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题材文艺创作的第一座高峰
——歌剧《长征》述评

2016-06-25 02:01向延生
创作评谭 2016年3期
关键词:歌剧长征红军

◎向延生



长征题材文艺创作的第一座高峰
——歌剧《长征》述评

◎向延生

长征是中国历史进程中震惊中外的政治军事壮举。多年来涌现了许多以长征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其中的佼佼者当然是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等诗词,音乐方面对这些诗词谱写的独唱与合唱歌曲也在广泛传唱。1965年,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为萧华的词作谱写的《长征组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拍成了影片。而1951年8月1日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当时的大北京人艺包括歌剧团、话剧团、舞蹈团、戏曲团、管弦乐团等,院长是李伯钊;1952年仅以话剧团为基础新组成的小北京人艺,院长是曹禺)创作演出的三幕九场歌剧《长征》则鲜为人知,它是首次以长征为题材创作的大型文艺作品,并首次在舞台上展现了毛泽东的形象。

这部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创演的作品,汇聚了当时国内许多重要的创作演出人员:编剧是李伯钊、于村、海啸(于村当时是剧院话剧团团长,海啸后来担任过中央歌剧院党委书记);李伯钊当时聘请的军事顾问是聂荣臻元帅和萧华、陈锡联、李涛上将;作曲者是梁寒光、贺绿汀、杜矢甲、陈田鹤、李刚(其中三个人是抗战前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学生,四个人是抗战以后在延安成立的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导演是焦菊隐(北京人艺总导演,曾经导演过《龙须沟》《茶馆》《蔡文姬》《关汉卿》等著名话剧)和刘郁民(后曾任中央歌剧院副院长);担任指挥的是黎国荃与李德伦,都是中国音乐界的大指挥家;伴奏的是这个剧院的管弦乐团(源于1946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央管弦乐团,团长是贺绿汀);主要演员有英若诚(后来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于村、谷风、方晓天、莫桂新、李稻川、管林、姚学言、石一夫等;剧中登台的人物有近百人次,演出阵容非常庞大。

此剧的主要编写者是著名的红军文艺战士李伯钊。李伯钊1911年生于一个世代书香家庭,1925年在家乡重庆加入了共青团,同年从上海去苏联的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1930年回国后不久进入江西苏区,转为共产党员。能歌善舞的李伯钊,很快就与石联星、刘月华成为苏区著名的三大歌舞明星,还曾任工农剧社的社长、高尔基戏剧学校的校长。在苏区的时候,她就参加了创作和演出《我—红军》《战斗的夏天》等红军剧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周恩来在延安提议创办了培养文艺干部的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我的父母有幸跟李伯钊等人都是鲁艺的创办人。李伯钊1938年在延安写作的一部歌剧《农村曲》,由我的父亲向隅担任作曲。

李伯钊不仅熟悉红军,而且经历了长征的全过程,曾随红一方面军艰难地爬过了雪山草地以后,又跟随着红二、红四方面军走过了两次雪山草地,所以从经历到学识,李伯钊都是此剧的最佳编写者。当时的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特别支持此剧的创作,特别批给了当时兼任中共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的李伯钊三个月的创作假。

李伯钊在她的文章《我怎样写长征》(于该歌剧首演的那一天—1951年8月1日刊登在《人民日报》上)中说:“想写长征这个史诗的愿望我在几年前就有了,什么力量让我非写不可呢?我在红军中这么多年,感受最深的:第一,红军是工农的儿子,自愿来当兵的。第二,在红军的队伍里,有那么好的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和可爱的作风。”“怎么写?写些什么?我熟读了毛泽东《长征》的诗以后,使我更深刻地感觉红军长征的伟大气魄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我就用这种精神指导全剧的创作思想,歌颂二万五千里长征。”

李伯钊说:“在我心中有许多熟悉的面孔、声音、表情、作风。这些具有高贵品质,顽强的革命牺牲精神的红军指战员,个个都是可爱的,令人尊崇的,富有思想的人物。许多好心的朋友劝我以话剧的形式来写这个题材,说写话剧比写歌剧方便一些,而且限制也少一些。这理由我也是承认的,但我舍不得我至今还会唱的那些红军歌。我以为歌剧是戏剧艺术中最优美的形式,也是人民最喜爱的戏剧艺术。”

