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俊
O2O模式下的巴士运营
■ 李俊
大巴车行业存在诸多问题,即能耗很高,以及政策、资金壁垒等等的原因,另外大巴车本身存在着它的商业化模型拓展空间很低的问题,现在所有的大巴车都是作为一个交通工具,它的商业价值的扩展以及收入来源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O2O模式为巴士的运营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需要用包车,比如说旅游包车,甚至上下班都是包车的模式,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的平台获取C端的用户,再把用户的需求分配给大巴公司,满足双方的需求,这是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
小猪巴士前期主要打一个理念,那就是解决人们出行效率的问题,使大家出行省心省力。什么叫省心呢?每个人省心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人会认为省心是不用去找车站,也有的人认为省心是不用换乘,上车点和下车点都非常方便。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会有不同的满足,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在一些很细的地方我们就忽略掉,这是我们现阶段必须做取舍的。关于省力这一块,就是直达、高效、专座等等,我们不断地把这一块优化,解决大家的问题。当然我们解决所有的问题,核心就是解决效率的问题,这是和公交车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因为所有的公交车的设计原则都是以方便为原则的,比如说从蛇口到福田中心区有20几个站,它可能要一个多小时。但是这20多公里的距离,一般来说开车只要半个小时,包括停车的环节,所以我们以这样的市场切入点,满足人们出行的一个痛点需求。
我们的目标人群50%到60%是来自有车一族和打车一族。因为我们发现开车会有一些痛点,因为停车难,路上也会很拥堵,而且开车的成本也比较高,但是让你去挤地铁或者是挤公交,你会觉得这跟你的身份也不匹配,而且实事求是的讲,那过程太痛苦了。这就存在一个中间差,就是用户的痛点的需求,把握住用户痛点的需求之后,我们可以再做其它的事情。
现阶段我们如果去某个地方需要包车,可能会找到运输公司,但是每个运输公司报的价格都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个运输公司不同的接线员给你的报价也是不一样的,他会考虑自己的车辆调度情况,比如说现在有没有车,如果我没有车,我要报一个高价格,第二会考虑司机的费用以及油钱等等的东西,所以这个行业是很不标准化的行业。越是不标准,越是信息不透明,越是各种信息的不对称,这就是互联网可以解决的问题,因为互联网最根本的是一个工具,那个工具最有价值的地方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解决了信息阻力的问题。现在我们解决上下班的痛点,这是一个高频的服务,我们再往下延伸就不是那么痛的,可能是一个痒点,就是包车,我们包车的时候,无论是B端的用户还是C端的用户,大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针对你的需求来服务,这样实现服务的差异化。你来到小猪巴士,或者你使用了小猪巴士,你找到了能解决问题的一个点,这是比较好的。
滴滴之所以能够做它的免费模式,因为它所有切入的领域都是标准化的服务领域,在切入标准化服务领域的时候,它只能形成它的壁垒,我们说的壁垒有四种:经济壁垒、政策壁垒、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它打的战略是资金壁垒(也就是采取补贴用户的形式,吸引用户),现在几乎所有的领域都被互联网染指了。做互联网前期不在赢利,而是要形成圈子,后面才能挣钱,所以我们看到腾讯QQ,它不挣钱,但是它通过游戏挣钱,互联网和O2O是不一样的,O2O是一门生意,如果一味的烧钱,这会形成什么结果呢?当你不再投入钱的时候,用户就会离开你,所以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做O2O领域的所有企业,包括小猪巴士要避免陷入到这样一个烧钱补贴的怪圈里面,否则会把自己坑死的。
至于说到到政策,我们在运行的过程中确实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拿我们定制班车来说,北方政策和南方政策不一样的,广东的政策和其他的地方也不一样了。比如说广州也出了一些我们不太愿意看到的政策。怎样看这个问题,我把用户分两类,第一类是我的真正的乘车的用户,第二类是政府,就是属于利益对冲方。例如,公交集团的一些人就说我们定制班车抢了他们最甜的一块市场,冲突一定会有,旧的体制和新兴社会的发展产生一些摩擦,对于这个摩擦,我们的心态是什么样的呢?政府不愿意出面做的我们来出面。第二个心态是我们用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必定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个社会是往前发展的。如果说我们通过一些政策的保护,或者一些手段的压制扼杀掉一些竞争,或者说扼杀掉一些可能未来存在的希望,这个社会就无法往前发展。我觉得任何时候,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是一个最好的局面。也许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在创业过程中遇到问题可能会有千奇百怪的,这个都很正常,只要你坚持一个对的理念往前去走,办法总比困难多。
其实从我们来看,我们希望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但结果导致了一些我们看到的不好的竞争的现象,所以让这个竞争变得更加恶劣,反而可能会产生一些社会上的问题。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只是说用户有需求,我们解决用户的需求,用户要什么我们才给什么,而不是通过烧钱的模式来做,把车在路上开得很多,显得我很有规模,达到我的商业价值和竞争的手段。在商业竞争过程中,我们约束不了别人,我们也要求不了别人,我们只能约束我们自己。
有人说,如果今天我投了你一笔钱,明天你能帮我带回来多少回报,在互联网领域是没有这样的说法的,所有投互联网的都是投未来,就看这个未来掌握在谁手里,看的是这个回报。看未来怎么看呢?现在一般是跟投资人签一个对赌,我投你多少钱,你帮我圈多少地盘,这是他能看到的,你签多少用户,这是他想看到的,他根据他的地盘和用户,就能知道它未来的收益大概是多少,这是一个铁定的规律,用户在谁手上,市场在谁手上。
另外说到这个市场的前景,我认为停车跟别的不一样,它有一个地域的限制,作为深圳的车主,到北京就不可能用深圳的软件,因为它也不一定支持,另外全国的所有停车场做信息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未来它就像中国的发展史,有一个“列国纷争”的局面,然后才是大家往一起抱团取暖,最终可能互联网也只能剩下老大和老二,老三存在的几率都很小了。
我们可以拿小猪巴士具体的案例分析一下我们怎么和竞争对手拼的。滴滴现在的产品策略还有很多地方不足的,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它最优势的是它有钱,比如说它做巴士服务,拿5个亿出来烧。在这个时候我们怎么跟他们拼呢?他就讲免费,这时候我就分两类人群,一类是对价格敏感的人群,一类是对价格不敏感的人群,对价格敏感的人是没钱,但是有时间,对价格不敏感的人群,他是有钱,但是没时间。巴士这个行业也处于一个变革的前期,如果说要打价格战,它不是目的,只是一个手段,我们要做到在合适的时间点去打价格战,这是我们要想清楚的节奏的问题。如果我们把整体的巴士都不要钱了,我们不向乘客收钱,现在所有的公交体系都是前向收钱的模式,这是工具,工具不产生利润,我们可以在后向产生商业价值,当我把我的车票的价格或者是我的车辆的成本转移到后向用户上,在这时候我只要做到盈亏平衡,我就可以免费,我现在所有的服务体系都是远远高于滴滴的,在这个时候滴滴拿什么跟我竞争?这是非常有趣的话题。我觉得每个行业都不同,你要找准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作者单位:深圳市小猪巴适科技有限公司
车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