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丁兆威
跨界融合加速智能交通规模化发展
■ 本刊记者 丁兆威
跨界融合在带来市场竞争加剧的同时,也带来市场规模的倍增。跨界融合,大大加速了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跨界,是近年经济界、产业界颇为流行的热词。如今,固守一方疆土而不跨界的企业,似乎越来越少了。
跨界,在智能交通行业就更为常见,更为频繁。因为,智能交通行业原本就是一个横跨多个领域的融合性行业。首先,从主管部门来看,智能交通与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等多个部委有业务交叉,因此智能交通没有一个能够清晰界定的主管部门,这一点就与其他行业不同。
智能交通与安防、通信、电子、卫星导航、互联网等多个行业相互交叉、融合,呈现出“无边界”特征。
都有哪些巨头跨界进入了智能交通行业
在传统观念中,智能交通是一个“小行业”,其实是一个大行业。未来,凡是跟车、道路、交通有关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都属于是智能交通。因此,智能交通市场的发展前景是庞大的、不可估量的。
因此,近年各行业企业巨头,都纷纷布局智能交通市场。那么,都有哪些大鳄进入了智能交通市场?让我们进行一下梳理。
安防行业:安防类企业阵容最庞大,包括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科达、宇视、天地伟业、英飞拓等。
安防企业进入智能交通行业比较早,已经在智能交通行业奠定了牢固的根基和地位。天地伟业最早提出“安防行业化”,后来越来越多的安防企业把智能交通作为行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进行布局。发展至今,城市交通管控市场70%以上的市场被安防企业控制。像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智能交通已经成为其仅次于公安应用的第二大行业市场。这些安防企业已经成为智能交通市场的“高富帅”。
除了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科达、宇视、天地伟业、英飞拓等较早进入智能交通市场的安防企业外,近两年,东方网力、安居宝、捷顺等相继进入智能交通行业,引起行业关注。来看看他们是以什么方式进入智能交通市场的。
东方网力:2015年5月4日,东方网力发布公告,拟收购深圳中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1%股权,进军智能交通市场。中盟科技是国内城市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提供商,是深圳智能交通行业知名企业。2015年12月23日,东方网力发布公告,拟对中盟科技增资,增资总额为5000万元。增资完成后,东方网力所持中盟科技股权比例将由25.00%增加至32.25%。
英飞拓:几年前,英飞拓的光端机就开始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等领域。2015年,英飞拓2.1亿元收购杭州藏愚科技有限公司100%股份。藏愚科技是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及智慧交通产品和系统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近年在智能交通市场表现优异。
安居宝:安居宝是国内楼宇对讲和出入口控制领域领导品牌。2015年6月,安居宝利用自身停车硬件和平台优势,推出“智慧云停车”系统,同时推出“掌停宝”APP。2015年7月,安居宝宣布拟融资19亿元人民币,全面布局停车O2O市场,显示出一掷千金、势在必得的大手笔。接下来,安居宝便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跑马圈地,停车O2O项目正式布局全国12大城市,包括北京、广州、上海、杭州、重庆等。
捷顺:在宝居宝宣布融资19亿元人民币全面布局智能停车市场的同时,国内出入口控制及智能管理行业领导品牌捷顺科技,也宣布强势进入智能停车市场。捷顺科技先后研发出中国第一台电动折叠门、第一台智能道闸、第一套智能停车场系统等,在国内大中城市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积累了十多万的客户和数千万终端用户资源。将这些线下资源,通过整合变成线上资源,成为捷顺科技加快对接“互联网+”的关键。2015年10月12日捷顺科技宣布,公司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用于智慧停车及智慧社区运营服务平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在产品方面,捷顺科技接连推出了针对社区物业管理者和业主的“捷物管”和“捷生活”APP,针对商业用户和消费者的“捷易商”,以及针对停车用户的“捷停车”等。其中,“捷停车”成为捷顺科技布局智慧停车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关键。
IT、家电行业:主要企业有海信、中兴通讯、华为等。
海信进入智能交通行业较早,旗下子公司海信网络科技是中国智能交通产业三十强企业,已经在智能交通市场耕耘了17年,获得数百项荣誉,蝉联多项业界第一,被誉为智能交通行业“四大金刚”,目前公司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533 项,其中发明专利 160项,18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是智能交通领域拥有知识产权数量最多的企业。主持和参与制订了 17 项智能交通领域的国家标准。
中兴通讯进入智能交通行业也有多年,中兴通讯从交通通信网络、交通综合管理决策、交通运输管理、交通物联网应用以及信息服务等多个领域同时出击,并提供智能交通全面解决方案。2000年4月,中兴通讯专门成立了专注于智能交通的中兴智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批从事智能交通的企业。此外还在天津成立了专注于物联网无源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的天津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中兴智联从2006年开始研发电子车牌相关技术,拥有300多项专利技术,参与了《汽车电子标识通用技术条件》、《汽车电子标识安全技术要求》等六个标准的起草、评审等工作。中兴通讯在智能交通领域已经实现了多个领先,成为ETC和电子车牌领域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中兴通讯还结合其在通信信息技术上的优势,开发在云计算、无线技术、互联网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创新应用。