“这部歌剧写作的酝酿期间,从讨论全剧的梗概、人物、结构,一直到剧本完成,我和于村同志、海啸同志三人并列为编剧,始终是合作的。我写完之后,交给他们二人阅读、修改,然后再由我来定稿,使剧本结构紧凑和更歌剧化,更适合作曲者的要求。”

“军事方面的问题,我请教最多的是聂荣臻同志,萧华同志,陈锡联同志,李涛同志,这四个人都列席了这个歌剧的军事顾问,否则作战命令我也不会下。在戏剧文学创造方面,我还请教了老舍和曹禺两位先生。从结构到人物都交换过意见,有时我索性把腹稿念给他们听,他们说有点意见,我心里就高兴。特别是某一场,我不止一遍地念给他们听,他们都说成了,我才放心。”

该剧从小处入手,塑造了红军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从苏区的群众、红军基层的指战员、团师级指挥员到最高领袖毛泽东;展现了长征中的重要片段,包括告别苏区群众开始长征、突破湘江封锁线、通过彝族地区、强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打骑兵、会师陕北等,表现了红军长征的全过程和红军指战员的精神面貌。此剧的一个特色,就是全剧始终没有出现过任何的敌人和反面角色,因为作者要把所有的篇幅都留给各色各样的红军长征英雄和革命根据地的群众,但是观众在剧中仍然能够看出场场有敌情、有战斗、有对反动派斗争的决心。

此剧的一个亮点,就是李伯钊创造性地把领袖人物毛泽东首次搬上了文艺舞台。由于剧中没有安排毛泽东歌唱,李伯钊就把这个重要角色安排给著名的话剧演员于是之(北京人艺的头牌话剧演员,主演过话剧《龙须沟》)扮演。虽然此剧中的毛泽东只有一句台词:“同志们,祝你们成功!”(在抢渡大渡河一幕中出现)但当时已是共青团员的于是之,仍然以高度的政治热情投入到角色的准备酝酿中去。为此,他阅读毛主席著作,多方收集毛泽东的照片进行端详,聆听毛泽东讲话的录音,但是心里仍然没有底,感觉张不开口、迈不出腿。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有一次借着剧院的军乐队去中南海为毛泽东会见西藏班禅喇嘛奏乐的机会,混进了军乐队的行列中,站在那里近距离地观察了毛泽东的神情风采,亲耳聆听了毛泽东说话的声音,观看了毛泽东行走的步态,最后才在文艺的舞台上圆满地完成了这个演出任务。

此剧的主要作曲者梁寒光,结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第二期的高级班,是杰出的作曲家冼星海的弟子。在这之前,他已经写作了两部歌剧《赤叶河》《王贵与李香香》(后来他还担任过上海歌剧院副院长、广州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据梁寒光说,此剧是突击性的任务,作曲的时间总共只有四个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要向外国学习、与世界接轨的思想指导下,他们试图采用西洋正歌剧的形式来给此剧作曲。但是后来的实践证明,他们对这种外国歌剧的把握显然还有些力不从心,未能熟练地驾驭这种基本没有说白的外来艺术形式。此剧的大多数作曲者,虽然都具有在部队文工团工作的经历,但并没有参加过真正的战斗,更没有经历过万里长征,所以他们对红军和长征的生活体验都很不够,没有能够通过提炼、概括和升华,来更深刻圆满地表现长征这个重大的历史题材。

从事歌剧的音乐创作,需要许多音乐素材,但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都极度地缺乏。比如说红军歌曲,当时都流传在一些红军指战员的口头、脑袋里,还没有出版,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第一本《中国工农红军歌曲集》是1956年才出版的。好在李伯钊会唱许多红军歌曲,而且还是一些红军歌曲的编写者,所以此剧里引用的红军歌曲,主要都是来自于李伯钊的演唱与口传心授。那时中国民歌的收集也还没有起步,民歌的素材也很稀少。来自延安鲁艺的作曲者对陕北民歌较熟悉,剧里的兴国山歌则是李伯钊唱给作曲者听的。另外,表现红军穿越彝族地区时需要一些彝族的音乐素材,为此他们跑到北京民族学院找到了两位能歌善舞的彝族教师,记录了他们唱的彝族民歌,这才解救了当时的燃眉之急。

