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松林
(深圳市田东中学,广东 深圳 518081)
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
蔡松林
(深圳市田东中学,广东 深圳518081)
摘要:基于教育部每年的公布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学生体质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学生自身等因素是导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积极健全和完善相关体质监测制度和措施;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自身对健康的认知水平以及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质监管系统,从而不断提高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关键词: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发展趋势
2002年教育部在全国开始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2年7月,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发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从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来看,我国的学生的体能测试指标呈下降趋势,学生的肺活量、爆发力、上肢力量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一些列数据和媒体报道给我国学生工作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面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逐年下降,我们该何去何从?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并找寻改变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以期为促进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贡献绵薄之力。
一、影响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因素分析
(一)学校因素。
1.传统的教育观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论语》曾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些都反映出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从古至今,教育理念一直亘古不变,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改善家庭生活状况。自隋唐时期开创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的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科举制度为社会平民提供了晋升上流社会的渠道。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教育观念一直根深蒂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一直深深影响着当代众多的人。现在的学生承载着父辈的理想,承担着本不属于这个年龄段应有的负担,家人殷切的希望、学校的严格要求、同学之间的比较犹如三座大山压在当代学生稚嫩的肩膀之上。传统的教育观念导致的学业负担过重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1990年6月4日,国家教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其中第二章第五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大学不超过10小时。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1]。在中学阶段,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一味地给孩子们补课,虽然国家一直在推行素质教育,高校也在不断扩招,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升学要求。因而,学校仍在实施应试教育,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来换取可怜的分数,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2.学校体育的缺失。
在古希腊奥林匹亚阿尔菲斯河岸的岩壁上有这样一段名言: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这足以表明运动是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质健康的最佳途径。现代一些单位都高喊:“每天锻炼1小时,幸福工作50年,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口号,这也表明现代人已然意识到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然而现实却恰恰相反,音体美一直被认为是“小三门”,在学校的地位远远不及语数英等学科,尤其是在初高中阶段,由于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大多数的体育课程都被其他文化课程占用,学生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加上巨大的升学压力和繁重的学习负担,学生的体质健康每况愈下,体质健康测试各种指标逐年下降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外,在中学阶段的体育课程还存在放羊式教学,学生不能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学生体质健康的下降。
(二)家庭因素。
1.家长盼子成才的思想。
现代多数初高中阶段学生的家长都是六七十年代的人,因为历史和家庭的原因,那个年代的人多数人都未能接受足够的文化教育,他们深知缺乏文化知识的痛苦,因此,迫切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好的教育,考上名牌大学甚至出国留学。况且当代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是父母唯一的希望,父母只希望子女学习成绩好,考上好的大学,其余的一切都可以为此让路。父母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天24小时都在学习,现在甚至出现家长“陪读”的情况,家长负责接送孩子上下学、做饭、洗衣服,其目的就在于让孩子一心一意只读圣贤书。
2.家庭体育文化的缺失。
“家庭体育,顾名思义,是以家庭成员为主体,为满足家庭成员的自身需求而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体育活动。家庭体育的开展既可以满足家庭成员的健康需求,又能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促进家庭的和谐,从而成为人们追求和谐与文明生活的一种方式”[2]。家庭体育对孩子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体育是衔接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纽带和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现当代家庭体育文化严重缺失,家庭体育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家长由于受到工作繁忙、家庭经济基础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众多的家长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家庭体育当中去,不能够给孩子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不能陪孩子参与体育锻炼。
3.繁重的课余学习负担。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众多的家长为了避免自己的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占据本该属于孩子快乐玩耍的周末。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完善,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家长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在课余时间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和培训班,诸如语数英补习班、乐器培训班、书法培训班等。繁重的课余学习任务导致很多孩子休息时间严重不足,用于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长此以往,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体质健康自然而然就呈现下降趋势。
(三)学生自身因素。
1.不良的饮食习惯。
从每年教育公布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来看,我国学生的肥胖率正在逐年增多,尤其是中小学生,营养过剩和过度肥胖成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大学阶段则出现女生营养不良的状况,各种低血糖和偏瘦状况层出不穷。这一切都根源于不良的饮食习惯,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习惯的逐渐改变,学生更钟爱零食,一些含糖量、高热量的食物受到大多数学生的青睐。一些女生为了追求所谓的“魔鬼身体”,拼命节食减肥,最后导致低血糖等多种疾病的发生。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
2.无规律的作息制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现在的中小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学生下课和放学后不再是一起玩游戏,而是坐在电脑前专心打游戏或者是看手机,整个人沉浸在网络世界中。寄宿制的学校,学生在结束一天的学习后不是睡觉休息养精蓄锐,而是躺在床上翻看手机,直至凌晨一两点,过多的用眼导致学生的视力不断下降;睡眠不足到时学生上课精力分散。如此无规律的作息制度也是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重要因素。
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应对策略分析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里只注重智育的发展,而忽视了其他四育的发展,尤其是体育的发展。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一直在不断进行,逐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消应试教育。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健康工作的前提,也是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必然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无法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上立足。各级教育有关部门应该履行其职责,保证各项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政策的顺利实施,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驾护航,确保学生体质健康相关条例和政策的有效实施。
(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督促学生参与锻炼。
学校体育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环节,“学校体育是开展青少年体育的主渠道,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3]。学校体育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贯彻实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应该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帮助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促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2)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不能一成不变,要紧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增加新的体育运动项目,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3)积极开展课余体育锻炼。每周2个学时的体育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学校应该积极开展课余体育锻炼,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去,从而不断提高其身体素质。
(三)更改不良生活习惯,减轻课余学习负担。
繁重的课余学习负担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重要因素,唯有减轻学生的课余学习负担和更改不良的生活习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学生应该彻底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正常作息,不挑食、偏食,日常营养均衡搭配。家长应该遵从孩子的意愿,不能擅自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和培训班,应以孩子的兴趣为主要依据,切忌强迫学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学习放松之余,让孩子参与体育锻炼,以体育活动来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这一举措不仅可以放松学生紧张的学习神经,还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能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教委关于印发《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通知[S].国教委[1999]10号.
[2]李小进,张永保.论我国家庭体育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12(3):34-35.
[3]朱玉芳.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学校体育的应对[J].体育学刊,2006,13(3):141-144.
中图分类号:G807.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44-02
作者简介:蔡松林(1986-),男,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