要认真学习,回来再传授给其他老师。”原来,每个教师都有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而且学校确保学习经费的到位。

后来,学校又给他专门设立了机器人室,先后投入10多万元买来各种零件,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在省内都是一流的。他也不负众望,带领学生把机器人玩得风生水起,在国家级和省级的竞赛中,获得的奖项不计其数。他坦言:“没有学校给的平台、资金和全方位支持,我想搞也搞不起来。”2015年下半年,岳麓区李跃辉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正式成立,引领全区的科学创新教育。

前年调任博才梅溪湖小学教育处主任的赵韧,对博才寄宿小学也充满感恩。1996年,18岁的赵韧中师毕业后,满怀期待地来到博才寄宿小学。“来学校前,我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黄毛丫头,甚至都不知道这里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来学校后,发现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工作强度大、要求高。说实话,我都想过放弃这里。”后来,当时的英语配班老师、现在的学校党总支书记、副校长龙胜给她分析人生定位和规划,并时常指导她的音乐教学。慢慢地,赵韧的人生之路发生了改变。“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立志做一名专家型的教师。”随后,由赵韧牵头成立了四校区音乐教研大组,二十多位音乐老师共同探讨、分享交流,促进了各校区音乐学科齐头并进。

孩子们分享着生命成长的喜悦

学校俨然成为了老师们的一个生命成长的“场”。在这样的“场”里,成长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在博才寄宿小学里,生活老师有80多位。生活处副主任周晓燕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几年前,她发现低年级有个孩子总是喊头痛。经过了解,原来这个孩子的父母经常出差,很长时间都见不上一面,他的头痛也是由于想念父母所致。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周晓燕在班主任老师的协助下,尝试着给孩子做心理辅导。她和孩子的父母联系,请他们抽时间来陪陪孩子,自己则每天陪孩子读一些绘本故事。如此坚持了几个星期,孩子脸上有了笑容。对此,周晓燕觉得十分骄傲。

为何生活老师对工作这么认真,怕是他们有重奖吧?重奖自是谈不上,待遇嘛——两千多元的月工资。“待遇虽然不高,但只有在博才寄宿小学担任过老师,才能真正懂得老师的价值和分享的乐趣。”在生活老师岗位上闹腾得很欢的年轻老师熊娟感慨道。

“我们准备出版的《食在博才》完美收官。每个菜单都附上食材清单、制作流程、营养分析构成等。尤其是,以师傅名字命名的菜单配上师傅本人的照片和简历心得,让每一位员工过了一把明星瘾。大家都想做一个在博才学子味蕾的记忆深处最值得念想的那个大师傅。”膳食处主任王茜说。

这不正是在“分享”中获得成长和幸福的很好注脚么?

孩子们在分享中铭记“博才味道”

“于我而言,博才之于长沙,就如同故宫之于北京,西湖之于杭州。少了它,便少了一份去的意味。”毕业生郭骏这样诠释博才寄宿小学。

“教育是一种分享,一种服务,一种尊重。”在杨素群看来,她希望从这里走出去的每一个孩子都具备乐于分享的品质,拥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高瞻远瞩的眼光,将分享意识作为一种精神的积淀,印刻在脑海之中。

这里,有着浓浓的爱的分享。

在张晗潞老师的班上,李晓敏(化名)是个让人头疼的孩子:上课时故意在地上打滚,还把桌子拍得震天响……他常常是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地来到学校。张晗潞便来了个“农村包围城市”,发动班上的孩子关心他,进而使他融入到班级中来。“我很喜欢你。无论你干什么,我都和你在一起。”这成了张晗潞挂在嘴边的话,这一来能避免他背着老师干“坏事”,二来可以跟他走得更近。师生俩一起吃过午饭,张晗潞将他带到办公室的小床午休;午休过后,他俩手拉着手散步或是一起跑步,张晗潞还不时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慢慢地,路遇张晗潞,李晓敏也会主动跑上来,挽着手将她送回办公室,跟她分享自己生活的点滴,还一个劲地嘘寒问暖,俨然一副“小暖男”的模样。现在,李晓敏变得乖巧而安静,不再是那个令人头疼的顽劣少年。每个周末,他都会饶有兴致地和父母分享学校生活里的精彩。父母为孩子的转变而欣喜万分,在家校留言本上郑重地写下感谢的话语。

每个周日的晚上,是学生入校的时间,“爸爸来了”亲子课堂也在这时拉开帷幕。从事各种职业的爸爸们走进课堂——牙医爸爸来了,带来口腔模型,从牙齿的构造入手,教会学生懂得爱护牙齿;消防员爸爸来了,拿着道具做演示,当海绵遇火被引燃的瞬间,学生感受到易燃物品所带来的极大危害,课堂变成了消防知识的大讲堂;营养师爸爸来了,带着精心挑选的水果和制作果盘的工具,教孩子们制作创意美食,课堂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对孩子们来说,虽然寄宿在学校,但爱的分享从来是没有界限的。

这里,有着生命体验的分享。

“古有‘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我们借由此延伸开来,推出以品德、艺术、健康、科学、语言、数学为主的博才寄宿小学的‘六艺’课程,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有意思、有意义。于是,经典诵读、数学游戏、篮球、水墨画等特色课程走进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舞台。”副校长刘江虹介绍,“博贯六艺,才通八德”是学校的育人目标。“六艺”课程的设置,就是让师生之间的生命分享落脚于课堂,让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各门学科的教师每学期都会开展两次以上的集基础知识、智力开发于一体的学科活动。如,语文学科的跳蚤书市、体育学科的班级篮球赛、英语学科的口语秀明星大赛、音乐学科的挑战麦克风、科学学科的纸质承重比赛等。这些精心策划的学科活动成为一个个分享的舞台。