在三幕九场歌剧《长征》紧张的作曲过程中,梁寒光写作了前五场就因劳累过度而病倒了,后四场的作曲是由当时剧院里的贺绿汀、杜矢甲、陈田鹤、李刚继续完成的。这几位也都是音乐名家,但是由于时间紧迫,又是多人接力集体从事创作,全剧的音乐在布局方面显得有些统筹、协调得不够。

按照李伯钊的创作意图,这部歌剧要用不同特点的地域音乐,来标志、体现红军长征中所途经的不同地区。如江西苏区的红军歌曲、兴国山歌、福建民歌、彝族民歌、陕北的信天游等,这些歌曲让观众感到十分的亲切、熟悉。另外,根据歌剧创作的特点,此剧的音乐运用了很多情绪饱满的合唱。从一开始,歌剧就用齐唱与四部大合唱的形式,两遍演唱了毛泽东的诗词名作《七律·长征》,到最后《伟大的会师》,全剧至少有八首合唱曲,再加上大型管弦乐队的演奏,所以此剧具有雄伟磅礴的气势,演出时很受观众的欢迎。

歌剧《长征》在排练的过程中,刘少奇、周恩来、陈毅、贺龙等人都曾经来到剧场观察指导,李伯钊还到周恩来的家里讨论剧本直至深夜,北京卫戍区也派人协助这些演员进行了军训。所以1951 年8月1日歌剧《长征》在北京青年宫首演的时候,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都出席观看,在当时引起了观众和媒体的强烈反映。根据我去国家图书馆查阅《人民日报》当年刊登的演出广告,歌剧《长征》到10月13日已经演出了五十多场,可谓盛况空前。

中国音乐家协会为此专门召开了座谈会,该协会的《人民音乐》三卷一期(1951年10月出版)还刊出了歌剧《长征》笔谈专栏,发表意见的有中国音协的领导人吕骥、马可、赵沨、李元庆,该剧的编演者梁寒光、陈田鹤、潘英锋,音乐界的专家学者陆华柏、夏之秋、章彦、沈知白、苏夏、沈湘等人。大家都认为,《长征》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创作题材,剧作者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担负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使命。通过九个宏伟的舞台场景和许多深情意浓的歌唱,展现了长征途中红军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前进的英雄气概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的形象在舞台上出现,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但是西洋正歌剧这种艺术形式并不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由于当时舞台工作不熟练以及换台时间较长,造成了演出不连贯等问题,还需要改进。

初演的歌剧《长征》,由于写作得较为匆忙,作者都认为初演以后还要修改加工。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保存的1951年10月在北京出版的歌剧《长征》演出本,就写明这个剧本是未定稿。此外,初演的歌剧《长征》里面,主要表现的是红军的普通战士和中下级的指挥员,军以上的高级干部只出现了毛泽东一个人。所以毛泽东观看了歌剧《长征》的首演后,曾经让他的女儿捎信给作者李伯钊,说不要太扩大他个人的作用。林彪则建议剧里应该表现遵义会议。

李伯钊决定再写一个话剧版的《长征》,可是自她改任中央戏剧学院党委书记后工作繁忙,丈夫杨尚昆“文革”一开始又被“打倒”,李伯钊无辜地受到牵连,被批斗、抄家,《长征》的修改稿也荡然无存。在长期被关押的非人道待遇里,李伯钊患了脑血栓等多种疾病,生活都难以自理。1973年周恩来支持邓小平恢复工作以后,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李伯钊以坚强的毅力,仅凭着头脑里的记忆,在监禁地山西临汾重启了话剧剧本的创作。

粉碎“四人帮”回到北京以后,李伯钊在与伤残顽强斗争的同时,由助手协助,经过数年的艰辛努力,八易其稿,完成话剧版《北上》。这部八场话剧,根据杨尚昆的意见改为从遵义会议写起,在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对长征的表现都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境地,展现了长征更为广阔的历史画卷,并按照毛泽东的意见在舞台上出现了朱德、周恩来等更多的领袖人物。1982年《北上》公演仅三年后,李伯钊病故于北京,但是她终于完成了历史的托付和自己的夙愿。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歌剧长征红军
爱听红军的传说
爷爷的长征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十送红军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倔强的小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长征七号——让长征火箭实现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