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近年也不断加大在智能交通业务领域的布局。华为利用自己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结合智能交通应用需求,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覆盖应急指挥、音视频通信、网络(站场覆盖,智能公交)、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在此基础上,又融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的新技术,应用于交通运输系统。在感知、网络、平台三个层面,华为提供智能网关、eLTE、LTE-V、交通云等解决方案,聚焦产品和平台。据悉,华为海内外智能交通业务营业收入已经突破10亿元。
互联网行业: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
近年,互联网巨头不断加快在智能交通市场布局和跑马圈地的速度。互联网巨头进入智能交通市场几乎都是大手笔,多是新兴的应用领域,如车联网等。他们看重的不是眼前的利润,而是未来。
2014年2月,阿里巴巴斥资11亿美元,收购领先的导航电子地图内容和位置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高德公司,高德成为阿里巴巴100%子公司。
2015年3月,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合资设立10亿元互联网汽车基金,推进互联网汽车的开发。紧接着还专门成立了阿里汽车事业部,意欲打造“互联网+汽车”全产业链。2016年8月,又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宣布共同投资20亿元,成立专注于位置服务的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发力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市场。
2014年5月,腾讯在北京发布腾讯试水车联网的首个落地产品腾讯路宝APP+路宝盒子。4个月后,又以11.73亿元入股知名图商四图维新,联手抢占智能交通大数据市场。至此,电子导航地图市场几乎被BAT三巨头瓜分。
2015年9月,腾讯推出腾讯车联开放平台,发布“腾讯车联APP”、“车机ROM”以及微信、QQ上“我的车/MyCar”三种不同形态产品,腾讯也借此完成了车联网方面的最新布局。
2015年,腾讯先后与上海市交通委、北京市交通委、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等签订了“互联网+交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交通运输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这预示着,未来腾讯与各地方交通部门的战略合作开始进入实质阶段。
2014年4月,百度推出了以搜索为关键要素的Carnet车载系统,为用户提供地图位置搜索、语音搜索等服务。
百度电子百度从2013年开始研究无人驾驶汽车,经过两年的努力,获得成功。2016年12月,百度在北京完成了首次无人驾驶汽车公司测试。无人驾驶汽车的问世,使车联网变得更加触手可及。无人驾驶汽车的问世将会对智能交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革命性颠覆。无人驾驶汽车将把世界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真正的车联网时代。
技术融合,膨化智能交通市场蛋糕
近年,由于国家政策和各地方政府对智能交通的重视,让智能交通产业发展进入黄金十年,而互联网+,更让智能交通产业如虎添翼。
近年,“互联网+交通”热潮一浪高过一浪,O2O出行、O2O停车、O2O货运……此起彼伏,推波助澜,让智能交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对“互联网+交通”的未来充满了想象和期待。
在O2O出行市场,涌现出滴滴、快的(后与滴滴合并)、神州、小猪、嗒嗒、嘟嘟等,互联网带来的创新应用,在为出行、物流、停车市场带来全新诠释和体验的同时,也为智能交通市场带来一股变革和创新之风。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出了一批家喻户晓的品牌,如滴滴出行、易到用车、神州专车、一号专车、小猪巴士、嗒嗒巴士、嘟嘟巴士,ETCP停车、无忧停车、安居宝、科拓、停车百事通、停车宝、e路停车、PP停车、宜停车、丁丁停车、停车秘书、周泊通,货车帮、货拉拉、货车百事通、一号货车、沙师弟、快召货车、货车在线、快找货车、运满满、易配货、好多车、物流小秘、罗计物流、同城货运、多多货车、车旺、物流派等。许多企业通过创新,创造了奇迹,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甚至倒逼政府改革,肯定和推广他们的经验,来改善交通和出行。他们,通过互联网这种更先进的生产力,大幅提高交通的调配能力和运行效率,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难题的探路者。这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名星互联网创业者,如滴滴的程维、柳青,神州专车的陆正耀,易到用车的周航,一号专车的李祖闽,ETCP的谭龙,无忧停车的刘鹏,嗒嗒巴士的周瑞金,小猪巴士的王和,罗计物流的宋睿,丁丁停车的申奥,货车帮的戴文建,沙师弟的刘涛,货车百事通的刘绪红,一号货车的俞松磊,运满满的张晖等。
在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同时,他们又创造了融资市场的传奇和神话,让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智能交通建设和运营中。
正是由于众多行业企业尤其是行业巨头的相继进入,让智能交通市场迅速成为热点市场。各行业企业将自己在各自领域的领先技术与智能交通技术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智能交通的内涵,使智能交通技术不断升级发展,这些技术又反过来刺激智能交通市场新的需求,从而催生新的市场和应用,使智能交通市场蛋糕越做越大。跨界融合在带来市场竞争加剧的同时,也带来市场规模的倍增。从这个意义上讲,跨界融合大大加速了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智慧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