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廉政建设中的运用

2016-06-27 22:27黄锦裕
2016年19期
关键词:廉政建设经济责任审计运用

黄锦裕

摘要:本文分析了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在廉政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并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基础上,从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审计整改、审计结果报告的质量、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审计关口前移、审计协调配合机制等探讨高校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廉政建设中的运用对策,为高校廉政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廉政建设;结果;运用

一、引言

高校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或接受相关委托,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标准,运用一定的审计技术和方法,依法对高校主要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单位和部门的财政财务收支以及相关经济业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的活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以更好地规范权力运行、预防和惩治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所谓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是指高校在做出组织处理、纪律处分、行政问责等决定时或在考核、任免、表彰奖励等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中,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重要参考依据的活动。

二、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在高校廉政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在高校主要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是经济责任审计价值的一种体现。充分运用好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不仅有利于更好地促进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入开展,而且有助于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利于推进高校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一)有利于揭露错弊、惩治腐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高校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揭露错弊和惩治腐败的能力,是揭露错弊、惩治腐败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同时它更是预防错弊,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重要手段。对高校主要领导干部任期内执行财经法纪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判断其是否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是否正确履行经济职责,以发现个别领导干部违反财经纪律行为背后隐藏着的腐败问题。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及时揭露和查处违法违纪问题,促使高校主要领导干部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并加强自我约束能力,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二)有利于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为干部任用提供客观真实的参考依据

只有以科学的机制和完善的考核方法正确评价和任用领导干部,才能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将合适的干部选拔到适当的岗位上。经济责任审计以岗位职责、国家财经法纪、廉政规定等各种客观、公正、透明的量化标准为依据,其客观的视角和严谨的评价为领导考核和干部任用提供了客观真实的参考依据,有利于克服单靠资历、谈话、群众投票和拉关系等用人选人机制所存在的各种弊端,使组织人事部门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观,促使领导干部规范自己的行政行为,防止失职和滥用权力。

(三)为惩治腐败、查处大案要案提供重要的线索

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以确认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廉政纪律情况以及遵守国家财经法纪的情况,如果存在重大违纪违规问题,就可以及时进行揭露。纪检、监察机关对审计机关提供的案件线索和移送的违法违纪案件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进行处理,以帮助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在经济责任履行过程中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增强其廉洁自律意识,提高其防腐拒变的能力。

三、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审计结果的运用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一)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

高校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制度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制度是高校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要保障,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高校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相应的制度,使得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无章可循。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是由高校组织、人事、财务、纪检和内部审计部门组成的一个沟通与协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研究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困难与问题的一项保证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要制度。但仍有很多高校并没有该项制度,而有该项制度的高校,很多执行的效果也并不理想,各成员部门之间配合不够规范,联系也不够紧密。

(二)审计整改落实不到位

审计部门通过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求被审计部门整改,但是现实中,真正落实整改的很少,更多的只是为了应付而写了整改书面报告,实际并没有进行相关的整改工作,主要原因有:一是整改可能涉及很多的利益;二是整改可能工作量巨大,且可能需要相关制度的出台才能保证整改的落实。

(三)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不易理解影响其可用性

首先,过于专业化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限制了其利用的范围与效果。

其次,审计人员由于害怕承担审计风险或由于种种外界压力的存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往往偏重于白描式的列举,而不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潜在的影响和解决的办法做详细的说明,也不对个人的评价做过多的表述。

最后,由于高校内部审计报告要经过内部审计人员、审计组长、审计部门负责人和审计部门分管校领导的层层把关,再加上被审计单位的大力公关的层层过滤,审计发现的很多问题被修饰或被删除,问题没能直观反映出来,而是被专业化的术语所代替。

针对性不强的模板式的审计结果报告,没有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且专业术语过多,使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使用者无法准确理解报告的内容,对报告所反映的问题也无法清晰的解读,从而使得报告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四)经济责任审计缺乏评价体系标准,责任界定不够科学准确

目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标准还没有建立,相关规定只是对评价提出客观公正、依法依规和实事求是等原则性的导向,没有一套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统一审计评价规范标准,使得评价的主观性过强,影响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导致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风险过高。没有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评价方式,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查出问题的认定标准也缺乏统一的规定,更多的时候只是列出从财务凭证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评价比较抽象,有些甚至没有评价,而只列出存在的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与内审人员回避矛盾,避重就轻,不敢大胆发表审计意见,而采取白描式的写实方式撰写审计报告有关,这会造成审计报告质量的下降,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使用价值。

(五)“审”“用”脱节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影响其结果运用

大部分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实行的经济责任审计程序都是“先离后审”,即领导干部被提拔任用后,组织部门才通知审计部门对其开展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成为干部任用上一种走过场的形式,这种审计工作程序使得被审计对象对经济责任的审计重视不够,不利于被审计单位积极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展,后期的整改工作也可能无法顺利进行,对干部的监督和考核所起的作用也不大。

四、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促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措施

面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存在的种种困难与挑战,为了更好地推进审计结果的运用,从而促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性建议:

