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佳灿
·述评·
临床医师务必正视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
苏佳灿1,2
临床医师;基础研究;转化医学;科学研究
一、临床医师为什么做基础与转化研究
(一)注重基础与转化研究,有助于推动临床医学可持续发展
医师的经验积累对医学发展有一定贡献,但是光靠经验进步有限,有时还会阻碍科学发展。现代医学每一次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并且与转化研究密切相关。临床医师的丰富经验也是在前人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到的,其许多理论是医学家们实验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的结晶。如果没有前人的科学研究、没有人体科学的发展,医师很难向患者解释、诊治疾病,所谓的经验也就成为无根之本、无水之源[1]。回顾医学的每一次进步和发展,在对疾病的病因学、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中,对疾病的认识不断进步,随之治疗方法和技术不断进步,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得到拓展[2-4]。譬如对骨折内固定技术的革新,19世纪末期,随着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和医学生物技术的发展,骨折的内固定物逐渐产生。骨折内固定物的出现,开创了骨折治疗的新篇章。20世纪初,伴随着动力加压接骨板(dynamiccompressionplate,DCP)的出现,逐渐形成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固定”的AO理论,骨折愈合率明显提高。然而,AO理论过度追求骨折解剖复位,而忽视对骨膜及周围软组织的血运保护,术后骨不连及骨折再发率高达30%。随着对骨骼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深入研究,BO理论逐渐诞生,以不再牺牲局部血运的代价来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要充分保护骨折的血运,将骨折局部医源性的破坏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形成以生物力学为参考。在BO理论的指导下,骨折固定物的材料、复位及固定方法等均有较大的改进,可吸收钢板、部分接触钢板、点状接触钢板、不接触钢板等相继出现[5-6]。骨不连发生率迅速下降到5%~10%。因此,注重基础研究才是临床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注重基础研究,促进了临床医师临床和科研能力的双重提高
基础研究是整个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不能孤立于临床之外,基础研究的使命是提高原始创新能力[7-8]。前辈裘法祖院士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外科医师只会开刀,他只能成为开刀匠,只有既会开刀又善于研究的医师才能成为外科学家。如能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指导临床治疗的方法,最终改善疾病的治疗,甚至促进医学的发展,才能称之为大家[9]。因此,但凡成功之人,往往都要经历一段寂寞相伴的岁月。这里不得不提到众所周知的戴尅戎院士,他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戴尅戎院士总共发表500多篇论文,而处女作《脑震荡与肺挫伤》是他23岁时在偏远的工地医院工作时利用业余时间写成的。为了写这篇文章,他经常晚上钻进病案室,共查阅了100多份病历,历时6个月。后来,其文章刊登在国内最权威的《中华外科杂志》上,成为同届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生中率先在中华系列杂志上发表论文的学生。因此,戴院士的成功与他注重基础研究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说任何一篇文章,任何一个经验总结,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查找资料,需要阅读相关的文献,需要思考和拣选,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三)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基础与转化研究
外科学属于实践医学,外科医师的手术技巧也是在实践中提高的。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10]。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的发展给临床医学提供了支撑,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和生理病理学、病理解剖学等基础医学的发展,将人体的奥秘逐渐揭示,医师对疾病的诊疗有了科学依据,对疾病认识的准确性也明显提高。例如医师诊断疾病需要做化验、拍片等检查,这些医学诊断技术的提高都离不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伴随着微创技术、数字化、人工关节、组织工程、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骨科学发展水平和速度将进一步提高。
二、临床医师做基础与转化研究的迫切性
(一)我国的基础与转化研究水平与欧美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我国医学科技成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现在许多先进技术和医疗设备都是引进国外的产品,自主设计的产品非常少见。即使自主生产的医疗产品,大多也是模仿国外的产品。据科技部创新发展司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发表国内科技论文58.52万篇,比上年增加了14.0%;发表SCI论文26.35万篇,连续六年排在世界第2位,占世界总量的14.9%,比上年提升了1.4个百分点。我国SCI论文总被引用次数的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国家,但平均被引用次数较世界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因此,科学研究质量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多代人持续不断地积累,通过基础与转化研究,提升科学研究质量,尽快赶上甚至超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是中国临床医师不可推卸的责任[11]。
(二)基础与转化研究的发展给临床医师发展带来了机遇
创伤骨科发展到今天,救治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发展的医学影像处理与三维建模技术,手术规划与虚拟仿真技术,计算机辅助骨折复位与机器人手术系统的研发。创伤骨科医师的双手将从传统手术中解脱出来,进入操纵内镜、微创器械及手术机器人的微创/极微创手术时代。智能化、微创化、个体化、精准化将成为未来创伤骨科的重要发展方向[12]。通过深入的基础研究并使其向临床转化,能够提高骨科医师治疗疾病的能力。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发展,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将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对发病机制、干细胞、生物材料干预的认识加深,能够促进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治疗能力,并且随着这些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未来的某一天,完全有可能减缓或者阻止其发生、发展,为人类造福,在这个过程中,医师的价值也在不断提升。
三、临床医师如何做基础与转化研究
(一)临床医师应重视基础与转化研究