值得一提的,还有火爆十足的“My show”社团、创意美劳、嘻哈实验室街舞、蛋糕烘焙、戏曲、唱诗班等四十多个社团。每位学生都可任意选择一门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每周二下午成了孩子们滋养兴趣的时间。在社团活动之余,学校还为每位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个人书法展、专场音乐会等个人订制的“博才梦想秀”应运而生。用社团负责人宾俐老师的话说,就是——“只要你敢秀,我们就给你舞台!你负责精彩,我们负责喝彩。”

就连学校食堂也成了孩子们生命体验的场所。“今晚我们会吃什么呢?这样的猜测,甜蜜而温馨,带着对味蕾的希冀。”在王茜的理解中,让孩子们记住“博才味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同样必不可少。

“与大师傅有约——共进午餐”活动启动后,平时一直扮演着“幕后英雄”的大厨们走到台前,创设新菜品,并以大厨的名字冠名,学生代表则受邀一起共进午餐。餐桌上,大厨跟孩子们分享菜肴烹制的技法,介绍相关食材,在无形之中拉近了学生与后厨工勤人员的距离。每到周五,家长来接孩子时,若是碰上食堂大厨,孩子总会骄傲地向父母介绍道:“上次跟你说的糯米蒸排骨,就是这位伯伯做的哦!”每逢元宵节,平日里在食堂忙碌的大厨们还会化身成“天使”来到学生身边,一袋袋元宵、一盏盏花灯、一副副灯谜,大家一同度过这个和美的团圆夜。比之于墙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宣传语,这餐桌上的德育来得更加生动形象。

这里,更有成长喜悦的分享。

四年级4班的黄朵艺刚入校时便有这样一个梦想:成为一名“文明小特巡”。在博才寄宿小学,“文明小特巡”是一个人人向往的“职位”。

据教育处主任吴雨潞介绍,2010年以来,学校开始实行值周班常规管理制度。四到六年级所有班级的孩子都参与到“这周我当家”的校园值周体验活动中来。

因为是寄宿制学校,学生会在周日的晚上返校。引导学生安全返校便成了“文明小特巡”的重要职责。黄朵艺清楚地记得,她第一次和妈妈来到学校时,发现校门口站着两排着装整齐的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他们手臂上戴着红色袖章,正热情地欢迎返校的学生。“欢迎回家!”惊讶之余,一位“文明小特巡”彬彬有礼地问:“小妹妹,你好,需要我们帮忙吗?”还没等黄朵艺开口,她的书包和妈妈手中的一袋物品便被“文明小特巡”接了过去。“小妹妹,快跟妈妈说再见吧,姐姐送你回教室,老师正在教室等着你去领奖品哦……”因为有了最初温暖的遇见,成为一名“文明小特巡”便成了黄朵艺的一个心愿。

现在,入读四年级的黄朵艺也如愿成为了一名“文明小特巡”。当值这天,她匆忙吃完饭,便开始在食堂里巡视,提醒小伙伴不要浪费粮食;监督到垃圾站倒垃圾的同学,让垃圾入池……就这样,一批批“文明小特巡”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爱的意义,向学弟学妹们分享着成长的喜悦,并将这份责任与感动如接力般传递下去。

看我全神贯注,定拿第一

三年级9班的罗佳锦自一年级时便对魔术情有独钟,班主任张惠为他们表演的撕纸还原魔术给了他太多的震撼。“你知道吗,太神奇了,居然又变出一张完好无损的纸!”言语间,他依然是一副惊叹的模样。只不过,现在的罗佳锦已变成了班上的“魔术大师”。课余时间,他在网上找来魔术表演视频,慢慢领会了魔术的奥秘。罗佳锦还将这份神秘带给了身边的小伙伴,教室里、操场上,都成了他的魔术表演场地,时常引来“粉丝”围观。在欣喜之余,更让他感到骄傲的是“大家因为我的存在而开心”。

求学在外的郭骏给自己日思夜想的母校写了一封信,说很怀念在博才寄宿小学的童年时光。让他最为惦念的,是学校桂花树下的一片“自留地”。阳光下,娇翠欲滴的桂花树守护着孩子们的“秘密基地”:不开心时,在这里和小伙伴一吐心事;开心时,在这里嬉戏、打闹,或是在这里安静地捧读一本书……其实,这个秘密早被老师发现,但老师不说,只是悄悄地对形成这片“自留地”的花坛进行维护,在留白的教育中,给学生更多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获得了爱,又分享了爱。

学校有一个特别的称谓——“菠菜园”,因为与“博才”谐音,学校成了“大菠菜”“小菠菜”分享的乐园。“我们想让从这里走出去的每位孩子都能记住‘菠菜园’的味道,都能学会分享。”在龙胜看来,这些点滴的美好,也许是某位老师的谆谆告诫,也许是校园里的一处角落,也许是久违的食堂饭菜……不管孩子们将来走向哪里,拥有怎样的人生,这都是一段隽永而刻骨的独家记忆。

猜你喜欢
分享学校老师
孩子,我们慢慢来
学校推介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