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探讨

2016-06-24 12:59李吉群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数学应用

李吉群

摘要: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广泛融入了教育教学,在将教学效率提升的同时也促进了师生的互动与交流。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用及其应用策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更好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策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93-01

前言:基于现代信息技术集影像、图片、声音和文字于一体,将其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能够将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转变,提升信息量的同时,也实现灵活性和生动性的表达,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直接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成效。

1.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1.1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以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能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同时还可将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环境创造,丰富与充实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将学生的视野拓展。除此之外,多媒体还能将兴奋点创设,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的提升与思维动力的激发,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加工者。

1.2 有助于教学理念的更新。多媒体教学主要是通过课件开展的教学设计,以课件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在教学中计算机除了是放映器之外,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借助计算机,学生能将网络课程和优秀教案搜索,并对其进行加工与分析,除此之外教师与学生还能与计算机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与交流,促进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并将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

1.3 有助于生活与数学的贴近。在教学中,老师可将生活中超市购物环节等一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让学生明确生活离不开数学,进而更加热爱和重视数学学习,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主动探究,并将数学知识灵活应用于生活。

1.4 有助于丰富课堂和活跃课堂氛围。老师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课件的下载与制作,能够以机灵的卡通人物进行授课,这样不仅能将学生的眼球吸引,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互动性的增强,进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活跃课堂氛围和丰富课堂,使课堂更加精彩。

1.5 有助于教学有效、及时的矫正和反馈。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路径主要为考试和作业批改,但是以上手段都不能将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及时反馈。但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引进则能将以上现象转变,能够及时反馈课堂练习,使学生能够尽快明确自身的学习成效,从而将学习积极性提升,除此之外也能将信息及时的反馈于教师,进而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与方法等。

2.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以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现代教育技术集图片、视频和声音于一体,且能将教学内容向学生生动、灵活的展示,进而受到了学生的广泛青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在把握学生该心理的基础上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如进行速度知识讲解的时候可将相关视频播放--赛跑视频,以此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并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又如在学习七巧板知识的时候,可将七巧板的相关演变与制作方法通过网络收集和下载,促进学生认知度的加强,同时逐渐对数学学习产生热爱之情。

2.2 以现代教育技术提升练习质量。在进行秒、分和小时教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时间的长短有一个大致的认知和了解,可将1分钟的音乐播放,使学生感受课堂趣味性、和谐性的同时,也体验到教学的新颖和愉悦。在进行倍数教学的时候,则可将奥运会金牌获得情况引进,入日本金牌数为3枚,而我国则是日本的5倍,让学生思考金牌获得的总枚数,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努力拼搏和思考,从而显著提升教学成效。

2.3 以现代教育技术演示形与数的结合。如开展几何图形与代数教学结合的时候,也可将现代教育技术引进。如将反比例和正比例学完之后,要学生通过几何图形进行正比例和反比例组成的查找,具体操作可以如下:教学可将已学几何图形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将正反比例说出,这时就有学生指出正三角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长方体高一定的情况下体积与底面积成正比;圆的直径与周长成正比例;三角形底一定时高与面积成正比等,使学生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也实现知识的结合与思考,帮助学生更好的拓展思维能力。

2.4 以现代教育技术对知识形成过程进行演示。以往的数学教学多是重结果轻过程,但是目前的教育改革目标明确指出学生必须掌握知识的链接、结构与形成方式,进而将创新成果创造。如开展圆柱表面积教学的时候,可将圆柱的展开过程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制作,使学生直观的观察看圆柱沿高剪开的过程,并最终将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形展示,之后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一步提问,如展开后的侧面还能是什么形状?学生通过思考作答可能是正方形,之后将底面积周长与高相等的圆柱展开,得到正方形,之后提出将圆柱展开还能为什么形状,学生再次回答为平行四边形,也就是斜向展开侧面的情况下可获得。通过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空间思维的培养。

2.5 以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学生的思维。基于现代教育手段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的来源与形成过程,同时还能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突破,除此之外还能实现创想交流与交互控制,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将新的知识获得。如开展三角形面积教学的时候,可将两个形状与面积相同的三角形展示,将平行四边形组成或者是组合为三角形。以此来将学生思维特征与心理特征抓住,以多媒体技术奖知识转换的过程生动、形象和直观的展示,对学生的思维予以启迪,对学生的感官予以刺激,进而得出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两倍,并加强学生的记忆。

2.6 以现代教育技术扩大信息容量和延伸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局域速度快和信息容量大的特点,能将现实、历史与数学紧密相连,并实现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如学习不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时,可将相关短片播放,如一辆车的实际载人数为70人,这时学生参加夏令营要乘坐该车,其中一班36人,二班31人,向学生提问:两个班的学生是否能同时乘坐该车辆。之后学生自主展开思考,之后老实讲竖式计算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演示,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方法和步骤,并且明确不超载对安全乘车的重要性。之后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提出36+38=?进而为进位加减法的学习奠定基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7 以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课外实验兴趣活动。即通过活动的开展实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与意识的发展。如向学生传授"认识钟表"方法的时候,可要求学生先进行钟表制作,并对钟表的特点予以观察,明确不同指针的长短,之后将动态的钟表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对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充分了解,并将学生制作的模型通过投影仪展示,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同时,也将学习的信心树立。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进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将学生参与学习的多种感官调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成效。但是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时候,必须明确多媒体技术并非主导教学,而是辅助教学工具,依旧离不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盲目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这样只会弄巧成拙。而应该合理、科学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成效事半功倍,并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之萍.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学习(中),2013,No.17310:25.

[2] 贺洪超.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小学),2016,01:230-231.

[3] 李一琳.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 中华少年,2016,07:169-170.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数学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