(一)建立健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相关制度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依据多是些部委文件或暂行规定,而缺少相关法律的支撑。因此,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立法层次,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规范就显得很有必要。首先,要建立多层次的经济责任审计法律体系,包括经济责任审计法、经济责任审计准则和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南等,以对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审计评价、审计内容、责任界定、审计结果使用和审计报告等审计工作进行具体的规范。

审计法律体系不仅可以规范审计人员的具体审计行为,使审计行为更加客观公正,也可以让被审计领导更加清楚审计程序,规范被审计领导的相关行为。其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要与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结合起来,以形成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的监督体系。最后,完善干部任前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以让广大群众对拟任用的干部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也有助于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威信。

(二)加大审计整改力度,强化审计问责

审计的责任认定和追究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如果只审计不问责,不仅纵容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而且会造成屡审屡犯的现象,审计部门也会容易出现审计监督的疲劳。因此,必须加大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力度,强化审计问责,针对审计报告中披露的问题,要深究违法违纪者的责任,并要逐一落实并跟进整改情况,包括编制整改计划和具体的整改措施,明确相关责任人按期整改,同时要按程序公布处理的结果。

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反馈和检查制度的建立有助于被审计单位和个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落实整改建议,有利于进一步揭示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治本之策。在此基础上,可以把审计成果转化为强化管理、规范运行、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实际成果,以促进学校的反腐倡廉建设。

(三)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质量

首先,按照要求认真撰写审计结果报告,做到用词准确、通俗易懂、重点突出、分析到位。审计知识的专业性很强,而审计报告的使用对象大部分是不具有审计专业知识的人员。因此,要审计结果得以充分的利用,就需要为使用者提供通俗易懂的审计报告,审计人员在撰写审计报告时,就要少用审计专业术语或模版式的语言,使报告使用者能够看懂审计报告的内容。

其次,审计实施方案的制定既要考虑审计内容的全面性,又要突出审计监督的重点,要严格按照审计项目三级复核的要求进行审计项目质量的控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审计项目终身负责制。最后,审计报告分析问题要深入,提出的建议要科学合理。对审计发现的普遍性问题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着眼,从责任人管理和相关的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有深度、针对性强且切实可行的建议。

(四)积极探索建立系统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要以事实为依据,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各种情况和问题要全面进行审查和分析,要根据领导干部的权力责任,审慎界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防止经济责任界定不合理带来的审计风险,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可用性。

首先,高校的审计部门要和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部门一起制定出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的原则、评价的方法、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内容等,该评价体系要考虑定性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指标,单项评价指标和综合评价指标等。

其次,该评价体系还要与高校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和年度综合考核办法有效地衔接起来,做到相互补充,避免各自的评价相互矛盾。再次,该评价体系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高校的发展适时地进行调整,对系统内评价指标的内容和各项内容的权重进行优化。

最后,审计部门要根据不同被审计领导所负责工作内容的不同合理选择评价的指标及其所占的权重,根据被审计领导的反馈意见对指标进行合理的修正,使得评价指标更加的科学,也更具有针对性。

(五)审计关口前移,完善全过程审计监督体系

高校被审计领导干部“先离后审”的经济责任审计原则是影响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要因素。要提高高校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针对查出问题处理难的离任审计监督,应将审计监督关口前移,建立任中审计为主,任前和离任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专项审计调查为辅的任前、任中和离任相结合的审计监督体系。对那些拟提拔的领导干部,要先通过任前经济责任审计,了解其遵守财经法纪和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对严格遵守财经法纪,履行经济责任突出的领导干部才按原计划提拔重用,对问题严重的领导干部则要按相应程序进行处置。

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提高领导干部遵守财经法纪的意识,更好地做到廉洁自律,发现苗头性的问题也可以及时进行沟通处理,以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另外,审计部门对领导干部有计划地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避免离任审计任务过重过急所导致问题的出现,也有助于提高审计的工作质量。而对领导关注或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事项,审计部门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调查,对某些事项进行重点审计,以揭露存在的突出问题。

(六)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协调配合机制

要将干部管理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紧密的联系起来,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干部监督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漏洞,针对这些漏洞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另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有利于确定干部监督管理的重点,可以将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定为年度干部监督的重点。

一方面,组织人事部门在领导干部评先评优、年度考核和任职前、离任前考核时要参考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实事求是地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归入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另一方面,纪检监督部门要对审计移交的违法违纪案件及时进行处理,对相关责任人依法进行处分,并将处理情况反馈给审计部门。(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参考文献:

[1]高纪军.安徽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3

[2]蔡春,陈晓媛.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作用及未来发展之研究[J].审计研究,2007(1)

[3]丁鸿利.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探讨[J].会计之友,2011(26)

[4]李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10

[5]余义文.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与研究[J].财会通讯;2010(25)

[6]郝艳娟.高校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及评价[J].教育财会研究;2008(06)

[7]李红霞,童燕军.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廉政建设中的应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18)

猜你喜欢
廉政建设经济责任审计运用
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风险控制
浅谈财政监督工作思路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