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2水平与治疗转归的关系

2016-06-29 06:43宋琳毅周乃慧王淼淼杨子良钱齐宏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白细胞介素

宋琳毅 周乃慧 王淼淼 刘 铭 闵 玮 杨子良 钱齐宏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江苏 苏州 215006)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2水平与治疗转归的关系

宋琳毅周乃慧王淼淼刘铭闵玮杨子良钱齐宏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江苏苏州215006)

〔摘要〕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2水平与治疗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住院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取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IL-22水平,探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22水平与治疗转归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前血清中IL-2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血清中IL-2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2、4、6 w疾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与血清中IL-22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中IL-22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且血清中IL-22水平可作为评判疾病进展程度和预后转归的指标,临床上可作为疾病治疗的参考标准。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法;寻常型银屑病;白细胞介素;转归

寻常型银屑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因较复杂,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T 淋巴细胞为其主导原因〔1〕。辅助T淋巴细胞(Th17)作为一种能产生白细胞介素(IL)-17的辅助性T细胞,在银屑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Th17 细胞可产生IL-22等炎性介质〔2,3〕。本研究旨在研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22水平与治疗转归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1~65〔平均(41.23±2.56)〕岁,均符合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标准,选取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2~50〔平均(40.88±3.12)〕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无其他类型皮肤病,无其他基础疾病,无其他感染性疾病,肝肾功能、心脑血管功能正常;同时所有入选人员在研究前2个月内未服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类药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IL-22水平,并进行疾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两组年龄、性别、心理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过去有效治疗情况及曾经罹难的其他疾病采用窄波中波紫外线、外用制剂(维甲酸类、肝素、保湿)或阿维A,必要时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和抗菌药物等辅助治疗。第2、3次PASI评分分别于治疗后4、6 w后进行(有2例银屑病患者在治疗6 w后随访)。并抽取银屑病患者治疗前(T0)、治疗后2 w(T2)、治疗后4 w(T4)、治疗后6 w(T6)和对照组的外周血,采用ELISA测定血清IL-22水平。其中,对照组检测血清中IL-22水平的时间分别为第1次检测和6 w后再次检测。同时对所有患者的病情均行PASI评分,以保证评估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且整个研究过程中均由同一名主任医师行PASI评分。

1.3观察指标〔4〕观察血清中IL-22水平和PASI,其中PASI包括皮损面积评分和皮损严重程度评分。 评价面积:全身分为头颈部、上肢、躯干和下肢4个部位,分别占体表面积10%、20%、30%和40%,分别以0~6分评分:0分无皮疹;1分<10%;2分10%~29%;3分30%~49%;4分50%~69%;5分70%~89%;6分90%~100%;评价临床严重程度:红斑、浸润、鳞屑,每个特点用0~4分评价:0分无;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4分为极重度。应用公式计算各躯体部位分值,再累加得到总分0~72分。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22水平比较治疗前观察组血清IL-22水平〔(70.34±21.33)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39.22±19.88)pg/ml〕(P<0.05),观察组治疗6 w后〔(41.25±18.31)pg/ml〕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8.43±17.72)pg/m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在治疗后2、4、6 w PASI与血清中IL-22水平关系观察组在治疗后2、4、6 w PASI与血清中IL-22水平呈正相关(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在治疗后2、4、6 w PASI与

3讨论

IL-22最先于1999年由Dumoutier 等用IL-9 刺激小鼠T 淋巴瘤细胞系时发现,该分子由180或179个氨基酸组成,与IL-10 有22% 的氨基酸相似性,起初被称为IL-10 相关的T 细胞衍生的可诱导因子(IL-TIF),后来他们又从抗CD3抗体刺激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克隆到人IL-TIF,由于 IL-22与IL-10的相似性,且又由白细胞产生并作用于白细胞,故被称为IL-22〔5〕;近年来,Th17细胞逐渐被发现,其以分泌IL-17而被命名,同时Th17细胞也是IL-22的主要来源细胞,IL-22 可以使角质形成细胞磷酸化,从而使其过度增生,同时又能参与与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其正常分化〔6,7〕。研究发现,Th17 细胞分泌的IL-22 可以导致小鼠模型表皮有炎症发生且表皮增厚,诱导银屑病样表皮改变并与其他促炎因子协同作用影响角质形成细胞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8〕。

本研究结果说明IL-22对于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生起重要的作用,这与王琳等〔9〕的报道内容相近。另外IL-22参与了寻常型银屑病的预后转归,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与Nakagawa等〔10〕的报道内容相近。

4参考文献

1刘军麟,邹循辉,殷梅,等.寻常型银屑病患者IL-2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14;43(21):2809-10.

2陈文辉,刘元林,李晓鹏,等.IL-23/IL-17轴对寻常型银屑病病情的影响〔J〕.东南国防医药,2014;16(3):284-6.

3金红星.单芳香维 A酸类药物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13(1):41-2.

4李炫谕,李晔.凉血消银方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49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24):225-8.

5简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h22细胞及血清中IL-22的表达〔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硕士论文,2012.

6王鑫玺.中医药浴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延边医学,2015;28(14):95-6.

7冯然.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6):806-7.

8孙艳霞.探讨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21(3):333-4.

9王琳,甄莉.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HBD-2和TNF-α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28(5):462-4.

10Nakagawa K,Minakawa S,Sawamura D,etal.Stratum corneum structure of psoriasis vulgaris investigated by EPR spin-probe method〔J〕.Appl Magnet Resonan,2013;44(8):941-8.

〔2015-04-17修回〕

(编辑袁左鸣)

〔中图分类号〕R75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6)10-2483-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0.081

第一作者:宋琳毅(1976-),女,副主任医师,博士,主要从事皮肤免疫性疾病研究。

猜你喜欢
寻常型银屑病白细胞介素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发热期血清酶和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
腺样体肥大患者腺样体组织中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中医体质护理对气郁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宫腔镜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对改善hs—CRP、TNF、IL水平的作用
复方甘草酸苷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分析
阿维A胶囊联合窄谱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IL—1、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中医药综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50例疗效观察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IL_6、IL_8、IL_1β、TNF_α及hs_CRP水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