现在倡导的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就是要求医师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实际上,临床医师的研究题目很多,这些题目也只有医师能想到,如果医师都不去发现临床问题、不去考虑这些问题如何解决,那么医学又如何能进步呢?基础和临床的关系就像一种武器的设计者和使用者,要交流、要沟通,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13-14]。我国的樊代明院士应用现代免疫学方法从胃癌细胞中发现4种新的肿瘤MGAgs抗原,用以检测人体组织、血液、胃液或腹水中的这类抗原,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定性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临床医师要善于运用,做好胃癌的筛查与检查工作,从而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愈率。
(二)临床医师应善于思考
目前,临床上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许多疾病需要新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这些都需要医师作为主体去解决。只要有心就有思考、有发现。正确的科研思维,不仅有助于医师更好的总结经验,探究规律,提高疗效,而且造福于患者[15-16]。临床医师应摒弃懒惰的思维,化被动为主动,经常关注相关科研的进展,多向从事基础研究人员学习并交流科研思路,获取科研思维和科研的方向。
(三)基础与转化研究贵在坚持
医学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成果取得需要时间的积累,因此医学研究者要具有奉献精神,并且持之以恒。只要坚持,总会有回报的,这个回报不仅仅是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使更多的患者获得利益[17]。西澳大学诺贝尔奖得主BarryMarshall教授是一名消化内科医师,他在为胃溃疡患者诊治时发现患者胃黏膜存在一种细菌,这种细菌就是现在众所周知的幽门螺旋杆菌(最早称为幽门弯曲菌)。为了证实幽门螺旋杆菌的致病机理,他自己吞服细菌制造胃溃疡,然后研究该菌的致病机理和治疗方案,最终使全世界患者获益。
在临床工作中不应抱怨科研没时间,实际上最令人欣慰的就是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解决问题并使患者获益。“大处着智,小处着心,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牢记这十六个字,可能有助于临床医师的进步和科研的发展。笔者喜欢阅读《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lancet》等国际知名医学杂志,几乎期期必读。杂志所刊登的文章、报告的科研结果大多紧密联系临床,贴近实战,竭力从临床诊疗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读者受益非浅。
[1] 李辉.对我国外科临床科研现状的感悟与思考[J].中华外科杂志,2010,48(8):561-562.
[2] 杨锡强.学科建设在临床重点专科发展中的地位[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8):561-563.
[3]EbellMH,ShaughnessyA.Informationmastery:integratingcontinuingmedicaleducationwiththeinformationneedsofclinicians[J].JContinEducHealthProf, 2003, 23(1):S53-S62.
[4] 樊代明.论医学基础研究对临床工作的重要性[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7):531-532.
[5]GreiweRM,ArchdeaconMT.Lockingplatetechnology:currentconcepts[J].JKneeSurg, 2007, 20(1): 50-55.
[6] 丁伟业,邢勇,李吉彪.骨折治疗从AO到BO的理论观念的认识[J].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2005,7(4):56-56.
[7]ComeauDL,EscofferyC,FreedmanA,etal.Improvingclinicalandtranslationalresearchtraining:aqualitativeevaluationoftheatlantaclinicalandtranslationalscienceinstituteKL2-mentoredresearchscholarsprogram[J].JinvestigMed,2017,65(1):23-31.
[8]PatinoCM,KubicekK,RoblesM,etal.Thecommunitymentorshipprogram:providingcommunity-engagementopportunitiesforearly-stageclinicalandtranslationalscientiststofacilitateresearchtranslation[J].AcadMed,2016. [Epubaheadofprint]
[9] 王国斌.临床与科研在医师晋升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要求[J].中国医院,2014,3(18):47.
[10] 梁立智.博士后发展项目对于选择临床科研职业生涯的医生而言是必要的[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BMJ),2016,19(5):299.
[11] 刘又宁.再议临床医生何以论英雄[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10):721-722.
[12] 唐佩福.创伤骨科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5,8(1):11-14.
[13] 刘杰,吕有勇.解析转化医学:医学科研选题应源于临床[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38):2665-2666.
[14]RubioDM,BlankAE,DozierA,etal.Developingcommonmetricsfortheclinicalandtranslationalscienceawards(CTSAs):lessonslearned[J].ClinTranslSci, 2015, 8(5): 451-459.
[15] 杨锡强.关于临床科学研究的几点意见[J/CD].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4):425-427.
[16]ZhangY,WangL,DiaoT.Thequantitativeevaluationoftheclinicalandtranslationalscienceawards(CTSA)programbasedonsciencemappingandscientometricanalysis[J].ClinTranslSci, 2013, 6(6): 452-457.
[17] 刘又宁.医生应如何摆正临床与科研的关系[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8):561-562.
(本文编辑:胡桂英)
苏佳灿.临床医师务必正视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J/CD].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6,4(4):199-201.
·读者·作者·编者·
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代码简表
文献类型标志代码文献类型标志代码文献类型标志代码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C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本刊编辑部)
10.3877/cma.j.issn.2095-5790.2016.04.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8141101156);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专项(15411950600);第二军医大学任职教育项目(RZJYA201501)
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创伤骨科1;201802上海,中韩生物医学工程中心2(Email:drsujiacan@163.com)
201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